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诱热致夜间活动农业害虫聚集的静电电晕击杀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722647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1: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诱热致夜间活动农业害虫聚集的静电电晕击杀收集装置,包括光源旋转驱动件、高压静电电晕放电系统、电加热热施系统、光源系统、收集装置、负压风吸件和内凹弧状灯体,所述内凹弧状灯体为长方形结构,且长方形结构的四侧为弧面状结构,所述内凹弧状灯体的中间贯穿有转轴,转轴的上端外侧通过一个轴承座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的下表面四角设有连杆,四个连杆的下端均设有一个下支架,四个下支架之间通过另一个轴承座与转轴的下端连接,该光诱热致夜间活动农业害虫聚集的静电电晕击杀收集装置既可进行定点进行害虫的诱导杀灭及益虫的调控忌避,也可置于移动车辆上实现智能远程遥控移动诱集杀灭害虫。上实现智能远程遥控移动诱集杀灭害虫。上实现智能远程遥控移动诱集杀灭害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诱热致夜间活动农业害虫聚集的静电电晕击杀收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绿色防控型现代物理农业工程装备
,具体为一种光诱热致夜间活动农业害虫聚集的静电电晕击杀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农作物虫害防治是重要的防灾减灾措施,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生产安全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国虫害防治主要依赖化学农药防治,其不仅影响生态环境安全,而且导致病虫害抗药性上升、生物多样性下降、防治效果降低。为解决过度依赖化学农药防治问题,我国提出了实施绿色防控替代化学防治行动。在此背景下,现代物理农业技术中的灯光物理防治技术,是在整合生物间信息交流的解码、基因编辑、微生物组学、信息、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基础上,应用特定的光物理调控措施的基础上,实现害虫朝向光源的可控杀灭和诱导防控,来减少农药使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灯光物理防治技术在推进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建立我国病虫害预警机制和预警体系,构建农业绿色发展技术体系,促进绿色循环优质高效特色农业的发展新理念,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
[0003]目前,针对昆虫视觉生物光电波谱反应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光诱热致夜间活动农业害虫聚集的静电电晕击杀收集装置,包括光源旋转驱动件(1)、高压静电电晕放电系统(3)、电加热热施系统(4)、光源系统(5)、收集装置(6)、负压风吸件(7)和内凹弧状灯体(15),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凹弧状灯体(15)为长方形结构,且长方形结构的四侧为弧面状结构,所述内凹弧状灯体(15)的中间贯穿有转轴(10),转轴(10)的上端外侧通过一个轴承座(11)连接有支撑板(8),支撑板(8)的下表面四角设有连杆(16),四个连杆(16)的下端均设有一个下支架(14),四个下支架(14)之间通过另一个轴承座(11)与转轴(10)的下端连接,内凹弧状灯体(15)的四个侧面中间设有电加热热施系统(4),所述内凹弧状灯体(15)的四个侧面均设有四个光源系统(5),所述支撑板(8)的下表面设有十六个高压静电电晕放电系统(3),高压静电电晕放电系统(3)围绕内凹弧状灯体(15)的外侧均匀分布,四个连杆(16)的下端连接有收集装置(6),所述收集装置(6)的落虫口(63)内部设有负压风吸件(7),所述支撑板(8)的上表面设有电源(9)和高压静电发生器(13),电源(9)通过导线与外部单片机连接,且外部单片机通过导线与高压静电发生器(13)连接,高压静电发生器(13)通过静电电缆(12)与高压静电电晕放电系统(3)连接,所述支撑板(8)的上表面设有锥形结构的防护罩(2),防护罩(2)的上表面设有带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启航侯小花梁忠雨孔晓红郎保清苏建修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科技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