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膜的成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70864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0: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过程膜的成型方法,用于将基材加工成过程膜,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圆刀机构,包括第一刀模以及第二刀模。将基材置于圆刀机构。通过第一刀模以形成相连的第一切割线以及第二切割线于基材上,第一切割线与第二切割线之间具有第一夹角,第一夹角大于或等于90度。通过第二刀模以形成第三切割线于基材上,第三切割线分别与第一切割线、第二切割线相连,且第一切割线与第三切割线之间具有第二夹角,第二夹角小于90度,第二切割线与第三切割线之间具有第三夹角,第三夹角小于90度。度。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过程膜的成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成型方法,尤其涉及一种过程膜的成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过程膜能够用于精密电子产品的生产,现有的电子产品例如笔记本电脑,其内部安装的电路板内组件较多,需要过程膜对组件(也就是被贴物)进行固定、支撑或保护,从而保证整个电路板在组装过程中的稳定性。
[0003]然而,由于一些过程膜本身的厚度太厚,硬度较高,使得现有的过程膜成型的缺点为,在成形的过程中,特殊异形区域例如锐角区域的挤压力较大,使得过程膜受挤压,而产生表面不平整等缺陷,这样的缺陷会造成过程膜与被贴物为点接触,并非面接触,粘贴面积不够,进而无法完整地支撑或保护被贴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是针对一种过程膜的成型方法,其可使过程膜表面平整,以达到完整贴附于被贴物的效果。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过程膜的成型方法,用于将基材加工成过程膜,成型方法以下步骤。提供圆刀机构,包括第一刀模以及第二刀模。将基材置于圆刀机构。通过第一刀模以形成相连的第一切割线以及第二切割线于基材上,第一切割线与第二切割线之间具有第一夹角,第一夹角大于或等于90度。通过第二刀模以形成第三切割线于基材上,第三切割线分别与第一切割线、第二切割线相连,且第一切割线与第三切割线之间具有第二夹角,第二夹角小于90度,第二切割线与第三切割线之间具有第三夹角,第三夹角小于90度。
[0006]基于上述,本专利技术的过程膜的成型方法,通过第一刀模以形成相连的第一切割线与第二切割线于基材上,接着,通过第二刀模以形成与第一切割线相连的第三切割线于基材上,其中第一切割线与第三切割线之间的第二夹角小于90度。也就是说,通过第一刀模与第二刀模来将所欲成型的过程膜的锐角区域拆分成型,如此一来,过程膜的锐角区域分为不同工序切割,可以避免过程膜的锐角区域造成挤压,由此提升过程膜的良率,以达到表面平整,具有能够完整贴附于被贴物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07]图1A与图1B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圆刀机构的示意图;
[0008]图2A与图2B为图1A与图1B的基材成型示意图;
[0009]图3至图6为本专利技术其他实施例的过程膜成型的局部示意图。
[0010]附图标记说明
[0011]10A、10B、10C、10D、10E:过程膜
[0012]20A、20B、20C、20D、20E:基材
[0013]100:圆刀机构
[0014]110:刀模
[0015]120:刀模
[0016]L1、L2、L3、L1

