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凝露结构、出风组件和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1581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1:09
本公开提供一种防凝露结构、出风组件和空调器,防凝露结构包括:框架组件,所述框架组件设置在出风部件的主出风口处,并且所述框架组件设置在所述主出风口的四周,所述框架组件还包括辅助进风口和辅助出风口,所述辅助进风口能够从所述框架组件的周围吸入室内空气,并从所述辅助出风口吹出而形成风幕。根据本公开无需设置加热装置,不增加室内热量,利用环境空气比制冷出风温度高这一现象,使主出风口四周的结构件不被冷风降温,防止出风口四周结构凝露,实现稳定的防凝露效果,以解决现有出风口结凝露水的问题。结凝露水的问题。结凝露水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凝露结构、出风组件和空调器


[0001]本公开涉及空调
,具体涉及一种防凝露结构、出风组件和空调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空调在湿度大的情况下开制冷运行时,室内侧出风口四周容易结凝露水,凝露水会汇集滑落或滴落,凝露水不仅影响到机器美观,还会引起空调内部及出风口周围环境发霉,极易引起用户的投诉,影响品牌形象。
[0003]为了防止室内侧出风口四周凝露现象的发生,大部分的空调产品会在出风口处粘贴保温材料(比如海绵)或在面板设置加热装置。但是粘贴海绵易影响外观面且时间久了影响防凝露效果,在面板设置加热装置则会增加室内热量,降低制冷效果,增加能耗。
[0004]由于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室内侧出风口四周容易结凝露水,凝露水会汇集滑落或滴落,凝露水不仅影响到机器美观,还会引起空调内部及周围环境发霉等技术问题,因此本公开研究设计出一种防凝露结构、出风组件和空调器。
[0005]公开内容
[0006]因此,本公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空调室内机的出风口存在凝露,无法有效消除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防凝露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凝露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组件(100),所述框架组件(100)设置在出风部件的主出风口(200)处,并且所述框架组件(100)设置在所述主出风口(200)的四周,所述框架组件(100)还包括辅助进风口(10)和辅助出风口(20),所述辅助进风口(10)能够从所述框架组件(100)的周围吸入室内空气,并从所述辅助出风口(20)吹出而形成风幕。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凝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出风口(20)为外扩的出风口结构,所述外扩的出风口结构即从所述辅助出风口(20)吹出的气流在所述主出风口(200)所在的平面内的投影位于所述主出风口(200)的外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凝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凝露结构还包括风机(4),所述框架组件(100)包括中间框架(1),所述中间框架(1)包括位于外周的外框架(11)和位于内周的内框架(12),所述辅助进风口(10)设置于所述外框架(11)上,所述外框架(11)和所述内框架(12)之间形成通道(13),所述风机(4)设置于所述通道(13)中,且所述风机(4)能够通过所述辅助进风口(10)从外部吸入空气并吹入所述通道(13)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凝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框架(12)包括导流口(14)、导流通道(15)和所述辅助出风口(20),所述导流口(14)开设于所述内框架(12)的外周壁上,所述导流口(14)的一端与所述通道(13)连通、另一端朝着所述内框架(12)的内部延伸;所述内框架(12)包括内壁和外壁,所述导流通道(15)设置于所述内壁和所述外壁之间,所述导流通道(15)一端能与所述导流口(14)连通、另一端延伸至所述辅助出风口(20)处进行出风。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凝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框架包括内框架正面和内框架背面,所述内框架背面与所述出风部件相对,所述内框架正面与所述内框架背面相背设置,所述辅助出风口(20)设置于所述内框架(12)的正面。6.根据权利要求3

5中任一项所述的防凝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组件(100)还包括第一框架(2),所述第一框架(2)扣合在所述中间框架(1)的背面,所述中间框架(1)的背面与所述出风部件相对,所述中间框架(1)还包括连接板(16),所述外框架(11)和所述内框架(12)之间通过连接板(16)连接,所述连接板(16)、所述内框架(12)、所述外框架(11)和所述第一框架(2)围成密封的所述通道(13)。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凝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组件(100)还包括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超鹏吴小华吴琦葛小婷李海钦韩顺训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