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工程现场的医用口罩回收装置,包括回收箱体,所述回收箱体的背面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活动轴,所述活动轴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右侧啮合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连接轴,所述活动轴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粉碎轮,所述连接轴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粉碎轮,所述活动轴和连接轴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滚动轴承。该适用于工程现场的医用口罩回收装置,整体结构简单,方便使用,实现了回收装置便于消毒的目的,避免医用口罩与其它垃圾混合在一起出现病原体扩散的现象,降低病毒交叉感染的几率,提高了回收装置的使用效率和使用效果。提高了回收装置的使用效率和使用效果。提高了回收装置的使用效率和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工程现场的医用口罩回收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回收装置
,具体为一种适用于工程现场的医用口罩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医用口罩多采用一层或者多层非织造布复合制作而成,主要生产工艺包括熔喷、纺粘、热风或者针刺等,具有抵抗液体、过滤颗粒物和细菌等效用,是一种医疗防护用纺织品,医用口罩由口罩面体和拉紧带组成,其中口罩面体分为内、中和外三层,内层为亲肤材质,中层为隔离过滤层,外层为特殊材料抑菌层。
[0003]医护人员在使用完医用口罩之后,往往需要用到回收装置对医用口罩进行粉碎,避免不法分子贩卖使用过的口罩,但是现有的适用于工程现场的医用口罩回收装置存在着不便于消毒的缺点,导致医用口罩与其它垃圾一起混合处理,容易出现病原体扩散的现象,会加大病毒交叉感染的几率,不方便使用,降低了回收装置的使用效率和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工程现场的医用口罩回收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不便于消毒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便于消毒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工程现场的医用口罩回收装置,包括回收箱体,所述回收箱体的背面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活动轴,所述活动轴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右侧啮合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连接轴,所述活动轴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粉碎轮,所述连接轴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粉碎轮,所述活动轴和连接轴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滚动轴承,所述回收箱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料管,所述回收箱体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储液箱。
[0006]优选的,所述储液箱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微型水泵,所述微型水泵的出口处固定连接有抽水管,所述抽水管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喷头,所述储液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液管,所述回收箱体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漏斗,所述连接漏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回收箱体的左右两侧壁均固定连接有紫外线杀菌灯,所述回收箱体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限位座,所述限位座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收集箱,所述回收箱体的正面活动连接有箱体门。
[0007]优选的,所述抽水管的顶端依次贯穿储液箱、回收箱体和固定喷头并延伸至固定喷头的内侧,所述进液管与储液箱相连通。
[0008]优选的,所述进料管与回收箱体相连通,所述进料管位于第一粉碎轮与第二粉碎轮之间的上方,所述连接漏斗位于第一粉碎轮的下方。
[0009]优选的,所述活动轴正面的一端依次贯穿回收箱体、第一齿轮、第一粉碎轮和滚动轴承并延伸至滚动轴承的内侧。
[0010]优选的,所述收集箱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抓柄,所述收集箱位于连接管的
下方,所述紫外线杀菌灯的数量为两个。
[0011]优选的,所述连接轴正面的一端依次贯穿滚动轴承、回收箱体、第二齿轮和第二粉碎轮并延伸至滚动轴承的内侧,所述滚动轴承与回收箱体固定连接。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3]该适用于工程现场的医用口罩回收装置,通过进料管可将需要粉碎的医用口罩倒进回收箱体的内侧,医用口罩会堆积在第一粉碎轮和第二粉碎轮的上方,通过驱动电机可以依次带动活动轴、第一齿轮和第一粉碎轮转动,因为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所以第一齿轮转动的过程中,会依次带动第二齿轮、连接轴和第二粉碎轮转动,通过第一粉碎轮和第二粉碎轮做相对的转动,可以对医用口罩进行粉碎处理,通过设置微型水泵,可将储液箱内侧的净化液通过抽水管抽入固定喷头的内侧,固定喷头会将净化液喷洒在第一粉碎轮和第二粉碎轮的上方,通过净化液的喷洒可以在医用口罩在破碎的过程中,对医用口罩进行杀菌消毒,实现了医用口罩消毒的目的,粉碎后的口罩会通过连接漏斗和连接管掉入收集箱的内侧,以便于对医用口罩进行回收,通过设置两个紫外线杀菌灯,可以提高医用口罩消毒的效果,通过开启箱体门,可以将收集箱从回收箱体的内侧取出,以便于对医用口罩进行处理,整体结构简单,方便使用,实现了回收装置便于消毒的目的,避免医用口罩与其它垃圾混合在一起出现病原体扩散的现象,降低病毒交叉感染的几率,提高了回收装置的使用效率和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结构中回收箱体连接结构正视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结构中回收箱体连接结构俯视图。
