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过滤网以及空调器
[0001]本申请涉及空气过滤
,具体涉及一种过滤网以及空调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具有加湿功能以及新风功能的空调器能为室内带来大自然新鲜健康的空气,并改善室内空气的湿度。具有加湿功能以及新风功能的空调器通常将加湿装置以及过滤网设置在空气流通通道内,空气经过过滤网过滤、加湿装置加湿后进入室内,以实现空气加湿以及新风功能。
[0003]例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110701717A)公开了一种新风装置及其换新风空调室内机,其中新风装置内包括:进风模块和与进风模块连通的风机模块,且进风模块位于风机模块的下方;其中进风模块,其内限定有进风腔,进风腔连通有连接室外的新风进风管,室外新风通过新风进风管进入进风腔;进风腔内设置有加湿组件,用于对室外新风进行加湿;加湿组件包括横向设置于进风腔的回形水槽,回形水槽内注入水用于对室外新风进行加湿;回形水槽外边缘与进风腔固定连接,即该专利公开了一种在进风腔内设置加湿装置以及过滤装置实现新风过滤以及加湿功能的方案。
[0004]然而将加湿装置以及过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过滤网,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滤网本体,所述过滤网本体具有相对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具有第一过滤结构,所述第二侧面具有第二过滤结构,其中,所述第一过滤结构工作时的过滤阻力小于第二过滤结构工作时的过滤阻力。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结构包括多道设置于所述第一侧面上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过滤通道;所述第二过滤结构包括多道设置于所述第二侧面上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过滤通道,其中,所述第一方向至少具有沿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的方向分量。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滤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平行,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滤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通道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过滤通道的宽度;和/或者所述第一过滤通道的密度大于所述第二过滤通道的密度。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滤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通道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二过滤通道的深度;和/或者所述第一过滤通道的宽度沿深度方向逐渐减小,所述第二过滤通道的宽度沿深度方向逐渐减小。6.如权利要求2至5任一项所述的过滤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通道的深度与所述第二过滤通道的深度之和大于所述过滤网本体的厚度。7.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过滤网。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风机组件,所述风机组件包括风机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风机壳体内的引风装置,所述风机壳体具有相邻的新风引风口和加湿引风口;其中,所述过滤网设置于所述新风引风口和所述加湿引风口之间,所述过滤网的第一侧面与所述新风引风口相邻,第二侧面与所述加湿引风口相邻。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引风口位于所述第一侧面的第一过滤通道的一端,所述加湿引风口位于所述第二侧面的第二过滤通道的一侧。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引风口和所述加湿引风口位于所述过滤网的相同的一端;所述第一侧面在所述新风引风口所处平面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与所述新风引风口重合;和/或者所述第二侧面在所述加湿引风口所处平面的正投影与所述加湿引风口分离。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引风口和所述加湿引风口位于所述过滤网的下端,所述过滤网的上端向所述新风引风口的一侧倾斜,以使得所述过滤网的所述第一侧面在所述新风引风口所处平面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与所述新风引风口重合。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壳体具有引风腔室以及分别位于所述引风腔室两侧且与所述引风腔室连通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引风装置安装于所述引风腔室内;
所述新风引风口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连通的第一新风引风口和第二新风引风口,所述加湿引风口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连通且临近所述引风腔室的第一加湿引风口和第二加湿引风口;所述过滤网包括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所述第一过滤网设置于第一腔室内且位于所述第一加湿引风口和所述第一新风引风口之间,所述第二过滤网设置于第二腔室内且位于所述第二加湿引风口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小洪,文超,廖岸辉,熊军,余明养,王振勇,郑和清,
申请(专利权)人: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