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林大学专利>正文

用于骨科康复锻炼中下肢单次步进距离的调节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0285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9: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且公开了用于骨科康复锻炼中下肢单次步进距离的调节构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腔活动连接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齿架,所述齿架的上端滑动连接有伸缩抵杆,所述壳体的表面滑动连接有踏板,所述踏板和伸缩抵杆之间活动连接有连杆。该用于骨科康复锻炼中下肢单次步进距离的调节构件,通过在踏板单次步进时,以相对应的频率利用弹性卡销间歇带动定位齿轮小幅度偏转,调节限位抵板与齿架的相对距离,配合踏板步进时使得球形囊充气膨胀,继而可对用户下肢进行全覆盖式充分按摩,配合适时对用户下肢进行放松及散热,从而有效的提升了对康复锻炼的效果、保证了用户下肢锻炼时血液充分流通。保证了用户下肢锻炼时血液充分流通。保证了用户下肢锻炼时血液充分流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骨科康复锻炼中下肢单次步进距离的调节构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用于骨科康复锻炼中下肢单次步进距离的调节构件。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骨科患者的后续康复治疗中为了减轻医护的工作负担,会针对患者使用辅助下肢自动步进锻炼的机构,但一般这样的机构在使用时其单次步进距离不能够灵活调节,对康复锻炼的整体效果差,导致用户恢复的时间长,此外在用户进行下肢锻炼时,由于其动作均较为缓慢,基于皮下的血液流通较缓慢,机体细胞得不到有效的唤醒,继而也导致了其自主恢复机能得不到唤醒。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用于骨科康复锻炼中下肢单次步进距离的调节构件,具备有效的提升了对康复锻炼的效果、保证了用户下肢锻炼时血液充分流通的优点,解决了一般的骨科康复锻炼中辅助下肢步进的机构在使用时,存在对康复锻炼的效果差、用户下肢锻炼时血液流通不充分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实现上述有效的提升了对康复锻炼的效果、保证了用户下肢锻炼时血液充分流通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用于骨科康复锻炼中下肢单次步进距离的调节构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腔活动连接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齿架,所述齿架的上端滑动连接有伸缩抵杆,所述壳体的表面滑动连接有踏板,所述踏板和伸缩抵杆之间活动连接有连杆,所述壳体的内腔齿架的左端转动连接有调节齿轮,所述调节齿轮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电性筒,所述电性筒的内腔滑动插接有弹性卡销,所述壳体的内腔调节齿轮的前侧固定连接有电磁板,所述电磁板的左端转动连接有定位齿轮,所述定位齿轮的表面活动连接有链条,所述链条的上端活动连接有滑块,所述壳体的内腔左侧滑动连接有延伸至滑块上的限位抵板。
[0005]优选的,所述弹性卡销和电性筒的内壁电性连接,且二者相抵接时可使得电磁板接入电路。
[0006]优选的,所述电磁板的左端开设有与弹性卡销对应的弧形面且弹性卡销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与弧形面对应的导柱,且导柱距离定位齿轮圆心的距离大于弧形面距离定位齿轮圆心的距离,从而使得弹性卡销带动导柱转动至弧形面处时,能够适当伸长插入定位齿轮的齿牙之间。
[0007]优选的,所述定位齿轮与电磁板连接的转动端部密封设计且其密封内腔填充有磁流变液,其由高磁导率、低磁滞性的微小磁性颗粒和非导磁性液体混合而成的悬浮液,且其在零磁场条件下低粘度,在强磁场条件下高粘度。
[0008]优选的,还包括舒压机构,所述舒压机构活动连接有踏板的表面,所述舒压机构包括气压槽,所述气压槽的右壁开设有单向进气槽,所述气压槽的内腔活动连接有延伸至踏
板下壁上的活塞拉杆,所述踏板的上端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的内壁均匀连接有球形囊。
[0009]优选的,所述防护板的内壁开设有与球形囊适配的内凹槽,从而使得用户下肢于踏板上定位时,避免球形囊形成阻碍。
[0010]优选的,所述球形囊和气压槽之间采取单向导管连接的方式连通,且单向导管的内腔固定安装有泄压阀,此外各个球形囊之间贯通。
