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一般涉及磁光记录介质,更准确地说,涉及在此介质中使用的介电材料。现行的许多磁光(MO)介质的构造是四个层次(四层)的薄膜叠层,通过在一块透明基片上依次沉积各个层而形成。这些层次包括一个第一介电层,一个稀土过渡金属(RE-TM)磁光层,它呈现垂直磁性异向,一个第二介电层,以及一个金属反射器层。RE-TM层具有很高的活性,必须与周围环境分开而实现稳定。两相邻介电层的一个作用就是作为MO膜与周围环境之间的一种阻挡层。此外,介电层还必须显示出适当的光学性能和与相邻RE-TM磁光层的合格的低反应性。在现行介质中的稀土过渡金属磁光层典型的厚度是20nm至60nm。然而,业已表明采用多层MO层的介质结构可能有利于,例如多层记录操作或者标志边缘不稳定性减少(mark-edge jitter reduction)。前述多层MO方案的功能一般依赖于激光器相当大部分入射光能量与每个MO层的相互作用。然而,对于一种典型的铽-铁-钴(Tb-Fe-Co)MO四层结构来说,在一个30nm厚的FeTbCo层与相邻第二介电层之间的界面只出现少于5%的入射能量。因此,虽然实际厚度可以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磁光记录介质(12,100),包括一个透明基片(14)和在其上的磁光叠层,该叠层包括许多层小于10nm厚的磁光膜(20,30,40,50,60,和70),其中相邻层是由一个基本上由YOx组成的介电层(25,35,45,55,和65)分隔的。
【技术特征摘要】
US 1994-9-27 08/313,3351.一种磁光记录介质(12,100),包括一个透明基片(14)和在其上的磁光叠层,该叠层包括许多层小于10nm厚的磁光膜(20,30,40,50,60,和70),其中相邻层是由一个基本上由YOx组成的介电层(25,35,45,55,和65)分隔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其中每个介电层至少为1nm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介质,其中磁光膜包括TbFeCo。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介质,其中磁光膜层厚度小于约4nm。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介质,其中磁光叠层包括至少6个磁光膜层。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其中YOx接近Y2O3。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其中在磁光叠层与基片之间和叠层的对端上进一步提供介电层(15和75)。8.根据权利要求7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