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车玉建专利>正文

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71296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1: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揭示了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装置,包括墙体和凸块,所述墙体右侧的顶部安装有集水箱,所述集水箱的内腔开设有集水槽,所述集水槽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引水罩,所述引水罩的底部连通有引水管,所述引水管的底部贯穿至集水箱的底部并连通有排水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定位杆从定位槽内抽出,此时将过滤板向上拉动,过滤板带动左插块和右插块在插槽的内部滑动,直至过滤板从集水箱内抽出,达到了防止堵塞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装置在使用时不具备防止堵塞的功能,往往滤网长时间使用其会被杂物堵塞,以至于影响排水效果,因此不便于人们使用的问题。于人们使用的问题。于人们使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设计
,具体为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建筑设计是指建筑物在建造之前,设计者按照建设任务,把施工过程和使用过程中所存在的或可能发生的问题,事先作好通盘的设想,拟定好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方案,用图纸和文件表达出来,檐口就是指建筑构图中在顶部的典型地带线脚并凸的水平部件,一般说的屋面檐口是指大屋面的最外边缘处的屋檐的上边缘,即“上口”,但是现有的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装置在使用时不具备防止堵塞的功能,往往滤网长时间使用其会被杂物堵塞,以至于影响排水效果,而且当雨水较小时,其水源会形成水珠随着檐口流入建筑内,长时间影响建筑使用寿命,因此不便于人们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装置,具备防止堵塞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装置在使用时不具备防止堵塞的功能,往往滤网长时间使用其会被杂物堵塞,以至于影响排水效果,因此不便于人们使用的问题。
[0004]本技术的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装置,包括墙体和凸块,所述墙体右侧的顶部安装有集水箱,所述集水箱的内腔开设有集水槽,所述集水槽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引水罩,所述引水罩的底部连通有引水管,所述引水管的底部贯穿至集水箱的底部并连通有排水管,所述集水槽内腔的顶部安装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的内腔开设有过滤孔,所述过滤板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左插块和右插块,所述右插块内腔的右侧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和集水箱的内腔均插接有定位杆,所述凸块呈半圆结构设置,所述凸块的顶部与墙体的底部连接。
[0005]本技术的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装置,其中所述排水管表面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左侧与墙体的右侧固定连接。
[0006]本技术的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装置,其中所述集水箱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左侧与墙体的右侧固定连接。
[0007]本技术的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装置,其中所述集水槽内壁两侧的顶部均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的内壁分别与左插块和右插块的表面呈插接连接。
[0008]本技术的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装置,其中所述集水箱内壁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的内腔与定位杆的表面活动连接。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0]1、本技术通过定位杆从定位槽内抽出,此时将过滤板向上拉动,过滤板带动左插块和右插块在插槽的内部滑动,直至过滤板从集水箱内抽出,达到了防止堵塞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装置在使用时不具备防止堵塞的功能,往往滤网长时
间使用其会被杂物堵塞,以至于影响排水效果,因此不便于人们使用的问题。
[0011]2、本技术通过凸块,防止雨水较小时,水珠会流入墙体的表面,避免墙体会遭受雨水侵蚀,从而延长了墙体的使用寿命,通过连接杆和固定套,对排水管起到支撑的效果,避免排水管在工作过程中会出现晃动的现象。
附图说明
[0012]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3]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集水箱结构的剖视图;
[0015]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6]图中:1、墙体;2、连接杆;3、排水管;4、安装座;5、凸块;6、连接杆;7、集水箱;8、固定套;9、引水管;10、引水罩;11、集水槽;12、左插块;13、插槽;14、过滤孔;15、过滤板;16、定位槽;17、密封垫;18、定位杆;19、右插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技术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技术。也就是说,在本技术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0018]另外,在本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19]本技术的墙体1、连接杆2、排水管3、安装座4、凸块5、连接杆6、集水箱7、固定套8、引水管9、引水罩10、集水槽11、左插块12、插槽13、过滤孔14、过滤板15、定位槽16、密封垫17、定位杆18和右插块19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0020]请参阅图1

3,本技术的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装置,包括墙体1和凸块5,墙体1右侧的顶部安装有集水箱7,集水箱7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6,连接杆6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安装座4,安装座4的左侧与墙体1的右侧固定连接,集水箱7的内腔开设有集水槽11,集水槽11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引水罩10,引水罩10的底部连通有引水管9,引水管9的底部贯穿至集水箱7的底部并连通有排水管3,排水管3表面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套8,固定套8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连接杆2的左侧与墙体1的右侧固定连接,通过连接杆2和固定套8,对排水管3起到支撑的效果,避免排水管3在工作过程中会出现晃动的现象,集水槽11内腔的顶部安装有过滤板15,过滤板15的内腔开设有过滤孔14,过滤板15的两侧
分别固定连接有左插块12和右插块19,集水槽11内壁两侧的顶部均开设有插槽13,插槽13的内壁分别与左插块12和右插块19的表面呈插接连接,右插块19内腔的右侧开设有定位槽16,定位槽16和集水箱7的内腔均插接有定位杆18,集水箱7内壁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密封垫17,密封垫17的内腔与定位杆18的表面活动连接,凸块5呈半圆结构设置,凸块5的顶部与墙体1的底部连接,通过凸块5,防止雨水较小时,水珠会流入墙体1的表面,避免墙体1会遭受雨水侵蚀,从而延长了墙体1的使用寿命。
[0021]在使用本技术时:首先雨水经过墙体1流入集水箱7的内部,此时雨水经过过滤孔14和过滤板15过滤,则杂物会落入过滤板15的表面,随后雨水流入引水罩10的内部,由引水罩10导流至引水管9的内部,通过引水管9将雨水导流至排水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装置,包括墙体(1)和凸块(5),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1)右侧的顶部安装有集水箱(7),所述集水箱(7)的内腔开设有集水槽(11),所述集水槽(11)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引水罩(10),所述引水罩(10)的底部连通有引水管(9),所述引水管(9)的底部贯穿至集水箱(7)的底部并连通有排水管(3),所述集水槽(11)内腔的顶部安装有过滤板(15),所述过滤板(15)的内腔开设有过滤孔(14),所述过滤板(15)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左插块(12)和右插块(19),所述右插块(19)内腔的右侧开设有定位槽(16),所述定位槽(16)和集水箱(7)的内腔均插接有定位杆(18),所述凸块(5)呈半圆结构设置,所述凸块(5)的顶部与墙体(1)的底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车玉建陶博杨凯
申请(专利权)人:车玉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