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系统用复合抗菌滤芯及其应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72257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1: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调系统用复合抗菌滤芯及其应用,所述空调系统用复合抗菌滤芯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聚乳酸纤维膜、纳米氧化锌抗菌滤膜、高分子季铵盐抗菌滤膜、第二聚乳酸纤维膜;所述纳米氧化锌抗菌滤膜包括滤膜层和设置于所述滤膜层表面的纳米氧化锌抗菌层;所述高分子季铵盐抗菌滤膜包括滤膜层和设置于所述滤膜层表面的高分子季铵盐抗菌层。于所述滤膜层表面的高分子季铵盐抗菌层。于所述滤膜层表面的高分子季铵盐抗菌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调系统用复合抗菌滤芯及其应用


[0001]本技术属于抗菌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空调系统用复合抗菌滤芯及其应用,尤其涉及一种抑菌范围广且高耐热的空调系统用复合抗菌滤芯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追求健康的生活品质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经调查显示,未来空调的选择方向中,选择健康节能的比例超过50%,健康与高效节能成为消费者选择的首要因素,达到80.3%。健康空调的发展历史已经从第一代的光触媒、冷触媒,第二代的除尘、除垢,发展到第三代以杀菌、除菌为主导的健康空调技术,用来替代原先技术,而成为市场主流,也使得市场上很多健康技术浮出水面,但技术水平参差不齐。
[0003]目前的杀菌、除菌技术中,一般使用多级过滤,在出风段隔绝气流中的微生物、粉尘及其他治病因素;或者在出风管道内添加臭氧发生器或紫外线杀菌。前者主要利用物理方法,采用多重过滤网的阻隔,产生阻力,增加能耗,且随着灰尘、颗粒物的增多,需要定期更换过滤网,无法回收利用,增加环境负担;而后者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使用臭氧发生器的时候,室内不能留人,且需要进行通风后,人员方可进入,否则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在人群易聚集的公共场所,一般不选用。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如何正确使用空调的需求也在增加,因此,低成本无污染环保、使用方便的杀菌、除菌技术的需求将越来越大。
[0004]CN107754547A公开了一种具有抗菌功能的空气过滤芯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内筒、外筒、过滤芯筒体、抗菌盘,所述过滤芯筒体上端设置有上部固定环,所述上部固定环上设置有卡扣,所述过滤芯筒体下端设置有下部固定环,所述过滤芯筒体外部设置有所述外筒,所述外筒上设置有外固定环,所述外筒表面设置有凹槽,所述过滤芯筒体内部设置有所述内筒。通过设置抗菌盘,将使用过需要抗菌的所述过滤芯筒体放置到所述抗菌盘上,所述过滤芯筒体卡在所述抗菌盘上的固定座槽中,打开所述开关,所述指示灯亮起,所述紫外线灯管工作,通过所述紫外线灯管的照射,可以杀死所述过滤芯筒体内的菌体,从而完成对空气过滤芯的抗菌。
[0005]但这种抗菌滤芯的结构相对复杂,制作工艺相对复杂,且占用空间相对较大,且其是利用紫外照射杀死过滤芯筒体内的细菌,紫外灯管的使用寿命不会很长,需要定期更换。因此,开发一种结构相对简单、占用空间小、且抑菌范围广的空调系统用复合抗菌滤芯是很有意义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系统用复合抗菌滤芯及其应用,尤其提供一种抑菌范围广且高耐热的空调系统用复合抗菌滤芯及其应用。
[0007]为达到此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8]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空调系统用复合抗菌滤芯,所述空调系统用复合抗菌滤芯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聚乳酸纤维膜、纳米氧化锌抗菌滤膜、高分子季铵盐抗
菌滤膜、第二聚乳酸纤维膜;所述纳米氧化锌抗菌滤膜包括滤膜层和设置于所述滤膜层表面的纳米氧化锌抗菌层;所述高分子季铵盐抗菌滤膜包括滤膜层和设置于所述滤膜层表面的高分子季铵盐抗菌层。
[0009]本技术创造性地将纳米氧化锌抗菌滤膜、高分子季铵盐抗菌滤膜同时与聚乳酸纤维膜进行复合用于空调系统中的抗菌过滤,与现有技术中的其他类型的抗菌滤芯相比具有更加优越的抗菌效果,且针对的细菌和真菌种类更多。
[0010]其中,第一聚乳酸纤维膜和第二聚乳酸纤维膜一方面作为抗菌滤膜的支撑层,对中间的两种抗菌滤膜起到支撑保护作用;另一方面其作为空气预过滤层,能够有效阻挡空气中大颗粒杂质,对抗菌滤膜的抗菌效果起到保护作用,延长抗菌滤膜的使用寿命,防止大颗粒杂质对纳米氧化锌或高分子季铵盐的冲击破坏;再一方面,其相对于普通的纤维膜层,具有更强的耐热性能,在高热高湿环境中寿命更长。
[0011]其中纳米氧化锌抗菌滤膜和高分子季铵盐抗菌滤膜在对吸附截留在滤膜上的细菌真菌具有显著的协同抑菌作用,这种抑菌效果比单一的纳米氧化锌抗菌滤膜或高分子季铵盐抗菌滤膜都要更强。
[0012]所述纳米氧化锌抗菌滤膜示例性地可以是在滤膜单侧表面或双侧表面负载纳米氧化锌,示例性地可以将包含有纳米氧化锌的溶液通过涂覆、浸泡、喷涂于滤膜单侧表面或双侧表面,干燥即可。在此不对其做具体限定。
[0013]优选地,所述纳米氧化锌抗菌滤膜包括滤膜层和设置于所述滤膜层两侧表面的纳米氧化锌抗菌层。
[0014]优选地,所述高分子季铵盐抗菌滤膜包括滤膜层和设置于所述滤膜层两侧表面的高分子季铵盐抗菌层。
[0015]所述纳米氧化锌抗菌层或高分子季铵盐抗菌层可以设置于所述滤膜层的单面或者双面,优选双面。
[0016]优选地,所述高分子季铵盐抗菌层包括三甲氧基硅烷基

