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路行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70591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9:51
本申请属于电力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申请涉及一种线路行走装置,包括车体和安装在车体侧壁上的动力装置、压线轮组、辅助轮组;动力装置与压线轮组相连,用于提供动力;压线轮组包括上压线轮和下压线轮,上压线轮位于下压线轮的上方,上压线轮和下压线轮之间设有容纳线状体的间隔,压线轮组用于在所述动力装置的驱动下沿线状体滚动;辅助轮组位于间隔的左侧和/或右侧,辅助轮组的轴线与上压线轮的轴线、下压线轮的轴线之间设有夹角,用于对间隔进行限位。上压线轮、下压线轮、辅助轮组能够在线状体的周向上形成限位,避免线路行走装置脱线,并减小行走阻力。并减小行走阻力。并减小行走阻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路行走装置


[0001]本申请属于电力施工设备
,具体而言,本申请涉及一种线路行走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力工业已成为我国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由于我国的能源分布和电力负荷需求分布不平衡,为提高电力资源利用效率,电网建设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发展。在当前安全形势十分严峻、人身安全极端重要的背景下,“机械代人、机械换人”是电力建设行业的必然出路。高压输电线路更换导、地线跨越封网工作,普遍采用人工飞车或搭设跨越架作业的方法,作业人员需要在高空进行作业,时刻处在高摔风险的环境当中。更甚至于,由于环境条件的制约,一些地区采用传统搭设跨越架封网的方式很难进行工作开展。
[0003]目前在输电线路的巡检、故障排除上已用到了输电线路巡线装置,其可在高压输电线路上行走,利用其装设的摄像头对线路进行巡视。输电线路巡线装置在使用时只需牵引自身机身重量,并在行走过程中保持其重心稳定,防止机身倾斜走偏脱线即可。例如在申请号为202010230610.6、申请日为2020年3月27日、专利技术创造名称为一种姿态自动调整的输电线路机器人及姿态自动调整方法的专利申请文件中,公开了一种姿态自动调整的输电线路机器人及姿态自动调整方法,其将电控箱作为配重物,结合角度传感器,让转动机构带动电控箱转动,从而实现重心调整。但该姿态自动调整的输电线路机器人仍然存在不足之处:其两个行走轮搭在线路上,在遇到一些极端状况时容易发生事故(例如突然侧向大风,将其吹偏掉落形成事故);同时,其工作时仅单侧搭在线路上,因而牵引力小,无法完成运送工具、拖拽器具、救援人员等工作,还可能在运行时阻滞在线路的中部,无法收回,后期人工救援过程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线路行走装置,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线路行走装置,包括车体和安装在所述车体侧壁上的动力装置、压线轮组、辅助轮组;所述动力装置与所述压线轮组相连,用于提供动力;所述压线轮组包括上压线轮和下压线轮,所述上压线轮位于所述下压线轮的上方,所述上压线轮和所述下压线轮之间设有容纳线状体的间隔,所述压线轮组用于在所述动力装置的驱动下沿线状体滚动;所述辅助轮组位于所述间隔的左侧和/或右侧,所述辅助轮组的轴线分别与所述上压线轮的轴线和所述下压线轮的轴线之间设有夹角,用于对所述间隔进行限位。
[0005]如上所述的线路行走装置,进一步优选为:所述辅助轮组包括位于分别所述间隔左右两侧的左辅助轮和右辅助轮,所述左辅助轮和所述右辅助轮呈对称分布,用于对所述间隔的左右两侧进行限位。
[0006]如上所述的线路行走装置,进一步优选为:所述上压线轮的轴线与所述下压线轮的轴线呈平行设置,所述左辅助轮的轴线与所述右辅助轮的轴线呈平行设置,所述上压线轮的轴线与所述左辅助轮的轴线呈垂直设置。
[0007]如上所述的线路行走装置,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左辅助轮和所述右辅助轮均为两个,且一一对应,两个所述左辅助轮分别位于所述压线轮组的前后两侧,两个所述右辅助轮分别位于所述压线轮组的前后两侧。
[0008]如上所述的线路行走装置,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左辅助轮和所述右辅助轮的外轮廓形状、大小一致。
[0009]如上所述的线路行走装置,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左辅助轮和所述右辅助轮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间隔的左右距离。
[0010]如上所述的线路行走装置,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左辅助轮和所述右辅助轮的轴向宽度大于所述间隔的上下距离。
[0011]如上所述的线路行走装置,进一步优选为:还包括卡线装置,所述卡线装置安装在所述车体上,用于配合所述车体围合成封闭框以防止线状体脱离。
[0012]如上所述的线路行走装置,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卡线装置包括安全盖板、合页和防开螺丝;所述合页的一端与所述安全盖板的底部相连、另一端连接所述车体;所述防开螺丝安装在所述车体(所述车体安装的把手)上,用于与所述安全盖板上的防开卡槽卡接;所述左辅助轮安装在所述车体上,所述右辅助轮安装在所述安全盖板靠近所述间隔的侧壁上。
[0013]如上所述的线路行走装置,进一步优选为:所述上压线轮为多个,多个所述上压线轮位于同一水平高度,且通过上传动带联动;所述下压线轮为多个,多个所述下压线轮位于同一水平高度,且通过下传动带联动;所述上传动带和所述下传动带之间形成所述间隔。
[0014]如上所述的线路行走装置,进一步优选为:所述上压线轮和所述下压线轮的外轮廓形状、大小一致。
[0015]如上所述的线路行走装置,进一步优选为:所述上压线轮沿所述上压线轮轴线方向的两端设有凸台,两个凸台之间为粗糙面,所述凸台与所述上传动带转动配合。
[0016]如上所述的线路行走装置,进一步优选为:所述上传动带和/或所述下传动带的外周面上设有粗糙层,用于增大摩擦力。
[0017]如上所述的线路行走装置,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粗糙层为凹槽、凸起、磨砂面的任一种或其组合。
[0018]如上所述的线路行走装置,进一步优选为:所述上传动带和/或所述下传动带上设有张紧轮。
[0019]如上所述的线路行走装置,进一步优选为:所述下压线轮上设有压力传感器。
