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吹瓶机的加料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9928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9: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基于吹瓶机的加料设备,包括呈Z字形的传递管以及位于所述传递管一端正下方的中转斗,所述中转斗的底部连通设置有上料管,所述上料管的顶部高于所述传递管,所述传递管的中部呈水平状,且所述传递管呈水平状的部分的内腔中转动设置有输送螺旋片,所述中转斗的内壁上竖直设置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顶部高于所述中转斗的顶部,底部位于所述上料管中,且所述进气管的底部与所述上料管的内壁之间具有设定距离,所述进气管的外径小于所述上料管的内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吹瓶机的加料设备能够使得加料效果好。的加料设备能够使得加料效果好。的加料设备能够使得加料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吹瓶机的加料设备


[0001]本技术属于塑料瓶的生产
,涉及一种基于吹瓶机的加料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吹瓶机是一种通过吹塑工艺将塑料颗粒制作成中空容器的设备,比较常见的机种包括,使用PP和PE的一次成型的中空挤吹机,使用PET,PC或者PP两次成型的注拉吹吹瓶机,以及新发展起来的有多层中空挤吹和拉伸吹塑。大部分吹瓶机都还是二步法吹瓶机,即必须先将塑料原料做成瓶胚,然后再进行吹制。现今一般常用的是PET材质的环保塑料。
[0003]其中,塑料颗粒是原材料,在使用时通常是首先将一定量的塑料颗粒倒入到上料斗中,然后通过负压管将塑料颗粒或螺杆提升机将颗粒提升到吹瓶机中进行生产;但是由于目前的上料斗较小,因此通常需要频繁的进行加料,加料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吹瓶机的加料设备,旨在解决加料效果差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吹瓶机的加料设备,包括呈Z字形的传递管以及位于所述传递管一端正下方的中转斗,所述中转斗的底部连通设置有上料管,所述上料管的顶部高于所述传递管,所述传递管的中部呈水平状,且所述传递管呈水平状的部分的内腔中转动设置有输送螺旋片,所述中转斗的内壁上竖直设置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顶部高于所述中转斗的顶部,底部位于所述上料管中,且所述进气管的底部与所述上料管的内壁之间具有设定距离,所述进气管的外径小于所述上料管的内径。
[000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中转斗顶部的横截面大于底部的横截面,所述上料管连通于所述中转斗底部的中部。
[000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中转斗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根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均匀连接于所述进气管的外壁。
[000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支撑杆呈倾斜状设置,且所述第一支撑杆的顶部与所述进气管的外壁连接。
[000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气管的外壁与所述传递管的内壁之间设置有若干根第二支撑杆,相邻所述第二支撑杆之间具有设定距离。
[00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中转斗的内壁上倾斜设置有第一缓冲板和第二缓冲板,且所述第一缓冲板和所述第二缓冲板的倾斜方向相反,所述传递管的底部正对于所述第一缓冲板的中部,所述第一缓冲板的底部位于所述第二缓冲板中部的正上方。
[001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缓冲板和所述第二缓冲板均为开口向上的圆弧形。
[00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中转斗的顶部竖直设置有阻挡板,所述阻挡板位于所述第一缓冲板的侧部。
[0013]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中转斗的底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吹瓶机的加料设备,首先在传递管的顶部连通有料仓或较大的器皿,该料仓或器皿内可以一次性装入很多的物料,比如2t或10t等;在不需要上料的时候,由于物料是颗粒状的,因此不会自然的在传递管中流动,所以不会或很少会落下到中转斗中,然后在需要上料的时候,电机带动输送螺旋片转动,输送螺旋片将物料推送到末端后,从传递管的末端落入到中转斗中,同时上料管中出现负压将进入到中转斗中的物料吸入到吹瓶机的入料口处,实现加料。其中如果物料进入到中转斗中的数量较多,并将上料管和进气管之间的间隙盖住了(该间隙主要作用是落下物料,但是如果物料较少的话,其也可以起到进入空气的作用,并且即使是盖住了,由于物料并非堆积的很多,因此物料还是可以正产的落入到上料管中),此时外部的空气主要通过进气管直接进入到上料管中,由于空气通过进气管进入到上料管中之后,上料管中会产生正常的空气流动,在该流动空气的作用下,能够将物料正常的吸入到上料管中,并进行上料。其中由于料仓或器皿中可以一次装入很多的物料,所以能够减少添加物料的次数,或只需通过控制输送螺旋片的启闭即可,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一种基于吹瓶机的加料设备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0017]图3是图1中B部分的放大图;
