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墙板及建筑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18745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1: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外墙板及建筑物;外墙板包括:保温层;外表层,其包覆于保温层的外侧,外表层的材质为自密实轻质混凝土;钢丝网片,保温层两侧的外表层内均嵌有钢丝网片;拉结件,其中间部分嵌于保温层,拉结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钢丝网片,拉结件的端部嵌于外表层内;左右相邻的两个外墙板的接触面上均设置有连接凹槽,相邻的两个外墙板的连接凹槽拼接形成注浆孔,注浆孔内注有高压混凝土浆料;或,左右相邻的两个外墙板的接触面,其中一个接触面上设置有配合凸起,另一个接触面上设置有与配合凸起相配合的配合凹槽。外表层既满足了外墙板的力学性能,又降低了外墙板的自重,达到延长建筑物使用寿命的效果。命的效果。命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墙板及建筑物


[0001]本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
,尤其涉及一种外墙板及建筑物。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依靠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来带动建筑工业化整体发展,因此,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了多种带保温的外围护墙板,主要由普通细石混凝土作为结构保护层的夹心保温材料墙板(PC大板),除此之外尚有一些以普通混凝土或水泥胶浆作为结构保护层的夹心保温材料的条形板材,其基本采用三明治式外墙板,三明治式外墙板由内页墙、保温层和外页墙三部分组成,其制作工艺较为复杂,机械制作自动化程度低,需要大量的人工操作,人机费用均较高,且保温层的连接依靠大量连接件固定,连接件材料成本偏高且连接件处理不当容易脱落等因素,导致三明治式墙板造价高昂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而且抗震性能低、抗裂性能与抗渗性能差;墙板自重大和部品连接工艺复杂直接影响装配效率,导致综合成本高,抗震性能、抗裂性能与抗渗性能影响外墙板的使用寿命和功能。
[0003]因此,亟需一种外墙板及建筑物,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墙板及建筑物,其既保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墙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温层(301);外表层(302),其包覆于所述保温层(301)的外侧,所述外表层(302)的材质为自密实轻质混凝土;钢丝网片(303),所述保温层(301)两侧的所述外表层(302)内均嵌有所述钢丝网片(303);拉结件(304),其中间部分嵌于所述保温层(301),所述拉结件(304)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钢丝网片(303),所述拉结件(304)的端部嵌于所述外表层(302)内;左右相邻的两个所述外墙板的接触面上均设置有连接凹槽(305),相邻的两个所述外墙板的所述连接凹槽(305)拼接形成注浆孔,所述注浆孔内注有高压混凝土浆料;或,左右相邻的两个所述外墙板的接触面,其中一个接触面上设置有配合凸起(3011),另一个所述接触面上设置有与所述配合凸起(3011)相配合的配合凹槽(30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墙板的顶端设置有泄水坡(307),所述外墙板的底端设置有与所述泄水坡(307)相匹配的遮挡凸缘(308),且所述外墙板的底部设置有连接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墙板的顶端和底端的外侧均设置有填充企口(306),用于填充防火保温填充料。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301)两侧的所述外表层(302)的厚度为50mm,所述钢丝网片(303)位于所述外表层(302)的中间部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结件(304)与所述钢丝网片(303)焊接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301)的厚度为80mm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祥恩宋爱军申海军刘东华
申请(专利权)人:富思特新材料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