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723422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1: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空气调节装置,包括:蒸发器,通过使热介质蒸发来吸收周围潜热以对周围空气进行冷凝并产生冷凝水;冷凝水加热器,加热冷凝水以使冷凝水汽化并产生蒸汽;以及排湿风路,形成从排湿风路入口到排湿风路出口的气流以带动所产生的蒸汽排出到空气调节装置的外部,空气调节装置还包括:排湿管道,具有排湿管道入口和排湿管道出口,排湿管道入口与排湿风路出口连接,并在排湿管道出口的下游侧设置具有结露水储存结构的附加管道。该空气调节装置可以防止结露水从排湿管道出口滴落或者在排湿管道出口附近结冰以阻塞排湿管道。或者在排湿管道出口附近结冰以阻塞排湿管道。或者在排湿管道出口附近结冰以阻塞排湿管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气调节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
,尤其涉及一种空气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调节室内空气的湿度、温度、质量、风速等的需求越来越高。空气调节装置可以将室内空气吸入内部并且进行一定处理后再排出到室内和/或室外,以满足用户对室内空气的需求。
[0003]CN104764095公开了一种需要排出冷凝水的一体式空调器,该一体式空调器通过使冷凝水与冷凝器的外侧壁进行而交换,使冷凝水汽化后通过管道从一体式空调器内排出,以避免用户手动将冷凝水排出。
[0004]但是,当一体式空调器在温度较低(如

10℃以下)的环境中运行时,由冷凝水汽化而成的高温高湿空气在管道出口与外部环境的空气接触后容易产生结露而从管道出口滴落或者在管道出口结冰,降低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防止在排湿管道出口滴落结露水或者在排湿管道出口结冰的空气调节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
[0007](二)技术方案
[0008]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空气调节装置,包括:蒸发器,通过使热介质蒸发来吸收周围潜热以对周围空气进行冷凝并产生冷凝水;冷凝水加热器,加热冷凝水以使冷凝水汽化并产生蒸汽;以及排湿风路,形成从排湿风路入口到排湿风路出口的气流以带动所产生的蒸汽排出到空气调节装置的外部,空气调节装置还包括:排湿管道,具有排湿管道入口和排湿管道出口,排湿管道入口与排湿风路出口连接,并在排湿管道出口的下游侧设置具有结露水储存结构的附加管道。
[0009]根据一个实施例,结露水储存结构形成在附加管道的内侧并且截面呈波纹形状。
[0010]根据一个实施例,附加管道与排湿管道一体成型。
[0011]根据一个实施例,空气调节装置还包括:框体,底面设有使框体外的空气进入框体内的底面开口;面罩,覆盖框体的底面并且具有与底面开口连通的进风口;排气口,设置在垂直于框体的底面的框体的侧壁上;排气管道,具有排气管道入口和排气管道出口,排气管道入口与排气口连接;以及送风单元,设置在框体内,并且带动从进风口进入的空气通过排气口流向排气管道,其中,排湿管道与排气管道连通。
[0012]根据一个实施例,排湿风路出口与排气口设置在框体的同一个侧壁上。
[0013]根据一个实施例,排湿管道贯穿排气管道的侧壁插入排气管道内并从排气管道的内壁向排气管道内周侧突出形成连通部,连通部面向排气管道入口侧的一侧封闭设置,面向排气管道出口侧的一侧形成排湿管道出口以与排气管道连通。
[0014]根据一个实施例,附加管道位于排气管道出口的下游侧。
[0015]根据一个实施例,附加管道与排气管道一体成型。
[0016]根据一个实施例,排气管道的截面面积大于排湿管道的截面面积,并且在连通部的下游侧设置平行于风路流动方向延伸以分隔连通部下游侧风路的分隔板,连通部位于所述分隔板的一侧,分隔板设置在连通部的下游侧的附加管道内或者同时设置在连通部的下游侧的排气管道和附加管道内。
[0017]根据一个实施例,在连通部的上游侧设有从排气管道的内壁向排气管道内周方向突出的突出部。
[0018]根据一个实施例,附加管道内在结露水储存结构的下游侧设有海绵。
[0019]根据一个实施例,排湿管道入口处设有从排湿管道入口侧向排湿管道入口的下游侧向下倾斜的倾斜结构。
[0020]根据一个实施例,附加管道内在所述结露水储存结构的上游侧设有防虫网。
[0021]根据一个实施例,空气调节装置还包括:接水盘部,接收蒸发器所产生的冷凝水,排湿风路入口位于冷凝水加热器的上游侧,排湿风路出口位于冷凝水加热器的下游侧,其中,排湿风路还包括位于冷凝水加热器的下游侧和排湿风路出口上游侧的排湿风路混风口,以使从底面开口进入框体内的空气进入排湿风路中与排湿风路中的气流混合。
[0022]根据一个实施例,冷凝水加热器从接水盘部的上方插入接水盘部内部的冷凝水以加热所述冷凝水。
[0023]根据一个实施例,排湿风路中设有排湿蜗牛壳和收纳于排湿蜗牛壳内的排湿风扇,其中,排湿蜗牛壳和排湿风扇设于排湿风路混风口的下游侧和排湿风路出口的上游侧,以带动排湿风路内从排湿风路入口到排湿风路出口的气流流动。
[0024]根据一个实施例,面罩还具有与底面开口连通的回风口,进风口包括取暖侧进风口和除湿侧进风口;送风单元带动从取暖侧进风口进入的空气流向回风口和带动从除湿侧进风口进入的空气流向蒸发器和冷凝器后流向所述回风口;以及取暖单元,设于回风口的上游侧以将进入回风口前的空气进行加热。
[0025](三)有益效果
[0026]通过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排湿风路出口设置排湿管道以引导从排湿风路出口排出的高湿空气,然后通过在排湿管道下游侧设置具有结露水储存结构的附加管道来储存从排湿风路出口排出的高湿空气中的水蒸汽在排湿管道中结露产生的结露水,从而防止结露水从排湿管道出口滴落或者在排湿管道出口附近结冰以阻塞排湿管道。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示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空气调节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2是示出沿图1的A