[0017]图中:1回收箱体、2驱动电机、3活动轴、4第一齿轮、5第二齿轮、6连接轴、7第一粉碎轮、8第二粉碎轮、9滚动轴承、10进料管、11储液箱、12微型水泵、13抽水管、14固定喷头、15进液管、16连接漏斗、17连接管、18紫外线杀菌灯、19限位座、20收集箱、21箱体门。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19]请参阅图1
‑
3,一种适用于工程现场的医用口罩回收装置,包括回收箱体1,回收箱体1的背面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2,驱动电机2的型号可为YB2
‑
315S
‑6‑
70,驱动电机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活动轴3,活动轴3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4,第一齿轮4的右侧啮合有第二齿轮5,第二齿轮5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连接轴6,活动轴3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粉碎轮7,连接轴6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粉碎轮8,活动轴3和连接轴6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滚动轴承9,连接轴6正面的一端依次贯穿滚动轴承9、回收箱体1、第二齿轮5和第二粉碎轮8并延伸至滚动轴承9的内侧,滚动轴承9与回收箱体1固定连接,活动轴3正面的一端依次贯穿回收箱体1、第一齿轮4、第一粉碎轮7和滚动轴承9并延伸至滚动轴承9的内侧,回收箱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料管10,回收箱体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储液箱11,储液箱1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微型水泵12,微型水泵12的型号可为150QJ20
‑
52/9,微型水泵12的出口处固定连接有抽水
管13,抽水管13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喷头14,储液箱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液管15,抽水管13的顶端依次贯穿储液箱11、回收箱体1和固定喷头14并延伸至固定喷头14的内侧,进液管15与储液箱11相连通,回收箱体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漏斗16,进料管10与回收箱体1相连通,进料管10位于第一粉碎轮7与第二粉碎轮8之间的上方,连接漏斗16位于第一粉碎轮7的下方,连接漏斗1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管17,回收箱体1的左右两侧壁均固定连接有紫外线杀菌灯18,回收箱体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限位座19,限位座19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收集箱20,收集箱20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抓柄,收集箱20位于连接管17的下方,紫外线杀菌灯18的数量为两个,回收箱体1的正面活动连接有箱体门21,通过进料管10可将需要粉碎的医用口罩倒进回收箱体1的内侧,医用口罩会堆积在第一粉碎轮7和第二粉碎轮8的上方,通过驱动电机2可以依次带动活动轴3、第一齿轮4和第一粉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工程现场的医用口罩回收装置,包括回收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箱体(1)的背面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2),所述驱动电机(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活动轴(3),所述活动轴(3)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4),所述第一齿轮(4)的右侧啮合有第二齿轮(5),所述第二齿轮(5)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连接轴(6),所述活动轴(3)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粉碎轮(7),所述连接轴(6)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粉碎轮(8),所述活动轴(3)和连接轴(6)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滚动轴承(9),所述回收箱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料管(10),所述回收箱体(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储液箱(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工程现场的医用口罩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箱(1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微型水泵(12),所述微型水泵(12)的出口处固定连接有抽水管(13),所述抽水管(13)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喷头(14),所述储液箱(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液管(15),所述回收箱体(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漏斗(16),所述连接漏斗(1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管(17),所述回收箱体(1)的左右两侧壁均固定连接有紫外线杀菌灯(18),所述回收箱体(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限位座(19),所述限位座(19)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收集箱(20),所述回收箱体(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柴玉萍,陈俊锋,张淼,王华丽,纪磊,弭华东,黄玉忠,杨桥,
申请(专利权)人:陈军利,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