一种可分合的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2676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1: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分合的座椅,包括长软包件、短软包件、短支脚、长支脚、双轴支脚,所述长软包件与长支脚可拆卸连接,所述短软包件与短支脚可拆卸连接,所述长软包件、短软包件都与双轴支脚转动连接,所述长支脚的高度高于短支脚的高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长软包件、短软包件、短支脚、长支脚、双轴支脚来实现靠背与座椅功能,并且靠背与座椅可以实现以各自轴点36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分合的座椅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可分合的座椅。

技术介绍

[0002]公共座椅作为大众在一些公用空间场所临时休憩不可缺少的一个家具品类,市面上的公共座椅功能比较单一,形式比较传统,市面上的临时性家具依然不断追求人机舒适的特点。但在一个特定的空间里,大众呈现往往随走随停的状态,逗留在座椅上的时间并不会很长,很多座椅的位置往往会造成浪费,并且提供给用户功能很少基本以就坐、靠背为主。同时座椅的排列方式多为直排放置,对于产生社交与他人交谈的行为往往会造成不便。如果能有一个公共座椅,除了满足人们就坐的功能,还聚合多人的社交,并且就坐的形式会随着用户而发生改变,这样可以提高座椅的利用率,使人们的生活会更加有趣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产品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分合的座椅。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可分合的座椅,包括长软包件、短软包件、短支脚、长支脚、双轴支脚,所述长软包件与长支脚可拆卸连接,所述短软包件与短支脚可拆卸连接,所述长软包件、短软包件都与双轴支脚转动连接,所述长支脚的高度高于短支脚的高度。
[0006]作为优选,长支脚包括长支脚底座、长支脚套筒、长支脚杆、第一六角螺杆,所述长支脚杆插入到长支脚套筒后与第一六角螺杆固定连接,所述长支脚底座与长支脚套筒固定连接。
[0007]作为优选,短支脚包括短支脚底座、短支脚套筒、短支脚杆、第二六角螺杆,所述短支脚杆插入到短支脚套筒后与第二六角螺杆固定连接,所述短支脚底座与短支脚套筒固定连接。
[0008]作为优选,双轴支脚包括长软包套管、短软包套管、底座,所述长软包套管、短软包套管都与底座固定连接。
[0009]作为优选,长软包件包括第一软包圆管、第一固定圆片、第二固定圆片、第三固定圆片、第一套管、第二套管,第一锁螺丝圆片、第一遮丑圆片、第一紧固螺丝、第一四孔圆片,所述第一锁螺丝圆片、第二固定圆片都固定在第二套管上,所述第一遮丑圆片套在长支脚杆上,所述第一四孔圆片套在第二套管上,所述第一四孔圆片与长支脚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锁螺丝圆片通过第一紧固螺丝与第一四孔圆片螺纹连接,所述第一遮丑圆片与第二套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套管插入到第一软包圆管内,所述第一锁螺丝圆片、第二固定圆片都与第一软包圆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圆片、第三固定圆片都固定在第一套管上,所述第一套管的一端插入到第一软包圆管内,所述第一套管的另一端与长软包套管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圆片、第三固定圆片都与第一软包圆管的内壁固定连接。
[0010]作为优选,短软包件包括第二软包圆管、第四固定圆片、第五固定圆片、第六固定
圆片、第三套管、第四套管,第二锁螺丝圆片、第二遮丑圆片、第二紧固螺丝、第二四孔圆片,所述第二锁螺丝圆片、第五固定圆片都固定在第四套管上,所述第二遮丑圆片套在短支脚杆上,所述第二四孔圆片套在第四套管上,所述第二四孔圆片与短支脚杆固定连接,第二锁螺丝圆片通过第二紧固螺丝与第二四孔圆片螺纹连接,所述第二遮丑圆片与第四套管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套管插入到第二软包圆管内,所述第二锁螺丝圆片、第五固定圆片都与第二软包圆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固定圆片、第六固定圆片都固定在第三套管上,所述第三套管的一端插入到第二软包圆管内,所述第三套管的另一端与短软包套管转动连接,所述第四固定圆片、第六固定圆片都与第二软包圆管的内壁固定连接。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通过长软包件、短软包件、短支脚、长支脚、双轴支脚来实现靠背与座椅功能,并且靠背与座椅可以实现以各自轴点360
°
的旋转,实现两者的分合,这样会与用户产生互动感的同时,可以根据用户自身的坐姿倾向或者需求自行安排座椅,同时通过旋转使座椅附属上隔断的属性,适应公共空间不同的人流状态,使座椅适合一到四人共同使用,增强使用效益,本技术结构实现简单,成本较小,适合公共座椅开发。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的第一种使用状态图;
[0015]图4为本技术的第二种使用状态图;
