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电控盒以及空调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71336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1:05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换热器、电控盒以及空调系统,换热器包括:换热主体,换热主体设有多个第一微通道和多个第二微通道;集流管组件,包括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第一集流管设置有第一集流通道,第一集流通道用于向第一微通道提供第一冷媒流和/或收集流经第一微通道的第一冷媒流,第二集流管设置有第二集流通道,第二集流通道用于向第二微通道提供第二冷媒流和/或收集流经第二微通道的第二冷媒流,以使得流经第一微通道的第一冷媒流与流经第二微通道的第二冷媒流之间进行热交换。上述方案,能够缩小换热器的体积。能够缩小换热器的体积。能够缩小换热器的体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换热器、电控盒以及空调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空调
,特别是涉及一种换热器、电控盒以及空调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空调装置设置有经济器,经济器通过制冷剂自身节流蒸发吸收热量从而使另一部分制冷剂得到过冷。目前常用的经济器为板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是用薄金属板压制成具有一定波纹形状的换热板片,然后叠装,用夹板、螺栓紧固而成的一种换热器。换热板片之间形成通道,制冷剂在通道中流过,实现通过换热板片进行热量交换。由于经济器需要多层叠装的换热板片,导致经济器的体积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至少提供一种换热器、电控盒以及空调系统。
[0004]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换热器,包括:
[0005]换热主体,所述换热主体设有多个第一微通道和多个第二微通道;
[0006]集流管组件,包括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所述第一集流管设置有第一集流通道,所述第一集流通道用于向所述第一微通道提供第一冷媒流和/或收集流经所述第一微通道的第一冷媒流,所述第二集流管设置有第二集流通道,所述第二集流通道用于向所述第二微通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包括:换热主体,所述换热主体设有多个第一微通道和多个第二微通道;集流管组件,包括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所述第一集流管设置有第一集流通道,所述第一集流通道用于向所述第一微通道提供第一冷媒流和/或收集流经所述第一微通道的第一冷媒流,所述第二集流管设置有第二集流通道,所述第二集流通道用于向所述第二微通道提供第二冷媒流和/或收集流经所述第二微通道的第二冷媒流,以使得流经所述第一微通道的第一冷媒流与流经所述第二微通道的第二冷媒流之间进行热交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主体包括板体,所述第一微通道和所述第二微通道交替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冷媒流在沿所述多个第二微通道的流动过程中从所述第一冷媒流吸热,以使得所述第一冷媒流过冷,或者所述第一冷媒流在沿所述多个第一微通道的流动过程中从所述第二冷媒流吸热,以使得所述第二冷媒流过冷。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流管和所述第二集流管沿所述换热主体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微通道贯穿所述第一集流管,并插入到所述第二集流管内,或者所述第一微通道贯穿所述第二集流管,并插入到所述第一集流管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流管组件包括总集流管和隔流板,所述隔流板设置在所述总集流管内,以使得所述总集流管设置成由所述隔流板分隔的所述第一集流管和所述第二集流管,或者使得所述总集流管设置成由所述隔流板分隔的两个所述第一集流管或两个所述第二集流管。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总集流管设置成由所述隔流板分隔的所述第一集流管和所述第二集流管,所述第一微通道贯穿所述总集流管的侧壁并插入到所述第一集流管内,所述第二微通道贯穿所述总集流管的侧壁和所述隔流板并插入到所述第二集流管内,或者所述第二微通道贯穿所述总集流管的侧壁并插入到所述第二集流管内,所述第一微通道贯穿所述总集流管的侧壁和所述隔流板并插入到所述第一集流管内。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总集流管设置成由所述隔流板分隔的两个所述第一集流管,所述第一微通道的一端贯穿所述总集流管的侧壁并插入到所述两个第一集流管中的一个所述第一集流管内,所述第一微通道的另一端贯穿所述总集流管的侧壁和所述隔流板并插入到所述两个第一集流管中的另一个所述第一集流管内;或者所述总集流管设置成由所述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兆辉李丰李宏伟王国春罗羽钊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