丙基二甲基十八烷基季铵盐层、甲基丙烯酰氧乙基

苄基

二甲基氯化铵季铵盐层、十八烷基二甲基氯胺3,4,4
’‑
三氯联苯酮二胺季铵盐层或壳聚糖季铵盐层中的任意一种。
[0017]进一步优选壳聚糖季铵盐层。
[0018]优选地,所述纳米氧化锌抗菌滤膜和高分子季铵盐抗菌滤膜的厚度独立地为0.1

0.5mm,例如0.1mm、0.15mm、0.2mm、0.25mm、0.3mm、0.35mm、0.4mm、0.45mm或0.5mm等,该数值范围内的其他具体点值均可选择,在此便不再一一赘述。
[0019]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纳米氧化锌抗菌滤膜和高分子季铵盐抗菌滤膜的厚度独立地为0.1

0.3mm,例如0.1mm、0.12mm、0.15mm、0.17mm、0.2mm、0.22mm、0.25mm、0.28mm、0.3mm等,该数值范围内的其他具体点值均可选择,在此便不再一一赘述。
[0020]本技术所涉及的抗菌滤芯中的纳米氧化锌抗菌滤膜和高分子季铵盐抗菌滤膜在非常薄的情况下就能获得良好的除菌抑菌效果,这大大减少了工业制造的成本,也为进一步实现空调轻薄化做出了贡献。
[0021]优选地,所述第一聚乳酸纤维膜和第二聚乳酸纤维膜的厚度独立地为0.1

1mm,例如0.1mm、0.2mm、0.3mm、0.4mm、0.5mm、0.6mm、0.7mm、0.8mm、0.9mm或1mm等,该数值范围内的其他具体点值均可选择,在此便不再一一赘述。
[0022]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聚乳酸纤维膜和第二聚乳酸纤维膜的厚度独立地为0.3

0.5mm,例如0.3mm、0.35mm、0.4mm、0.45mm或0.5mm等,该数值范围内的其他具体点值均可选择,在此便不再一一赘述。
[0023]在本技术中,所述滤膜层包括聚丙烯滤膜层、聚酯滤膜层、尼龙滤膜层、聚氯乙烯滤膜层、聚四氟乙烯滤膜层或玻璃纤维滤膜层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0024]所述至少两种的组合例如聚丙烯滤膜层和聚酯滤膜层的组合、聚四氟乙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系统用复合抗菌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系统用复合抗菌滤芯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聚乳酸纤维膜、纳米氧化锌抗菌滤膜、高分子季铵盐抗菌滤膜、第二聚乳酸纤维膜;所述纳米氧化锌抗菌滤膜包括滤膜层和设置于所述滤膜层表面的纳米氧化锌抗菌层;所述高分子季铵盐抗菌滤膜包括滤膜层和设置于所述滤膜层表面的高分子季铵盐抗菌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用复合抗菌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氧化锌抗菌滤膜包括滤膜层和设置于所述滤膜层两侧表面的纳米氧化锌抗菌层。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用复合抗菌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季铵盐抗菌滤膜包括滤膜层和设置于所述滤膜层两侧表面的高分子季铵盐抗菌层。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系统用复合抗菌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季铵盐抗菌层包括三甲氧基硅烷基

丙基二甲基十八烷基季铵盐层、甲基丙烯酰氧乙基

苄基

二甲基氯化铵季铵盐层、十八烷基二甲基氯胺3,4,4
’‑
三氯联苯酮二胺季铵盐层或壳聚糖季铵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沙超王秀兰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鲁量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