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工驯化野生窄叶毛水苏的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70561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9: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人工驯化野生窄叶毛水苏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营养土的配置:根据窄叶毛水苏野外生存环境的特点以及对营养成分的需求,将草腐型食用菌三级菌培养基与湿地草炭土按1:2体积比充分混匀,调节土壤PH值为5.5~6.5并保持其水分含量为20~30%,获得营养基质,窄叶毛水苏品种鉴别与筛选。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吲哚丁酸和萘乙酸等试剂对野生窄叶毛水苏进行人工驯化诱导,成功地培育出了生命力强、成活率高、抗倒伏好、花期时间长、流蜜量大等优良性状品种,使野生窄叶毛水苏可以进行人工驯化栽培,解决了现有的野生窄叶毛水苏无法进行人工驯化栽培和表现性状不良等问题。人工驯化栽培和表现性状不良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工驯化野生窄叶毛水苏的栽培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物种的鉴别与选育
,具体为一种人工驯化野生窄叶毛水苏的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野生窄叶毛水苏是东北黑蜂采蜜的重要植物,据统计东北黑蜂平均每年单群产蜜量达到175公斤至225公斤。现有的野生窄叶毛水苏无法进行人工直接驯化栽培,是由于野生窄叶毛水苏生命力弱、成活率低、抗倒伏差等缺点,在三江湿地上进行大面积人工种植时会出现大量的死亡及表现性状不良,从而影响毛水苏黑蜂蜜的生产,同时影响对东北黑蜂国家级保护区黑蜂产业发展及旅游产业的推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工驯化野生窄叶毛水苏的栽培方法,具备可以进行人工驯化栽培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野生窄叶毛水苏无法进行大面积人工驯化栽培及表现性状不良等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人工驯化野生窄叶毛水苏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营养土的配置:根据窄叶毛水苏生野外存环境的特点以及对营养成分的需求,将草腐型食用菌三级菌培养基与湿地草炭土按1:2体积比充分混匀,调节土壤PH值为5.5~6.5并保持其水分含量为20~30%,获得营养基质;窄叶毛水苏品种鉴别与筛选:在完成营养土的配置后,在三江湿地挠力河畔尚存的野生毛水苏种群中,进行观察鉴别遴选,从几个形状不同的毛水苏品种中选取单株花多、流蜜周期长、流蜜量大、抗倒伏的窄叶毛水苏,采摘其表征值优良的移植株和野外做好标记的植株种子;窄叶毛水苏种子准备阶段:在筛选出窄叶毛水苏品种后,再等到7月初毛水苏初花早期易于鉴别时,将一定数量的窄叶毛水苏进行全株移植,同年秋季获得表现性状优良的移植株和野外做好标记的植株种子,选取籽粒饱满的成熟种子至于阴凉处风干备用;人工诱导剂的配置:在窄叶毛水苏种子移植完成后,取吲哚丁酸与萘乙酸以质量比为5:4进行混合,将混合后的物质加水配置成质量浓度为20mg/L溶液,然后加入适量维生素B2备用;用诱导剂溶液处理种子:在人工诱导剂的配置完成后,将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将种子置于无菌水中浸泡,然后转移至适量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渍30~40s,然后用无菌水冲洗种子,最后以浓度为20mg/L诱导剂溶液浸泡种子,进行催芽播种育苗;无性繁殖窄叶毛水苏诱导剂的处理方法:截取10cm长带有节间能产生不定根部分,再按照生长方向将其置于浓度为20mg/L诱导剂溶液中浸泡30分钟,最后置于营养钵中,营养钵土壤保持湿润状;
田间管理:种植后,由于窄叶毛水苏喜湿,种子出土后的早苗期需要每隔3~5天浇透水一次。在花期前,去掉杂株和拔出长势不良植株,保证纯正、表征值优良的窄叶毛水苏授粉。秋季种子接近成熟期浇水次数减量,禁止使用农药,基肥以腐熟的农家肥为主,追肥以磷钾肥为主的复合肥,并做好苗圃观测记录,为子代的提纯复壮和培育定向表现型做依据,同时在窄叶毛水苏育苗实验区摆放2群标准东北黑蜂,促进窄叶毛水苏授粉和提高种子产量及种子成熟度,并观测其流蜜量;种植采收:在观测其流蜜量后,通过人工采摘粗壮、花多、流蜜量大的植株种子作为第二年提纯复壮育种的精选优良基因型种源。
[0005]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营养土的配置,通过翻土机使草腐型食用菌三级菌培养基与湿地草炭土充分混匀,保证土壤PH值符合野生窄叶毛水苏的种植土壤PH值。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窄叶毛水苏品种鉴别与筛选,在采摘其表征值优良的植株种子时需要用专业的采摘工具,专业的采摘工具为采摘刀,避免在采摘时伤到毛水苏种子。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窄叶毛水苏种子准备阶段,选取籽粒饱满的成熟种子放置至于阴凉处,阴凉处为人工大棚,人工大棚有通风设施和温度检测装置,从而保证人工大棚的阴凉。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人工诱导剂的配置,在加入适量维生素B2的装置为带有刻度的透明试管,保证维生素B2加入剂量的精准性。