[0020]如上所述的线路行走装置,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动力装置包括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安装在所述车体上,所述上压线轮安装在所述第一电机上。
[0021]如上所述的线路行走装置,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第一电机为一个,连接一个所述上压线轮。
[0022]如上所述的线路行走装置,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第一电机为多个,每个所述第一电机均连接一个所述上压线轮。
[0023]如上所述的线路行走装置,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动力装置还包括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安装在所述车体上,所述下压线轮安装在所述第二电机上。
[0024]如上所述的线路行走装置,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第二电机为一个,连接一个所述下压线轮。
[0025]如上所述的线路行走装置,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第二电机为多个,每个所述第二电机均连接一个所述下压线轮。
[0026]如上所述的线路行走装置,进一步优选为:还包括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与所述上压线轮和/或所述上压线轮相连,用于带动所述上压线轮和/或所述下压线轮升降,以调节所述间隔的上下距离。
[0027]如上所述的线路行走装置,进一步优选为:所述车体上设有导向槽,用于为所述上压线轮和/或所述下压线轮的升降提供运动导向。
[0028]如上所述的线路行走装置,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升降装置为液压缸、电动推杆、气缸的任一种。
[0029]如上所述的线路行走装置,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导向槽呈直线型且设置多个,多个所述导向槽呈平行设置;所述升降装置与所述车体固定连接,并与所述上压线轮和/或所述下压线轮相连,用于带动所述上压线轮和/或所述下压线轮升降。
[0030]如上所述的线路行走装置,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导向槽呈圆弧型;所述升降装置一端与所述车体铰接、另一端与所述上压线轮和/或所述下压线轮相连,用于带动所述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路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和安装在所述车体侧壁上的动力装置、压线轮组、辅助轮组;所述动力装置与所述压线轮组相连,用于提供动力;所述压线轮组包括上压线轮和下压线轮,所述上压线轮位于所述下压线轮的上方,所述上压线轮和所述下压线轮之间设有容纳线状体的间隔,所述压线轮组用于在所述动力装置的驱动下沿线状体滚动;所述辅助轮组位于所述间隔的左侧和/或右侧,所述辅助轮组的轴线分别与所述上压线轮的轴线和所述下压线轮的轴线之间设有夹角,用于对所述间隔进行限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路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轮组包括分别位于所述间隔左右两侧的左辅助轮和右辅助轮,所述左辅助轮和所述右辅助轮呈对称分布,用于对所述间隔的左右两侧进行限位;所述上压线轮的轴线与所述下压线轮的轴线呈平行设置,所述左辅助轮的轴线与所述右辅助轮的轴线呈平行设置,所述上压线轮的轴线与所述左辅助轮的轴线呈垂直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路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辅助轮和所述右辅助轮均为两个,且一一对应,两个所述左辅助轮分别位于所述压线轮组的前后两侧,两个所述右辅助轮分别位于所述压线轮组的前后两侧;所述左辅助轮和所述右辅助轮的外轮廓形状、大小一致;所述左辅助轮和所述右辅助轮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间隔的左右距离;所述左辅助轮和所述右辅助轮的轴向宽度大于所述间隔的上下距离。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路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卡线装置,所述卡线装置安装在所述车体上,用于配合所述车体围合成封闭框以防止线状体脱离;所述卡线装置包括安全盖板、合页和防开螺丝;所述合页的一端与所述安全盖板的底部相连、另一端连接所述车体;所述防开螺丝安装在所述车体上,用于与所述安全盖板上的防开卡槽卡接;所述左辅助轮安装在所述车体上,所述右辅助轮安装在所述安全盖板靠近所述间隔的侧壁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路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线轮为多个,多个所述上压线轮位于同一水平高度,且通过上传动带联动;所述下压线轮为多个,多个所述下压线轮位于同一水平高度,且通过下传动带联动;所述上压线轮和所述下压线轮的外轮廓形状、大小一致;所述上压线轮沿所述上压线轮轴线方向的两端设有凸台,两个凸台之间为粗糙面,所述凸台与所述上传动带转动配合;所述上传动带和所述下传动带之间形成所述间隔;所述上传动带和/或所述下传动带的外周面上设有粗糙层,用于增大摩擦力;所述粗糙层为凹槽、凸起、磨砂面的任一种或其组合;所述上传动带和/或所述下传动带上设有张紧轮;所述下压线轮上设有压力传感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路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包括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安装在所述车体上,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利群郜志马建巍赵维和朱劲雷武晋文王邯生董宇魏琦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邯郸供电分公司邯郸欣和电力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