[0011]有益效果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用于骨科康复锻炼中下肢单次步进距离的调节构件,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3]1、该用于骨科康复锻炼中下肢单次步进距离的调节构件,通过设备通电时磁流变液凝固,定位齿轮带动限位抵板保持稳定静止状态,届时将下肢固定在踏板上,利用驱动带动齿架缓速旋转,其上的伸缩抵杆继而连杆使得踏板滑动位移,对用户下肢进行辅助锻炼,期间当齿架带动调节齿轮使得弹性卡销转动至电磁板上的弧形面处时,弹性卡销受压则插入定位齿轮的表面,电磁板及时断电,定位齿轮中的磁流变液不再阻碍其转动,定位齿轮即可被带动小范围偏转,使得链条转动,以调节限位抵板基于齿架的相对距离,而后当弹性卡销脱离弧形面时,定位齿轮则继续被固定,限位抵板也保持固定,进而使得踏板能够在完成单次往复运动后不断被限位抵板限位而小幅度调节位移幅度,从而有效的提升了对康复锻炼的效果。
[0014]2、该用于骨科康复锻炼中下肢单次步进距离的调节构件,通过踏板不断往复位移时,将外部空气经单向进气槽抽入至气压槽中,而后再经单向导管压送至各个球形囊中,球形囊继而可逐渐膨胀鼓出内凹槽对用户的下肢进行包覆式全面挤压按摩,加快下肢的血液流通,当球形囊中充入空气过多时,单向导管中的泄压阀继而可自动控制向外部即用户的下肢区域排泄空气,对用户受球形囊包覆的区域进行适当降温,从而保证了用户下肢锻炼时血液充分流通。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专利技术主剖视图;
[0017]图3为本专利技术齿架等连接部分的正剖视图;
[0018]图4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0019]图5为本专利技术调节齿轮等连接部分的俯视图;
[0020]图6为图5中B处的放大图。
[0021]图中:1、壳体;2、调节机构;201、齿架;202、伸缩抵杆;203、踏板;204、连杆;205、调节齿轮;206、电性筒;207、弹性卡销;208、电磁板;209、定位齿轮;210、链条;211、滑块;212、限位抵板;3、舒压机构;301、气压槽;302、单向进气槽;303、活塞拉杆;304、防护板;305、球形囊。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
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实施例一:
[0024]请参阅图1、图3、图5和图6,用于骨科康复锻炼中下肢单次步进距离的调节构件,包括壳体1,壳体1的内腔活动连接有调节机构2,调节机构2包括齿架201,齿架201的上端滑动连接有伸缩抵杆202,壳体1的表面滑动连接有踏板203,踏板203和伸缩抵杆202之间活动连接有连杆204,壳体1的内腔齿架201的左端转动连接有调节齿轮205,调节齿轮205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电性筒206,电性筒206的内腔滑动插接有弹性卡销207,弹性卡销207和电性筒206的内壁电性连接,且二者相抵接时可使得电磁板208接入电路,壳体1的内腔调节齿轮205的前侧固定连接有电磁板208,电磁板208的左端开设有与弹性卡销207对应的弧形面且弹性卡销207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与弧形面对应的导柱,且导柱距离定位齿轮209圆心的距离大于弧形面距离定位齿轮209圆心的距离,从而使得弹性卡销207带动导柱转动至弧形面处时,能够适当伸长插入定位齿轮209的齿牙之间,电磁板208的左端转动连接有定位齿轮209,定位齿轮209与电磁板208连接的转动端部密封设计且其密封内腔填充有磁流变液,其由高磁导率、低磁滞性的微小磁性颗粒和非导磁性液体混合而成的悬浮液,且其在零磁场条件下低粘度,在强磁场条件下高粘度,定位齿轮209的表面活动连接有链条2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骨科康复锻炼中下肢单次步进距离的调节构件,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腔活动连接有调节机构(2),所述调节机构(2)包括齿架(201),所述齿架(201)的上端滑动连接有伸缩抵杆(202),所述壳体(1)的表面滑动连接有踏板(203),所述踏板(203)和伸缩抵杆(202)之间活动连接有连杆(204),所述壳体(1)的内腔齿架(201)的左端转动连接有调节齿轮(205),所述调节齿轮(205)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电性筒(206),所述电性筒(206)的内腔滑动插接有弹性卡销(207),所述壳体(1)的内腔调节齿轮(205)的前侧固定连接有电磁板(208),所述电磁板(208)的左端转动连接有定位齿轮(209),所述定位齿轮(209)的表面活动连接有链条(210),所述链条(210)的上端活动连接有滑块(211),所述壳体(1)的内腔左侧滑动连接有延伸至滑块(211)上的限位抵板(2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骨科康复锻炼中下肢单次步进距离的调节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卡销(207)和电性筒(206)的内壁电性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骨科康复锻炼中下肢单次步进距离的调节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丹凯彭传刚任广凯袁宝明王雁冰吴阳刘贺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