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远端控制的人体测温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0965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1: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远端控制的非接触式人体测温仪,加大了测量者与被测者之间的物理距离,从而大大降低了传染病传染的风险,同时也降低了陌生人因近距离肢体接触可能带来的不适感和安全风险。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可远端控制的测温仪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方便,测量精度高,功能配置灵活,因而能够大规模地应用于公共场所,并且可以对测量数据进行智能化处理与分析,为政府机构、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区域组织等特定群体对象的健康管理提供数据基础。基础。基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远端控制的人体测温仪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远端控制的人体测温仪。

技术介绍

[0002]体温是反映人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通常情况下,健康人体的体温范围一般在36~37.3摄氏度之间。当人体体温高于或低于该数值范围,则人体很可能处于非健康状态。特别是当体温高于37.3摄氏度时,人体往往是感染了如感冒等疾病,需进行进一步诊察。
[0003]在抗击和防治高传染性呼吸道疾病,例如近期在全球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时,体温监测成为初步筛选潜在患者的重要手段。一旦发现体温异常的潜在患者,应立即进行进一步诊断和隔离治疗,才能有效地控制和防止疫情的大规模扩散。在疫情期间,需要在车站、机场、商场、景点、工厂、学校等人流量较大的公共场所对大规模的人群进行体温测量。
[0004]现有技术中,在公共场所进行体温测量大多数使用的是传统的近距离人体测温仪,例如红外测温枪,测量人体额头、颈部、手腕等部位的体温。虽然这种方式成本较低,但是存在明显的弊端。一方面,近距离人体测温仪需要人工手动操作和记录结果,因此效率较低,容易造成公共场所大规模人员聚集,增加了传染风险;且无法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管理。另一方面,传统的近距离人体测温仪都是基于非传染病环境下开发的,但是对于传染病而言,由于操作者与被测者之间距离过于接近,存在很大的感染风险,而一旦操作者受到感染,很可能会传染给其他被测者,从而造成大规模传染。此外,在公共场合,一般情况下操作者对于被测者来说是陌生人,近距离的肢体接触可能会给被测者带来不适感,甚至为不法分子所用,对被测者造成人身安全威胁。
[0005]现有技术中,有些公共场所也会使用红外热像仪进行体温测量。虽然这种方式高效且自动化程度高,但是其设备昂贵、操作复杂,安装环境受限,测量精度低且受到距离、角度、阳光等诸多因素影响,因此难以大规模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远端控制的非接触式人体测温仪,加大了测量者与被测者之间的物理距离,从而大大降低了传染病传染的风险,同时也降低了陌生人因近距离肢体接触可能带来的不适感和安全风险。此外,本专利技术的可远端控制的测温仪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方便,测量精度高,功能配置灵活,因而能够大规模地应用于公共场所,并且可以对测量数据进行智能化处理与分析,为政府机构、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区域组织等特定群体对象的健康管理提供数据基础。。
[0007]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远端控制的人体测温仪,包括测温设备和控制终端;其中,
[0008]测温设备包括电源、温度传感器、MCU微处理器和第一数据传输模块;
[0009]控制终端包括CPU处理器和第二数据传输模块;
[0010]第一数据传输模块和第二数据传输模块之间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进行通讯连接;第一数据传输模块可将测温设备的MCU微处理器得到并处理后产生的测量数据发送给第二数据传输模块;第二数据传输模块可将控制终端的控制指令发送给第一数据传输模块,由MCU微处理器处理并发送给测温设备中相应的功能模块,从而实现控制终端对测温设备的远端控制。
[0011]进一步地,电源与测温设备中的温度传感器、MCU微处理器、第一数据传输模块等各个功能模块电连接并其供电。
[0012]进一步地,电源可以为外接式直流电源插座或内置式电池。考虑到测温设备的便携性,电源优选为电池,更优选为可充电电池,例如锂离子电池。
[0013]进一步地,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模块与测温设备中的各个功能模块进行电连接。由于各个功能模块所需的供电电压不尽相同,电源管理模块可按需为各模块分配合适的电压值。当电源为可充电电池时,电源管理模块还可以包括充电电路,以实现对测温设备的充电。此外,电源管理模块还可以实现更高效节能的电源管理方案,在测温设备不工作时,使其进入睡眠模式,以达到更低的耗电,从而延长电池使用寿命。
