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干扰数据识别方法、装置、无线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707615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0:58
本申请涉及一种通信干扰数据识别方法、装置、无线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通过获取待识别通信数据,再对待识别通信数据进行时频转换,得到待识别频域通信数据,再基于待识别频域通信数据中数据点的功率,确定待识别频域通信数据对应的能量门限,最后根据能量门限,识别上述待识别频域通信数据中的干扰数据。相较于传统的通过跳频抗干扰和基于反馈机制实现干扰躲避或最优判决的方式,本方案利用待识别频域通信数据中数据点的功率,确定待识别频域通信数据相应的能量门限,并根据能量门限识别干扰数据,降低了处理时延,减少了传递开销,实现了提高通信干扰数据识别性能的效果。提高通信干扰数据识别性能的效果。提高通信干扰数据识别性能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通信干扰数据识别方法、装置、无线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


[0001]本申请涉及通信数据处理
,特别是涉及一种通信干扰数据识别方法、装置、无线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通信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一种必要手段,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实现通信的机制变得越来越复杂,为保证通信的正常运行,在通信过程中,通常需要对通信数据进行相应的保护措施,其中一个重要的措施是对通信中出现的干扰数据进行识别,当通信中存在干扰数据时,会对通信的质量和安全性产生影响,因此抗干扰处理是在通信中不可或缺的一个过程。目前的抗干扰通常是采用跳频抗干扰的做法,即通过利用不同的时刻频率分集再结合跳间联合编码技术来达到抗干扰目的,或者是基于反馈机制实现干扰躲避或最优判决,即通过已知序列均衡后的信噪比或译码后的CRC(Cyclic Redundancy Check,循环冗余校验)判断是否存在干扰并且判断干扰的位置,实现对干扰数据的识别,然后将干扰信息反馈给发送方,发送方再根据这些信息有针对性躲避干扰。然而,随着通信带宽的增加,可跳频率越来越少,对时延的要求越来越高,跳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信干扰数据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待识别通信数据;对所述待识别通信数据进行时频转换,得到待识别频域通信数据;基于待识别频域通信数据中数据点的功率,确定所述待识别频域通信数据对应的能量门限;根据所述能量门限,识别所述待识别频域通信数据中的干扰数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待识别通信数据,包括:将发送端发送的通信数据进行匹配滤波处理;间隔提取匹配滤波处理后的通信数据中的数据点,作为样本数据点;将所述样本数据点与预设窗函数相乘,得到所述待识别通信数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发送端发送的通信数据进行匹配滤波处理之后,还包括:将所述匹配滤波处理后的通信数据发送至缓存模块;所述缓存模块包括多个低速缓存区域,每个低速缓存区域的大小根据所述预设窗函数的大小确定;所述间隔提取匹配滤波处理后的通信数据中的数据点,包括:从所述缓存模块缓存的所述通信数据中,间隔提取数据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待识别频域通信数据中数据点的功率,确定所述待识别通信数据对应的能量门限,包括:将当前组待识别频域通信数据和前一组待识别频域通信数据进行错位叠加,以得到平滑处理后的待识别频域通信数据;基于平滑处理后的待识别频域通信数据中数据点的功率,确定所述待识别频域通信数据对应的能量门限。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平滑处理后的待识别频域通信数据中数据点的功率,确定所述待识别频域通信数据对应的能量门限,包括:对所述平滑处理后的待识别频域通信数据进行排序,基于所述排序分割所述平滑处理后的待识别频域通信数据,得到第一数据块和第二数据块;所述第一数据块中数据点的最大功率值,小于所述第二数据块中数据点的最小功率值;判断所述第一数据块和所述第二数据块合并后是否构成递增序列;若不构成递增序列,将所述第一数据块和所述第二数据块作为新的平滑处理后的待识别频域通信数据,分别返回执行对所述平滑处理后的待识别频域通信数据进行排序,基于所述排序分割所述平滑处理后的待识别频域通信数据,得到第一数据块和第二数据块的步骤;若构成递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剑邓珂郑晨熹王云飞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海格通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