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线生产的纳米复合型粘弹驱油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9996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9: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在线生产的纳米复合型驱油剂,以重量百分比计,包括:表面活性剂0.05%~0.8%,和余量水;其中,所述表面活性剂包括芥酸酰胺丙基羟磺基甜菜碱、或瓢儿菜酰胺丙基甜菜碱、十六烷基酰胺丙基羟丙基磺基甜菜碱和十四烷基丙基磺基甜菜碱。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复合型驱油剂还可以包括十四烷基酰胺丙基羟丙基磺基甜菜碱和十六烷基丙基磺基甜菜碱中的至少一种,和/或,含量不超过0.05%的纳米二氧化硅,和/或,含量不超过0.03%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或,0.05%~0.1%的聚醚二胺和0.05%~0.1%水杨酸。对于不同矿化度、渗透率的油藏,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纳米复合型粘弹驱油剂在油层中的粘度、界面张力可控;在保证在线注入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地层注入水中的无机离子。充分利用地层注入水中的无机离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在线生产的纳米复合型粘弹驱油剂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海上陆相砂岩油藏均衡驱油
,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线生产的纳米复合型粘弹驱油剂。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改善油田水驱开发效果的有效手段是扩大注入水波及体积。但随着油田逐步进入中高含水或特高含水开发阶段,剩余油富集区分布在地层深部,原有近井地带调剖技术已难以满足矿场深部液流转向的需求。此外,针对非均质性强或矿化度高的油藏,现有常规聚合物凝胶的注入性或抗盐性很难适应环境要求,而抗盐改性聚合物成本较高,显著提高了调驱成本。另外,油田注入水中的固悬浮的存在,会降低聚丙烯酰胺类调驱剂的注入性能。无机凝胶类调驱剂成本较低,但无机反应较迅速,且无机凝胶抗剪切性能较弱,体系较难进入地层深部,且在地层深部的封堵强度较不理想。
[0003]目前,在这方面已有一些研究。例如,申请号是201811150954.5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碳酸盐风化壳藏的调驱体系及驱油方法。其中的驱油体系包括以下质量分数的组分:0.5

2%的纳米二氧化硅、0.01%

3.0%的季铵盐型表面活性剂和余量水。申请号是201310300604.3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耐盐蠕虫状胶束体系、其制备方法及其在驱油中的用途。其中,蠕虫状胶束体系,其包含烷基磺基甜菜碱、烷基硫酸钠表面活性剂以及任选的助剂。其中,烷基硫酸钠占烷基硫酸钠和烷基磺基甜菜碱总摩尔量的摩尔分数为0.2

0.6,优选为0.2

0.4,更优选为0.2

0.3。其中,表面活性剂总质量分数是0.2

0.8%。
[0004]但是,上述研究主要是聚合物驱油技术与常规聚合物类调驱剂,对于高矿化度油田,需要使用抗盐型聚合物,增加成本投入,无法在线注入,且注入性较难达到预期值。
[0005]因此,目前亟需一种可实现在线注入、注入性好、耐盐、耐剪切并且有效提升深部驱油效果的驱油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上述全部或部分问题,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线生产的纳米复合型粘弹驱油剂,以便有效提升深部驱油效果。
[0007]具体来说,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8]一种复合型驱油剂,以重量百分比计,包括:表面活性剂0.05%~0.8%,和余量水;其中,所述表面活性剂包括芥酸酰胺丙基羟磺基甜菜碱、瓢儿菜酰胺丙基甜菜碱、十六烷基酰胺丙基羟丙基磺基甜菜碱和十四烷基丙基磺基甜菜碱。
[0009]优选地,所述表面活性剂的含量是0.3%~0.8%。
[0010]优选地,所述芥酸酰胺丙基羟磺基甜菜碱在所述表面活性剂中的含量不超过45%,优选是18%~45%,更优选是18%~22.5%。
[0011]优选地,所述十六烷基酰胺丙基羟丙基磺基甜菜碱和十四烷基丙基磺基甜菜碱在
所述表面活性剂中的含量不超过10%。
[0012]优选地,所述表面活性剂还包括十四烷基酰胺丙基羟丙基磺基甜菜碱和/或十六烷基丙基磺基甜菜碱。
[0013]优选地,所述复合型驱油剂还包括含量不超过0.05%的纳米二氧化硅;更优选地,所述复合型驱油剂包括含量是0.005%~0.05%的纳米二氧化硅。
[0014]优选地,所述纳米二氧化硅的粒径是15nm~50nm,更优选是30nm~50nm。
[0015]优选地,所述表面活性剂还包括含量不超过0.075%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更优选地,所述表面活性剂还包括含量不超过0.03%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0016]优选地,所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是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十二烷基聚氧乙烯醚硫酸钠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更优选地,所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是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0017]优选地,所述复合型驱油剂还包括聚醚二胺和/或水杨酸;更优选地,所述复合型驱油剂还包括聚醚二胺和水杨酸;最优选地,所述复合型驱油剂包括0.05%~0.1%的聚醚二胺和0.05%~0.1%水杨酸。
[0018]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9]与以往驱油体系相比,可增强体系的强度,提升体系在地层深部的运移性能,简化施工工艺,减少施工设备,降低药剂和作业成本,从而使成本较传统表面活性剂驱油技术显著下降。
[0020]对于不同矿化度、渗透率的油藏,驱油剂在油层中的粘度、界面张力可控;在保证在线注入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地层注入水中的无机离子。
附图说明
[0021]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22]图1显示了实施例1