[0016]图5为本技术的第三种使用状态图;
[0017]图6为本技术的第四种使用状态图;
[0018]图7为本技术的第五种使用状态图;
[0019]图8为本技术的第六种使用状态图;
[0020]图9为本技术的第七种使用状态图;
[0021]图10为本技术的第八种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0023]如图1所示,一种可分合的座椅,包括长软包件1、短软包件2、短支脚3、长支脚4、双轴支脚5,所述长软包件1与长支脚4可拆卸连接,所述短软包件 2与短支脚3可拆卸连接,所述长软包件1、短软包件2都与双轴支脚5转动连接,所述长支脚4的高度高于短支脚3的高度。
[0024]如图2所示,长支脚4包括长支脚底座42、长支脚套筒45、长支脚杆41、第一六角螺杆44,所述长支脚杆41插入到长支脚套筒45后与第一六角螺杆44 固定连接,所述长支脚底座42与长支脚套筒45固定连接。长支脚套筒45内径尺寸与长支脚杆41外径尺寸一致来实现套接,分层的目的为来加强杆子强度,其连接的方式为在长支脚杆41底部内牙螺纹,套好后通过向上旋第一六角螺杆 44进行固定。
[0025]如图2所示,短支脚3包括短支脚底座32、短支脚套筒35、短支脚杆31、第二六角螺
杆34,所述短支脚杆31插入到短支脚套筒35后与第二六角螺杆34 固定连接,所述短支脚底座32与短支脚套筒35固定连接。短支脚套筒35内径尺寸与短支脚杆31外径尺寸一致来实现套接,分层的目的为来加强杆子强度,其连接的方式为在短支脚杆31底部内牙螺纹,套好后通过向上旋第二六角螺杆 34进行固定。
[0026]如图2所示,双轴支脚5包括长软包套管51、短软包套管52、底座53,所述长软包套管51、短软包套管52都与底座53固定连接。
[0027]如图2所示,长软包件1包括第一软包圆管11、第一固定圆片12、第二固定圆片15、第三固定圆片110、第一套管13、第二套管16,第一锁螺丝圆片14、第一遮丑圆片17、第一紧固螺丝18、第一四孔圆片43,所述第一锁螺丝圆片14、第二固定圆片15都固定在第二套管16上,所述第一遮丑圆片17套在长支脚杆41上,所述第一四孔圆片43套在第二套管16上,所述第一四孔圆片43 与长支脚杆4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锁螺丝圆片14通过第一紧固螺丝18与第一四孔圆片43螺纹连接,所述第一遮丑圆片17与第二套管16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套管16插入到第一软包圆管11内,所述第一锁螺丝圆片14、第二固定圆片 15都与第一软包圆管11的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分合的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长软包件(1)、短软包件(2)、短支脚(3)、长支脚(4)、双轴支脚(5),所述长软包件(1)与长支脚(4)可拆卸连接,所述短软包件(2)与短支脚(3)可拆卸连接,所述长软包件(1)、短软包件(2)都与双轴支脚(5)转动连接,所述长支脚(4)的高度高于短支脚(3)的高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分合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支脚(4)包括长支脚底座(42)、长支脚套筒(45)、长支脚杆(41)、第一六角螺杆(44),所述长支脚杆(41)插入到长支脚套筒(45)后与第一六角螺杆(44)固定连接,所述长支脚底座(42)与长支脚套筒(45)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可分合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短支脚(3)包括短支脚底座(32)、短支脚套筒(35)、短支脚杆(31)、第二六角螺杆(34),所述短支脚杆(31)插入到短支脚套筒(35)后与第二六角螺杆(34)固定连接,所述短支脚底座(32)与短支脚套筒(35)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可分合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轴支脚(5)包括长软包套管(51)、短软包套管(52)、底座(53),所述长软包套管(51)、短软包套管(52)都与底座(53)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可分合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长软包件(1)包括第一软包圆管(11)、第一固定圆片(12)、第二固定圆片(15)、第三固定圆片(110)、第一套管(13)、第二套管(16),第一锁螺丝圆片(14)、第一遮丑圆片(17)、第一紧固螺丝(18)、第一四孔圆片(43),所述第一锁螺丝圆片(14)、第二固定圆片(15)都固定在第二套管(16)上,所述第一遮丑圆片(17)套在长支脚杆(41)上,所述第一四孔圆片(43)套在第二套管(16)上,所述第一四孔圆片(43)与长支脚杆(4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锁螺丝圆片(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士超羊鸿鑫
申请(专利权)人:为来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