[0014]进一步地,温度传感器与MCU微处理器电连接,并将其测量得到的温度信号传输给MCU微处理器进行处理。
[0015]进一步地,温度传感器为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例如红外温度传感器。红外温度传感器成本低廉且具有较高的精度,一般距离人体的额头、手腕、颈部等部位1~3cm处进行非接触式测量。
[0016]进一步地,温度传感器可以与MCU微处理器直接相连接;也可以通过信号放大电路先将温度信号放大后再与MCU微处理器相连接。
[0017]进一步地,MCU微处理器与测温设备中的各个功能模块电连接,MCU微处理器接收并处理来自各个功能模块的数据,并控制各个功能模块。
[0018]进一步地,如果温度传感器为模拟式温度传感器,需要通过A/D转换电路先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再传输给MCU微处理器进行处理;如果温度传感器为数字式温度传感器,则可以将数字信号直接传输给MCU微处理器进行处理。
[0019]进一步地,第一数据传输模块可以集成在MCU微处理器内部,也可以从外部与MCU微处理器电连接,从而使得MCU微处理器可以将测温设备得到的温度数据通过第一数据传输模块传输至控制终端;第一数据传输模块也可以接收来自控制终端的控制指令,并将控制指令传输至MCU微处理器进行处理并发送给测温设备中相应的功能模块,从而实现控制终端对测温设备的远端控制。
[0020]进一步地,第一数据传输模块可以为无线通讯模块,例如选自蓝牙、WiFi、Zig-Bee或蜂窝移动(例如3G、4G、5G等)通讯模块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为蓝牙模块。
[0021]进一步地,第一数据传输模块也可以为I/O端口,其通过数据线与控制终端上的第二数据传输模块相连接。
[0022]进一步地,I/O端口选自USB(包括USB-A、USB-B、USB type-C等)、lightening、网线、光纤接口中的一种或几种。
[0023]进一步地,MCU微处理器中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和/或数据。
[0024]进一步地,测温设备还可以包括显示屏,用于在测温设备端显示测量数据,其与
MCU微处理器电连接。优选地,显示屏为LCD显示屏。
[0025]进一步地,测温设备还可以包括语音播报器,用于对测量数据或其他提示信息进行语音播报,其与MCU微处理器电连接。
[0026]进一步地,测温设备还可以包括报警模块,例如蜂鸣器,以在测量温度超出正常温度区间时进行报警,其与MCU微处理器电连接。可在MCU微处理器中设置正常温度区间,例如35~37.3℃,当测量温度超过上限或者低于下限时,MCU微处理器发送控制指令给报警模块使其报警,以及时提醒操作者采取必要的措施。
[0027]进一步地,测温设备还可以包括功能按键,用于在测温设备端对其功能或模式进行控制,其与MCU微处理器电连接。例如,通过功能按键可以选择在额头、手腕、颈部等测量部位模式之间进行切换。由于人体不同部位的体温不尽相同,因此可以在MCU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远端控制的人体测温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测温设备和控制终端;其中,所示测温设备包括电源、温度传感器、MCU微处理器和第一数据传输模块;所示控制终端包括CPU处理器和第二数据传输模块;所示第一数据传输模块和所示第二数据传输模块之间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进行通讯连接;所述第一数据传输模块可将所述MCU微处理器得到并处理后产生的测量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二数据传输模块;所述第二数据传输模块可将所述控制终端的控制指令发送给所述第一数据传输模块,由所述MCU微处理器处理并发送给所述测温设备中相应的功能模块,从而实现所述控制终端对所述测温设备的远端控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远端控制的人体测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与所述测温设备中的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MCU微处理器和所述第一数据传输模块电连接并其供电。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远端控制的人体测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为外接式直流电源插座或内置式电池。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远端控制的人体测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为可充电电池。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远端控制的人体测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吕红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火南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