[0018]图4是本技术一种基于吹瓶机的加料设备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0019]图5是本技术一种基于吹瓶机的加料设备一实施例的内部示意图;
[0020]图6是图5中C部分的放大图。
[0021]其中,1、传递管;2、中转斗;3、上料管;4、输送螺旋片;5、进气管;6、第一支撑杆;7、第二支撑杆;8、第一缓冲板;9、第二缓冲板;10、阻挡板;11、压力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吹瓶机的加料设备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的说明,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0023]一种基于吹瓶机的加料设备,如图1至图6所示,包括呈Z字形的传递管1以及位于所述传递管1一端正下方的中转斗2,所述中转斗2的底部连通设置有上料管3,所述上料管3的顶部高于所述传递管1,所述传递管1的中部呈水平状,且所述传递管1呈水平状的部分的内腔中转动设置有输送螺旋片4,所述中转斗2的内壁上竖直设置有进气管5,所述进气管5的顶部高于所述中转斗2的顶部,底部位于所述上料管3中,且所述进气管5的底部与所述上料管3的内壁之间具有设定距离,所述进气管5的外径小于所述上料管3的内径。
[0024]所述中转斗2顶部的横截面大于底部的横截面,所述上料管3连通于所述中转斗2底部的中部。所述中转斗2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根第一支撑杆6,所述第一支撑杆6的一端均匀连接于所述进气管5的外壁。所述第一支撑杆6呈倾斜状设置,且所述第一支撑杆6的顶部
与所述进气管5的外壁连接。所述进气管5的外壁与所述传递管1的内壁之间设置有若干根第二支撑杆7,相邻所述第二支撑杆7之间具有设定距离。
[0025]所述中转斗2的内壁上倾斜设置有第一缓冲板8和第二缓冲板9,且所述第一缓冲板8和所述第二缓冲板9的倾斜方向相反,所述传递管1的底部正对于所述第一缓冲板8的中部,所述第一缓冲板8的底部位于所述第二缓冲板9中部的正上方。所述第一缓冲板8和所述第二缓冲板9均为开口向上的圆弧形。所述中转斗2的顶部竖直设置有阻挡板10,所述阻挡板10位于所述第一缓冲板8的侧部。
[0026]所述中转斗2的底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11。
[0027]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吹瓶机的加料设备,首先在传递管1的顶部连通有料仓或较大的器皿,该料仓或器皿内可以一次性装入很多的物料,比如2t或10t等;在不需要上料的时候,由于物料是颗粒状的,因此不会自然的在传递管1中流动,所以不会或很少会落下到中转斗2中,然后在需要上料的时候,电机带动输送螺旋片4转动,输送螺旋片4将物料推送到末端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吹瓶机的加料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呈Z字形的传递管(1)以及位于所述传递管(1)一端正下方的中转斗(2),所述中转斗(2)的底部连通设置有上料管(3),所述上料管(3)的顶部高于所述传递管(1),所述传递管(1)的中部呈水平状,且所述传递管(1)呈水平状的部分的内腔中转动设置有输送螺旋片(4),所述中转斗(2)的内壁上竖直设置有进气管(5),所述进气管(5)的顶部高于所述中转斗(2)的顶部,底部位于所述上料管(3)中,且所述进气管(5)的底部与所述上料管(3)的内壁之间具有设定距离,所述进气管(5)的外径小于所述上料管(3)的内径;所述中转斗(2)顶部的横截面大于底部的横截面,所述上料管(3)连通于所述中转斗(2)底部的中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吹瓶机的加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斗(2)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根第一支撑杆(6),所述第一支撑杆(6)的一端均匀连接于所述进气管(5)的外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吹瓶机的加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6)呈倾斜状设置,且所述第一支撑杆(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飞陈建高程三才李小岑程真阳陶文勇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美乐恩塑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