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污水沉淀过滤的一体式过滤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1229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污水沉淀过滤的一体式过滤池,包括过滤池主体,过滤池主体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连通的沉淀区、过滤区和清水区,过滤区包括过滤组件层,沉淀区设有排泥系统和进水配水系统,清水区侧方设置有出水区,出水区包括集水渠和出水管,出水管连通集水渠和清水区。本过滤池的沉淀区和过滤区一体化设计,大大节省了设施占地面积;过滤区采用模块式的生物过滤组件,该生物过滤组件撬装式安装在方格式镂空层中,可以实现快速安装和拆卸,大大缩短安装和维修维护时间;过滤池主体顶部设置有冲洗装置,通过平移机构带动冲洗装置可对每个生物过滤组件进行逐一反冲洗以恢复过滤通量,提高了过滤效率,避免了跑泥现象。了跑泥现象。了跑泥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污水沉淀过滤的一体式过滤池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污水沉淀过滤的一体式过滤池。

技术介绍

[0002]沉淀和过滤作为水处理中物化处理的工艺设施,其作用是去除污水中的细小悬浮物质,特别是去除生化处理及混凝沉淀不能去除的一些细小悬浮颗粒及胶体物质,实现对污水进行深度处理、提升污水出水品质及污水回用率等。
[0003]传统的工艺设计中,通常是在生物处理池后端设计为“沉淀池+过滤池”的工艺设施模式,生物处理池出来的泥水混合液经过沉淀池沉淀后,使大部分泥在沉淀池中进行沉淀实现泥水分离,沉淀后的上清液再进入过滤池进行过滤,通过滤池内的过滤层进一步截留水中的悬浮物。但这种“沉淀池+过滤池”的工艺设施模式存在占地面积大、沉淀池出水容易跑泥并进入后端的滤池导致滤池堵塞等问题。
[0004]因此,开发一种既能节省空间,又能高效过滤的过滤池,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了一种用于污水沉淀过滤的一体式过滤池。
[0006]一种用于污水沉淀过滤的一体式过滤池,包括过滤池主体,所述过滤池主体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连通的沉淀区、过滤区和清水区,所述过滤区包括过滤组件层,所述沉淀区设有排泥系统和进水配水系统,所述清水区侧方设置有出水区,所述出水区包括集水渠和出水管,所述出水管连通集水渠和清水区。
[0007]优选的,所述排泥系统包括设置在沉淀区底部的泥斗和与泥斗连通的排泥管。
[0008]优选的,所述泥斗的形状呈漏斗状,所述泥斗的坡度为25
°‑
60
°

[0009]优选的,所述进水配水系统包括进水主管以及与进水主管垂直连通的进水支管。
[0010]优选的,所述过滤组件层包括生物过滤组件和方格式镂空层,所述生物过滤组件撬装式安装于方格式镂空层内。
[0011]优选的,所述生物过滤组件的内部设有网状滤材和悬浮填料。
[0012]优选的,所述过滤池主体的顶部设有平移机构,所述平移机构上设置有冲洗装置。
[0013]优选的,所述平移机构包括行车轨道、可在行车轨道滑动的前后移动车架和可在前后移动车架滑动的左右移动车架,所述前后移动车架与左右移动车架相互垂直设置,所述冲洗装置安装在左右移动车架上。
[0014]有益效果
[0015]上述一种用于污水沉淀过滤的一体式过滤池,具有以下效果:
[0016]1、本过滤池设置有自下而上依次连通的沉淀区、过滤区和清水区,沉淀区和过滤区一体化设计,大大节省了设施占地面积;
[0017]2、过滤区采用模块式的生物过滤组件,该生物过滤组件撬装式安装在方格式镂空
层中,可以实现快速安装和拆卸,有利于后期维护更换,大大缩短安装和维修维护时间;
[0018]3、模块化式生物过滤组件填充有网状滤材和悬浮填料,将生物净化功能和物理过滤功能集成到一个组件中,提升了污水净化处理效率;
[0019]4、过滤池主体顶部设置有冲洗装置,通过平移机构带动冲洗装置可对每个生物过滤组件进行逐一反冲洗以恢复过滤通量,省去传统复杂的反冲洗布水布气管道;
[0020]5、方格式镂空层隔绝每个生物过滤组件,冲洗装置对生物过滤组件逐一冲洗过程中不影响其他过滤组件的正常过滤产水,提高了过滤效率。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生物过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标示如下:
[0025]1‑
过滤池主体,11

沉淀区,111

进水主管,112

进水支管,12

过滤区,13

清水区,2

过滤组件层,21

方格式镂空层,22

生物过滤组件,221

网状滤材,222

悬浮填料,223

格栅网,224

不锈钢外壳,3

排泥系统,31

泥斗,32

排泥管,4

出水区,5

平移机构,51

行车轨道,52

前后移动车架,53

左右移动车架,6

冲洗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0027]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002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连接”等指示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该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部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部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9]如图1至图3所示的一种用于污水沉淀过滤的一体式过滤池,包括过滤池主体1,所述过滤池主体1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连通的沉淀区11、过滤区12和清水区13,所述过滤区12包括过滤组件层2,所述沉淀区11设有排泥系统3和进水配水系统,所述清水区13侧方设置有出水区4,所述出水区4包括集水渠41和出水管42,所述出水管42连通集水渠41和清水区13。
[0030]本过滤池的沉淀区11和过滤区12一体化设计,进水配水系统通入泥水混合液至沉
淀区11,污泥在重力作用下沉积到排泥系统3排出,污水向上流经过滤组件层2处理后进入清水区13并通过出水管42溢流至集水渠41。
[0031]所述排泥系统3包括设置在沉淀区11底部的至少两个泥斗31和与泥斗31连通的排泥管32。泥斗31具有排泥和储泥的作用,当泥斗31装填至一定量后,开启排泥管32,通过外置的抽泥泵将污泥抽离至过滤池外。
[0032]所述泥斗31的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污水沉淀过滤的一体式过滤池,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滤池主体(1),所述过滤池主体(1)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连通的沉淀区(11)、过滤区(12)和清水区(13),所述过滤区(12)包括过滤组件层(2),所述沉淀区(11)设有排泥系统(3)和进水配水系统,所述清水区(13)侧方设置有出水区(4),所述出水区(4)包括集水渠(41)和出水管(42),所述出水管(42)连通集水渠(41)和清水区(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沉淀过滤的一体式过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泥系统(3)包括设置在沉淀区(11)底部的至少两个泥斗(31)和与泥斗(31)连通的排泥管(3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沉淀过滤的一体式过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泥斗(31)的形状呈漏斗状,所述泥斗(31)的坡度为25
°‑
60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水沉淀过滤的一体式过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配水系统包括进水主管(1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凌坤
申请(专利权)人:中科膜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