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破切手术枕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1710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破切手术枕头,包括支撑杆和中部具有开口的支撑面,所述支撑面设置在所述支撑杆上,所述支撑面上端设置有中部具有开口的垫枕,所述垫枕的开口与所述支撑面的开口相互配合;所述支撑杆上设有与所述支撑面平行的置物板,所述置物板设置在所述支撑面的下端;该破切手术枕头用于破切手术后的康复治疗,可直接使用,不需要放置在桌子上,此外,该破切手术枕头还设有置物板,能够在患者眼睛恢复到一定程度后,在置物板上放置手机、书本和报纸等,增添康复过程的趣味性,减少患者的焦虑和烦闷。虑和烦闷。虑和烦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破切手术枕头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破切手术枕头。

技术介绍

[0002]视网膜脱离是眼科的常见病,也是致盲的主要眼病之一。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封闭视网膜裂孔,使脱离的视网膜复位,为达到这一目的,手术中医师会在患者玻璃体腔内填充气体或硅油,这两种物质比水轻,俯卧位时可浮于眼球上半,达到填塞视网膜裂孔防止液体进入的目的,而病人在做完上述眼科玻切手术之后,需要俯卧位调理大概三个月,以确保脱离视网膜的复位及减少并发症发生。
[0003]患者在俯卧体位时,常借助一些工具来辅助康复,一般为采用U型枕等小工具,使前额和脸颊放在枕上,保证了眼睛的舒适。低头坐位式可以将枕头放置在桌上,脸部朝下,保持头颈部在同一水平线上,提高患者的舒适性。但是,现有的辅助康复工具还是存在以下不足:1.若使用U型枕,使用时首先将U型枕放在桌子上,其一不好固定,其二患者使用过程几乎不通气,呼吸的空气不新鲜,透气性差;2.高度不可调节,使用受限;3.患者在康复一段时间后,虽然眼睛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但是需要继续俯卧一段时间,患者长时间保持俯卧位会感到无聊,也容易出现疲劳、焦虑甚至情绪烦躁,因此很多病人都难以长期坚持。
[0004]基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破切手术枕头,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破切手术枕头,用于破切手术后的康复治疗,该破切手术枕头设有置物板,能够在患者眼睛恢复到一定程度后,在置物板上放置手机、书本和报纸等,增添康复过程的趣味性,减少患者的焦虑和烦闷。
[0006]为解决上述的问题,本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破切手术枕头,包括支撑杆和中部具有第一开口的支撑面,所述支撑面设置在所述支撑杆上,所述支撑面上端设置有中部具有第二开口的垫枕,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相对应;所述支撑杆上设有与所述支撑面平行的置物板,所述置物板设置在所述支撑面的下方。
[0008]优选地,所述置物板与所述支撑杆连接处设有调节螺栓,所述置物板沿着所述支撑杆轴向移动,所述置物板通过所述调节螺栓固定在所述支撑杆上。
[0009]优选地,所述垫枕为呈U形结构,所述第二开口位于U形结构中部,所述U形结构两端设有用于调节所述第二开口大小的调节绳。
[0010]优选地,所述支撑杆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外径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内径相匹配,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第二支撑杆套接,并以凸点的方式在固定处进行自锁。
[0011]优选地,所述支撑杆底部设有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包括竖直设计的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分别与所述第二支撑杆连接,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
第二夹板通过一转轴连接,所述转轴可沿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转动,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之间设有与所述转轴平行的限位杆,所述限位杆设置在所述转轴一侧且位于所述转轴下方,所述转轴上设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轮子。
[0012]优选地,所述移动装置的轮子为万向轮。
[0013]优选地,所述垫枕可拆卸。
[0014]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5]1.本申请的破切手术枕头用于破切手术后的康复治疗,可直接使用,不需要放置在桌子上,避免在使用时还要寻找合适高度的桌子放置,此外,该破切手术枕头还设有置物板,能够在患者眼睛恢复到一定程度后,在置物板上放置手机、书本和报纸等,适当的时候可以看一看,分散患者的注意力,使患者不那么无聊,或者放置一些对眼睛有利的图片、绿植等,增添康复过程的趣味性,减少患者的焦虑和烦闷。
[0016]2.本申请通过设置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使得该破切手术枕头高度可调节,能够适用于不同患者或者不同场合。
[0017]3.本申请的破切枕头可移动,在使用结束后能够推到消毒室消毒,节约人力;该破切枕头是通过设置移动装置实现移动效果的,与常规的轮子相比,使用过程稳定性更高;在平时使用时,将支架和轮子往上掰,不影响破切手术枕头的正常使用;在需要移动时,将轮子和支架往下掰,让轮子接触地面,这样就可以实现推动搬运,大大了节省人力。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一种破切手术枕头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图1将垫枕拆下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技术移动装置的结构放大图。
[0021]图中,附图标记:1、支撑杆;11、第一支撑杆;12、第二支撑杆;13、移动装置;131、第一夹板;132、第二夹板;133、转轴;134、支架;135、轮子;136、限位杆;2、支撑面;3、垫枕;4、置物板;5、调节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3]如图1

