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泄气结构的电磁阀,包括进气阀座和设置在进气阀座上的阀盖,所述进气阀座上设置有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进气阀座和阀盖之间形成有阀腔,进气管与阀腔的侧壁连通,所述进气管伸入阀腔内并且位于阀腔的进气管管壁上设置有进气孔。所述动铁芯的侧壁设置有多个沿轴线延伸的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改进泄气结构的电磁阀通过在动铁芯的圆周侧壁设置有多个凹槽,气囊或储气装置中的气体经由多个凹槽和排气孔排出时,弹簧的端部首先对气体阻塞缓冲,而且单个凹槽的排气量较小,排气速度低,从而能够有效降低排气时的噪音。够有效降低排气时的噪音。够有效降低排气时的噪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泄气结构的电磁阀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改进泄气结构的电磁阀。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控制气体的电磁阀,特别是应用在按摩椅和充气按摩器材,自动化控制领域的气体电磁阀,电磁阀充气完成在泄气中,现有技术大部分是在电磁阀泄气口出气位置设置海绵起到消声作用,但这种类型的电磁阀在控制泄气的过程中声音较大,并且海绵的放置在生产中不方便,生产效率低,成本高又不利于自动化生产装配。本技术电磁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的泄气结构,不用消声海绵,但气体电磁阀的泄气声音更小,泄气速度快并且均匀,降低生产成本并提高自动化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一种排气声音小,密封性能好的电磁阀。
[0004]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改进泄气结构的电磁阀,包括进气阀座和设置在进气阀座上的阀盖,所述进气阀座上设置有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进气阀座和阀盖之间形成有阀腔,进气管与阀腔的侧壁连通,所述进气管伸入阀腔内并且位于阀腔的进气管管壁上设置有进气孔,垂直进气阀座的方向向阀腔内延伸设置的动铁芯,所述动铁芯能够沿轴向上下移动,并且动铁芯头部靠近进气阀座进气孔位置设置有堵头,动铁芯远离进气阀座的端部套设有弹簧,弹簧的另一端部设置有静铁芯,堵头与进气孔配合密封进气孔,动铁芯的外部包设有电磁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动铁芯的侧壁设置有多个沿轴线延伸的凹槽,静铁芯上沿轴线设置有排气孔,动铁芯侧壁上的凹槽是起到泄气消声的作用,解决了传统气体电磁阀泄气消声时在排气口放置海绵消声,装配不方便,成本高等问题。
[0006]优选为,所述电磁线圈通过安装板固定在阀盖上,阀盖与安装板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0007]优选为,所述堵头通过支撑柱固定在动铁芯的头部。
[0008]优选为,所述阀盖上设置有与支撑柱配合的贯穿孔。
[0009]优选为,所述动铁芯头部支撑柱的直径小于贯穿孔的直径。
[0010]优选为,所述堵头为橡胶或硅胶材质。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改进泄气结构的电磁阀通过在动铁芯的圆周侧壁设置有多个凹槽,气囊或储气装置中的气体经由多个凹槽和排气孔排出时,弹簧的端部首先对气体阻塞缓冲,而且单个凹槽的排气量较小,排气速度低,从而能够有效降低排气时的噪音。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改进泄气结构的电磁阀的立体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改进泄气结构的电磁阀的第一分解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改进泄气结构的电磁阀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本技术改进泄气结构的电磁阀的第二分解示意图。
[0016]图5为本技术改进泄气结构的电磁阀的进气阀座的立体示意图。
[0017]图6为本技术改进泄气结构的电磁阀的阀盖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19]如图1至图6所示,改进泄气结构的电磁阀包括进气阀座1和设置在进气阀座1上的阀盖2,进气阀座1上设置有进气管11和出气管12,进气管11与气泵连接,出气管 12与气囊或储气装置连接,进气阀座1和阀盖2之间形成有阀腔10,出气管12与阀腔 10的侧壁连通,进气管11伸入阀腔10内并且位于阀腔10内的进气管11管壁上设置有进气孔101。垂直进气阀座1的方向向阀腔10内延伸设置的动铁芯3,动铁芯3的侧壁设置有多个沿轴线延伸的凹槽31,本实施例中,动铁芯3的圆周侧壁设置有四个凹槽 31,动铁芯3能够沿轴向上下移动,动铁芯3靠近进气阀座1的进气孔101位置设置有堵头5,堵头5为橡胶或硅胶材质,堵头5通过支撑柱51固定在动铁芯3的头部,动铁芯3远离进气阀座1的端部套设有弹簧4,弹簧4的另一端部设置有静铁芯7,静铁芯7 上设置有沿轴线延伸的排气孔71,阀盖2上设置有与支撑柱51配合的贯穿孔21,支撑柱51头部的直径小于贯穿孔21的直径,堵头5与进气孔101配合密封进气孔101,动铁芯3的外部包设有电磁线圈30,电磁线圈30通过安装板301固定在阀盖2上,阀盖 2与安装板301之间设置有密封圈6,当线圈30通电时,线圈30产生的磁力能够驱动动铁芯3沿轴向上下移动。
[0020]当线圈断电时,动铁芯3在弹簧4的作用力下驱动堵头5堵住进气孔101,堵头5 与阀盖2上的贯穿孔21分离,出气管12与阀腔10连通,气囊或储气装置中的气体从出气管12进入阀腔10中,阀腔10的气体经过阀盖2上的贯穿孔21与支撑柱51之间的缝隙流出,流出的气体从动铁芯3侧壁上的凹槽31进入静铁芯7的排气孔71排出,由于动铁芯3的端部套设有弹簧4,气体从凹槽31排出时首先被弹簧4的端部阻塞缓冲,减小了噪音,由于动铁芯3的侧壁设置有多个凹槽31,因此气体从多个凹槽31排出时,每个凹槽31中排出的气体均匀分散,降低了排气速度的同时降低了噪音。
[0021]当线圈通电时,动铁芯3向下轴向移动使动铁芯3上的堵头5与进气孔101分离,并且堵头5密封阀盖2上的贯穿孔21与支撑柱51之间的缝隙,进气管11和出气管12 连通,从而进气管11中气体通过进气孔101进入阀腔10中,并且阀腔10中气体从出气管12充入气囊或储气装置中,气囊或储气装置在充气时膨胀实现对人体的挤压或设备的驱动。
[0022]本技术改进泄气结构的电磁阀通过在动铁芯3的圆周侧壁设置有多个凹槽31,气囊或储气装置中的气体经由多个凹槽31和排气孔71排出时,弹簧4的端部首先对气体阻塞缓冲,而且单个凹槽31的排气量较小,排气速度低,从而能够有效降低排气时的噪音。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泄气结构的电磁阀,包括进气阀座(1)和设置在进气阀座(1)上的阀盖(2),所述进气阀座(1)上设置有进气管(11)和出气管(12),所述进气阀座(1)和阀盖(2)之间形成有阀腔(10),进气管(11)与阀腔(10)的侧壁连通,所述进气管(11)伸入阀腔(10)内并且位于阀腔(10)的进气管(11)管壁上设置有进气孔(101),垂直进气阀座(1)的方向向阀腔(10)内延伸设置有动铁芯(3),所述动铁芯(3)能够沿轴向上下移动并且动铁芯(3)头部靠近进气阀座(1)的进气孔位置设置有堵头(5),动铁芯(3)远离进气阀座(1)的端部套设有弹簧(4),弹簧(4)的另一端部设置有静铁芯(7),堵头(5)与进气孔(101)配合密封进气孔(101),动铁芯(3)的外部包设有电磁线圈(30),其特征在于,所述动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伟明,
申请(专利权)人:梁伟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