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棒材轧制方法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棒材轧制
,具体涉及一种棒材轧制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螺纹钢的主要轧制规格包括Φ12mm螺纹钢四切分、Φ20
‑
22mm两切分。螺纹钢生产线上共有多架平立交替布置的连轧机,包括粗轧机组、中轧机组、精轧机组,采用切分轧制工艺。
[0003]目前一般采用的切分方法是:在轧制过程中利用预切分、切分孔型逐渐将轧件轧成连接带很薄(约0.9mm)的并联轧件,再借助切分孔型后的切分导卫将轧件崩开,主要是切分轮的切分楔对并联轧件施加压力,将轧件向两侧横向挤压,由产生的横向拉应力来完成撕裂连接带的目的。四切分的切分导卫前后分两组切分轮,第一组切分轮首先实行三切即把两边与中间的分开,然后通过第二组切分轮实行两切把第二根和第三根分开。
[0004]然而,现有的切分方法,其成品冲出口现象频繁发生,每天平均冲钢3次,严重影响生产的进行,也造成负差等技术经济指标难以控制。上述成品冲出口现象表现为轧件头部弯曲或不规则(也称成品勾头),撞击成品机架出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棒材轧制方法,包括对轧件依次进行加热、粗轧、中轧和精轧,且在所述精轧中进行冷却,其特征在于:控制所述精轧入口处轧件的最低温度T1在1070℃以上;并控制所述冷却使得所述精轧出口处轧件的头部最低温度T2在1000℃以上,同时满足:T1‑
T2的值在70℃以下;且使得精轧出口处轧件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冷却温差在30℃以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T1在1070
‑
1120℃,T2在1000
‑
1060℃;优选地,T1在1090
‑
1110℃,T2在1040
‑
1060℃;优选地,T1‑
T2的值在30
‑
70℃;和/或,所述冷却温差在10
‑
3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方法还包括控制所述加热以控制T1的过程:所述加热分为预热段、加热段和均热段,控制加热段温度在1160
‑
1190℃,均热段温度在1170
‑
1200℃,总加热时间≥50min;优选地,加热段温度在1160
‑
1180℃,均热段温度在1170
‑
1190℃,加热段时间为24
‑
31min,均热段时间为15
‑
20min。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控制所述冷却使得满足所述T2和所述冷却温差的方式包括:对精轧的沿线热通道进行第一冷却,控制所述第一冷却采用的循环冷却水的温度在24
‑
32℃;且控制所述循环冷却水的水量和/或采取排水措施,使得在精轧的沿线热通道内不存在积水;更优选地,所述采取排水措施的方式包括:在积水的精轧的沿线热通道内开设排水孔,且在精轧的轧辊冷却管的两侧和上端部设置挡水板,以防止冷却水进入精轧的导卫导槽形成积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控制所述冷却使得满足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永祥,孙晶,尹志香,王建设,李兴,
申请(专利权)人:宝武集团鄂城钢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