2所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破切手术枕头,包括支撑杆1和中部具有开口的支撑面2,所述支撑面2设置在所述支撑杆1上,所述支撑面2上端设置有中部具有开口的垫枕3,所述垫枕3的开口与所述支撑面2的开口相互配合;在使用时能够直接将脸部贴在垫枕3上,露出五官,所述支撑杆1上设有与所述支撑面2平行的置物板4,所述置物板4设置在所述支撑面2的下端;置物板4能够用来放置书本、手机或者康复训练者所需物品,使用方便,舒适性高;
[0024]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置物板4与所述支撑杆1连接处设有调节螺栓5,所述置物板4可沿着所述支撑杆1轴向移动,并通过所述调节螺栓5固定,能够根据需要调节置物板4的高度。
[0025]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垫枕3为U型枕,所述垫枕3可拆卸,所述垫枕3的开口端设有用于调节所述垫枕3开口大小的调节绳,可根据患者脸部大小调节开口的大小。
[0026]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杆1包括第一支撑杆11和第二支撑杆12,所述第一支撑杆11与所述支撑面2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11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二支撑杆12的外径与所述第一支撑杆11的内径相匹配,所述第一支撑杆11与所述第二支撑杆12套接,并以凸点的方式在固定处进行自锁;便于调节垫枕3的高度;所述凸点结构具体为:在所述第一支撑杆11上装设有卡珠,所述卡珠通过弹性元件与第一支撑杆11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12表面设有若干个能够与卡珠相互配合的限位孔,可以在需要的位置通过卡珠与限位孔卡接实现固定。
[0027]如图3所示,所述支撑杆1底部设有移动装置13,所述移动装置13包括竖直设计的第一夹板131和第二夹板132,所述第一夹板131和第二夹板132分别与所述第二支撑杆121连接,所述第一夹板131和所述第二夹板132通过一转轴133连接,所述转轴133可沿所述第一夹板131和所述第二夹板132转动,所述第一夹板131和所述第二夹板132之间设有与所述转轴133平行的限位杆136,所述限位杆136设置在所述转轴133一侧且位于所述转轴133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破切手术枕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杆(1)和中部具有第一开口的支撑面(2),所述支撑面(2)设置在所述支撑杆(1)上,所述支撑面(2)上端设置有中部具有第二开口的垫枕(3),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相对应;所述支撑杆(1)上设有与所述支撑面(2)平行的置物板(4),所述置物板(4)设置在所述支撑面(2)的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破切手术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板(4)与所述支撑杆(1)连接处设有调节螺栓(5),所述置物板(4)沿着所述支撑杆(1)轴向移动,所述置物板(4)通过所述调节螺栓(5)固定在所述支撑杆(1)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破切手术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枕(3)为呈U形结构,所述第二开口位于U形结构中部,所述U形结构两端设有用于调节所述第二开口大小的调节绳。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破切手术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1)包括第一支撑杆(11)和第二支撑杆(12),所述第一支撑杆(11)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二支撑杆(12)的外径与所述第一支撑杆(11)的内径相匹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淑滨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市工人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