、L1”、L2

、L2”、L3

、L3”、L3
”’
、L4、L4

:切割线
[0017]L21、L21

、L41、L31:子切割线
[0018]α1、α2、α3、α1

、α1”、α2

、α2”、α3

、α3”、θ1、θ3、θ4: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0019]现将详细地参考本专利技术的示范性实施例,示范性实施例的实例说明于附图中。只要有可能,相同组件符号在附图和描述中用来表示相同或相似部分。
[0020]图1A与图1B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圆刀机构的示意图。图2A与图2B为图1A与图1B的基材成型示意图。请参考图1A与图1B,在本实施例中,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提供圆刀机构100。接着,将基材20A置于圆刀机构100。本实施例的基材20A包括黏着层(未示出),用以与被贴物(未示出)相黏。此处,基材20A的材料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基材20A的厚度介于0.6毫米至1毫米之间,但在其他实施例中,基材20A的材料与厚度并不以此为限制。
[0021]在本实施例中,圆刀机构100包括刀模110、刀模120,但并不以此为限制。需注意的是,图1A与图1B所示出的圆刀机构实际上还包括压料轮、排废脱料刀、收料架等,图1A与图1B仅示意地简单示出并放大各组件,而仅供参考,其实际的数量以及尺寸比例不会与图1A与图1B所示相近,且圆刀机构100的操作与实施方式可以由所属
的技术获致足够的教示、建议与实施说明,因此不再赘述。
[0022]在本实施例中,刀模110包括L型,通过刀模110以形成相连的切割线L1与切割线L2于基材20A上,刀模110切割出的切割线L1与切割线L2包括L型,如图2A所示。具体来说,切割线L1与切割线L2之间具有夹角α1,在本实施例中,夹角α1等于90度。在其他实施例中,夹角α1也可以为大于90度。换言之,只要夹角α1不为锐角,皆属本专利技术欲保护的范围。
[0023]接着,通过刀模120以形成切割线L3于基材20A上,切割线L3的一端与切割线L1相连,另一端与切割线L2相连,如图2B所示。具体来说,刀模120包括弧型,刀模120切割出的切割线L3呈弧型,且切割线L1与切割线L3之间具有夹角α2,切割线L3与切割线L2之间具有夹角α3,夹角α2、α3小于90度。换言之,夹角α2、α3为锐角。在本实施例中,切割线L1、切割线L2与切割线L3围绕出成型区域,以得到过程膜10A。此处,过程膜10A的表面呈1/4圆,换言之,过程膜10A的表面呈扇形。
[0024]在上述过程膜的成型方法之下,过程膜10A的锐角区域(也就是夹角α2、α3的位置)分为两工序切割,如此一来,可以避免过程膜10A的锐角区域产生挤压的现象,由此提升过程膜10A的良率,使得过程膜10A表面平整且不易产生弯折的现象,具有能够完整贴附于被贴物(未示出)的效果。
[0025]需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围绕出成型区域的切割线L1、切割线L2为直线,切割线L3为曲线。此处,通过切割线L3与切割线L1的交点上的切线,与切割线L1两者之间的夹角而得夹角α2;通过切割线L3与切割线L2的交点上的切线,与切割线L2两者之间的夹角而得夹角α3。在其他实施例中,切割线L3也可以为直线型,此时的切割线L3的曲率中心在无限远处,使得切割线L3的切线相近于切割线L3本身。
[0026]以下将列举其他实施例以作为说明。在此必须说明的是,下述实施例沿用前述实施例的组件标号与部分内容,其中采用相同的标号来表示相同或近似的组件,并且省略了相同
技术实现思路
的说明。关于省略部分的说明可参考前述实施例,下述实施例不再重复赘述。
[0027]图3至图6为本专利技术其他实施例的过程膜成型的局部示意图。请先参考图3,在本实施例中,过程膜10B与图2B的过程膜10A略有不同,差异在于:本实施例通过其他刀模使得切割线L3

呈直线型。
[0028]在本实施例中,夹角α2

与夹角α3

同样为锐角,切割线L1、切割线L2与切割线L3

于基材20B上围绕出成型区域,以得到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过程膜的成型方法,用于将基材加工成过程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方法包括:提供圆刀机构,包括第一刀模以及第二刀模;将所述基材置于所述圆刀机构;通过所述第一刀模以形成相连的第一切割线以及第二切割线于所述基材上,所述第一切割线与所述第二切割线之间具有第一夹角,所述第一夹角大于或等于90度;以及通过所述第二刀模以形成第三切割线于所述基材上,所述第三切割线分别与所述第一切割线、所述第二切割线相连,且所述第一切割线与所述第三切割线之间具有第二夹角,所述第二夹角小于90度,所述第二切割线与所述第三切割线之间具有第三夹角,第三夹角小于90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程膜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割线与所述第二切割线为第一工序,所述第三切割线为第二工序,所述第一工序与所述第二工序为依序执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程膜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切割线包括第二子切割线与第四切割线,所述第二子切割线与所述第一切割线之间具有所述第一夹角,所述第四切割线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子切割线,所述第四切割线的另一端连接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伟张萍田书博
申请(专利权)人:复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