A截取的截面图。
[0029]图3是示出隐藏部分部件后沿图1的方向B观察的视图。
[0030]图4是示出沿图1的C

C截取的截面图。
[0031]图5是示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空气调节装置隐藏框体后的部品分解图。
[0032]图6是示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除湿单元和排湿风路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7是示出沿图6的方向D观察的正视图。
[0034]图8是示出沿图6的方向E观察的侧视图。
[0035]图9是示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空气调节装置的排气管道和排湿管道彼此分离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10是示出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空气调节装置的排气管道和排湿管道彼此连通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11是示出沿图10的F

F截取的截面图以及排气管道和排湿管道的连通处的局部放大图。
[0038]附图标记
[0039]10:空气调节装置;100:框体;200:面罩;300:除湿单元;400:取暖单元;500:送风单元;600:冷凝水加热器;800:排湿风路;900:接水盘部;110:顶壁;120:侧壁;210:进风口;220:回风口;211:取暖侧进风口;212:除湿侧进风口;101:排气口;700:切换板;510:除湿风扇;520:取暖风扇;530:送风电机;540:送风蜗牛壳;541:送风涡旋板;541

:舌部;542:送风蜗牛壳前面板;543:送风蜗牛壳背面板;544:送风蜗牛壳出风口;511:除湿侧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调节装置,包括:蒸发器,通过使热介质蒸发来吸收周围潜热以对周围空气进行冷凝并产生冷凝水;冷凝水加热器,加热所述冷凝水以使所述冷凝水汽化并产生蒸汽;以及排湿风路,形成从排湿风路入口到排湿风路出口的气流以带动所产生的蒸汽排出到所述空气调节装置的外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调节装置还包括:排湿管道,具有排湿管道入口和排湿管道出口,所述排湿管道入口与所述排湿风路出口连接,并在所述排湿管道出口的下游侧设置具有结露水储存结构的附加管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结露水储存结构形成在所述附加管道的内侧并且截面呈波纹形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加管道与所述排湿管道一体成型。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调节装置还包括:框体,底面设有使所述框体外的空气进入所述框体内的底面开口;面罩,覆盖所述框体的底面并且具有与所述底面开口连通的进风口;排气口,设置在垂直于所述框体的底面的框体的侧壁上;排气管道,具有排气管道入口和排气管道出口,所述排气管道入口与所述排气口连接;以及送风单元,设置在所述框体内,并且带动从所述进风口进入的空气通过所述排气口流向所述排气管道,其中,所述排湿管道与所述排气管道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湿风路出口与所述排气口设置在所述框体的同一个侧壁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湿管道贯穿所述排气管道的侧壁插入所述排气管道内并从所述排气管道的内壁向所述排气管道内周侧突出形成连通部,所述连通部面向所述排气管道入口侧的一侧封闭设置,面向所述排气管道出口侧的一侧形成所述排湿管道出口以与所述排气管道连通。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加管道位于所述排气管道出口的下游侧。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加管道与所述排气管道一体成型。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道的截面面积大于所述排湿管道的截面面积,并且在所述连通部的下游侧设置平行于风路流动方向延伸以分隔所述连通部下游侧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宇文戴华章洪嘉汉冯志恒梁俊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松下环境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