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诱导剂溶液处理种子,对种子进行消毒时会采用带有搅拌叶的清洗装置,通过搅拌叶对消毒装置内部的消毒液进行搅拌,使种子与消毒液充分接触,避免种子在消毒时出现消毒死角,无法对种子充分消毒。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无性繁殖窄叶毛水苏诱导剂的处理方法,在截取10cm长带有节间能产生不定根部分时要采用带有尺度的截取装置,从而保证截取的精准度,在诱导剂溶液浸泡装置上安装计时装置,保证浸泡时间为30分钟。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田间管理,需要在田间竖立防止、禁止使用农药的提示牌,避免不知情的人员将农药倒入田间,影响种苗的生长。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种植采收,在田间开辟各种采摘道路,防止工作人员在采摘粗壮、花多、流蜜量大的植株种子时采摘到一些不符合需要的种子。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专利技术通过吲哚丁酸和萘乙酸等试剂对野生窄叶毛水苏进行人工驯化诱导,成功地培育出了生命力强、成活率高、抗倒伏好、花期时间长、流蜜量大等优良性状品种,使野生窄叶毛水苏可以进行人工驯化栽培,解决了现有的野生窄叶毛水苏无法进行大面积人工驯化栽培的问题。该人工驯化野生窄叶毛水苏的栽培方法,具备可以进行人工驯化栽培的优点,由于该野生窄叶毛水苏人工驯化后的生命力更强、成活率更高、抗倒伏性更好、花期时间延长、流蜜量更大等优点,在三江湿地上进行大面积人工种植时不会出现大量的死亡,从而提高了毛水苏黑蜂蜜的生产量,同时保证对东北黑蜂国家级保护区黑蜂产业发展及旅游产业的推动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1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5]实施例一:一种人工驯化野生窄叶毛水苏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营养土的配置:根据窄叶毛水苏生野外存环境的特点以及对营养成分的需求,将草腐型食用菌三级菌培养基与湿地草炭土按1:2体积比充分混匀,调节土壤PH值为5.5并保持其水分含量为20%,获得营养基质;窄叶毛水苏品种鉴别与筛选:在完成营养土的配置后,在三江湿地挠力河畔尚存的野生毛水苏种群中,进行观察鉴别遴选,从几个形状不同的毛水苏品种中选取单株花多、流蜜周期长、流蜜量大、抗倒伏的窄叶毛水苏,采摘其表征值优良的移植株和野外做好标记的植株种子;窄叶毛水苏种子准备阶段:在筛选出窄叶毛水苏品种后,再等到7月初毛水苏初花早期易于鉴别时,将一定数量的窄叶毛水苏进行全株移植,同年秋季获得移植株和野外做好标记的植株种子,选取籽粒饱满的成熟种子至于阴凉处风干备用;人工诱导剂的配置:在窄叶毛水苏植株移植完成后,取吲哚丁酸与萘乙酸以质量比为5:4进行混合,将混合后的物质加水配置成质量浓度为20mg/L溶液,然后加入适量维生素B2备用;用诱导剂溶液处理种子:在人工诱导剂的配置完成后,将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将种子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工驯化野生窄叶毛水苏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营养土的配置:根据窄叶毛水苏生野外存环境的特点以及对营养成分的需求,将草腐型食用菌三级菌培养基与湿地草炭土按1:2体积比充分混匀,调节土壤PH值为5.5~6.5并保持其水分含量为20~30%,获得营养基质;窄叶毛水苏品种鉴别与筛选:在完成营养土的配置后,在三江湿地挠力河畔尚存的野生毛水苏种群中,进行观察鉴别遴选,从几个形状不同的毛水苏品种中选取单株花多、流蜜周期长、流蜜量大、抗倒伏的窄叶毛水苏,采摘其表征值优良的移植株和野外做好标记的植株种子;窄叶毛水苏种子准备阶段:在筛选出窄叶毛水苏品种后,再等到7月初毛水苏初花期易于鉴别时,将一定数量的窄叶毛水苏进行全株移植,同年秋季获得移植株和野外做好标记的植株种子,选取籽粒饱满的成熟种子至于阴凉处风干备用;人工诱导剂的配置:在窄叶毛水苏移植完成后,取吲哚丁酸与萘乙酸以质量比为5:4进行混合,将混合后的物质加水配置成质量浓度为20mg/L溶液,然后加入适量维生素B2备用;用诱导剂溶液处理种子:在人工诱导剂的配置完成后,将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将种子置于无菌水中浸泡,然后转移至适量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渍30~40s,然后用无菌水冲洗种子,最后以浓度为20mg/L诱导剂溶液浸泡种子,进行催芽播种育苗;无性繁殖窄叶毛水苏诱导剂的处理方法:截取10cm长带有节间能产生不定根部分,再按照生长方向将其置于浓度为20mg/L诱导剂溶液中浸泡30分钟,最后置于营养钵中,营养钵土壤保持湿润状;田间管理:在窄叶毛水苏种苗圃实验区种植后,由于窄叶毛水苏喜湿,种子出土后的早苗期需要每隔3~5天浇透水一次,在花期前,去掉杂株和拔出长势不良植株,保证纯正、表征值优良的窄叶毛水苏授粉;秋季种子接近成熟期浇水次数减量,禁止使用农药,基肥以腐熟的农家肥为主,追肥以磷钾肥为主的复合肥,并做好苗圃观测记录,为子代的提纯复壮和培育定向表现型做依据,同时在实验区摆放2群标准东北黑蜂,促进窄叶毛水苏授粉和提高种子产量及种子成熟度,并观测其流蜜量;种植采收:在窄叶毛水苏种苗圃实验区观测其流蜜量后,通过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胜范范玉明孙志刚刘强曹甜甜陈军南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省德旭农业高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