1至实施例1

3以及对比例1的剪切粘度结果。
[0023]图2显示了实施例1

1至实施例1

3以及对比例1的恒剪切粘度结果。
[0024]图3显示了水样组成对驱油剂粘度的影响。
[0025]图4显示了采用模拟水配制驱油剂时表面活性剂浓度对驱油剂粘度的影响。
[0026]图5显示了采用注入水配制驱油剂时表面活性剂浓度对驱油剂粘度的影响。
[0027]图6显示了采用注入水配制的驱油剂的粘度受温度的影响。
[0028]图7显示了采用模拟水配制的驱油剂的粘度受温度的影响。
[0029]图8显示了NaCl浓度对驱油剂粘度的影响。
[0030]图9显示了NaHCO3浓度对驱油剂粘度的影响。
[0031]图10显示了Na2SO4浓度对驱油剂粘度的影响。
[0032]图11显示了CaCl2浓度对驱油剂粘度的影响。
[0033]图12显示了MgCl2浓度对驱油剂粘度的影响。
[0034]图13显示了驱油剂粘度与电解质种类和浓度的关系。
[0035]图14显示了粒径是15nm的纳米二氧化硅粒子的含量对驱油剂粘度的影响。
[0036]图15显示了粒径是30nm的纳米二氧化硅粒子的含量对驱油剂粘度的影响。
[0037]图16显示了粒径是50nm的纳米二氧化硅粒子的含量对驱油剂粘度的影响。
[0038]图17显示了纳米二氧化硅粒子的粒径、浓度与驱油剂粘度之间的关系。
[0039]图18显示了SDBS的占总表面活性剂的质量分数不同时体系的恒剪切粘度结果。
[0040]图19显示了SDBS的占总表面活性剂的质量分数对驱油剂体系的恒剪切粘度影响的拟合结果。
[0041]图20显示了实施例5驱油剂注入后,粘度随时间和温度发生改变的情况。
[0042]图21显示了实施例5驱油剂注入后,压力随PV的变化情况。
[0043]图22显示了实施例5驱油剂注入后,采出情况随注入PV的变化情况。
[0044]图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型驱油剂,其特征在于,以重量百分比计,包括:表面活性剂0.05%~0.8%,和余量水;其中,所述表面活性剂包括芥酸酰胺丙基羟磺基甜菜碱、瓢儿菜酰胺丙基甜菜碱、十六烷基酰胺丙基羟丙基磺基甜菜碱和十四烷基丙基磺基甜菜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驱油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的含量是0.3%~0.8%。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型驱油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芥酸酰胺丙基羟磺基甜菜碱在所述表面活性剂中的含量不超过45%,优选是18%~45%,更优选是18%~22.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型驱油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十六烷基酰胺丙基羟丙基磺基甜菜碱和十四烷基丙基磺基甜菜碱在所述表面活性剂中的含量不超过10%。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复合型驱油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还包括十四烷基酰胺丙基羟丙基磺基甜菜碱和/或十六烷基丙基磺基甜菜碱。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复合型驱油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型驱油剂还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翔于萌铁磊磊
申请(专利权)人: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