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用型电磁加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69810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9: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通用型电磁加热系统,包括用于存储被加热体的加热容器、以及设置于加热容器上的电加热电路;所述电加热电路包括用于对被加热体进行加热的电热部件、用于实现无线供电的无线供电电路;所述无线供电电路包括利用电磁感应原理产生感应电流的电磁受电线圈,电热部件电路连接电磁受电线圈、以获得电磁受电线圈产生的感应电流。本电磁加热系统利用电磁感应原理为电热部件供给电能,进而通过电热部件进行加热,此结构下由于加热容器可远离电磁炉,所以加热容器上的热量难以传递至电磁炉以保证其表面温度不会过高,有效解决市面上所有现有电磁炉产品存在的安全问题、及消除安全隐患,攻克了现有电磁炉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攻克了现有电磁炉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攻克了现有电磁炉存在的缺陷和不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用型电磁加热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热装置,具体是一种通用型电磁加热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面上的电热产品包括电磁炉、光波炉、电热丝炉等。其中,电磁炉产品是运用电磁加热原理实现加热;具体是,电磁炉上的线圈通电产生磁场,金属锅(一般是不锈钢锅)放置于磁场中使含铁质的金属锅锅底产生涡流产生热量实现加热;然而,这种加热方式需要金属锅直接放置于电磁炉上,导致金属锅底部的热量(一般超过100℃)直接传递至电磁炉上,以至于电磁炉表面温度很高,因此容易出现烫伤或火灾事故,因使用电磁炉不当而发生烫伤和火灾的新闻屡见不鲜;此外,市面上与电磁炉配套使用的金属锅一般没有安全结构,如:防干烧结构,以至于现有金属锅经常会出现干烧现象,导致金属锅容易损坏,且安全系数低;可见,对电磁炉操作不当极易产生相关的安全事故,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这也是全世界现有电磁炉产品存在的共同缺陷和不足,而且是难以攻克突破的难题。光波炉是利用高温远红外线直接加热容器内的液体加热,使用过后光波炉表面温度也会很高,同样容易出现烫伤或火灾等事故。电热丝炉虽然不会令底座表面温度过高,但壶体与底座之间的接电结构存在一定缺陷,如:壶体上的接电触点与底座上的接电触点容易错位失效,壶体与底座分离时、底座上的接电触点外露沾水容易出现触电事故。
[0003]因此,需要对现有电热产品做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通用型电磁加热系统,本电磁加热系统利用电磁感应原理为电热部件供给电能,进而通过电热部件进行加热,此结构下由于加热容器可远离电磁炉,所以加热容器上的热量难以传递至电磁炉以保证其表面温度不会过高,有效解决市面上所有现有电磁炉产品存在的安全问题、及消除安全隐患,攻克了现有电磁炉存在的缺陷和不足。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通用型电磁加热系统,包括用于存储被加热体的加热容器、以及设置于加热容器上的电加热电路;所述电加热电路包括用于对被加热体进行加热的电热部件、用于实现无线供电的无线供电电路;所述无线供电电路包括利用电磁感应原理产生感应电流的电磁受电线圈,电热部件电路连接电磁受电线圈、以获得电磁受电线圈产生的感应电流。
[0006]本系统还包括与电磁受电线圈组成谐振电路的电容器件;所述电容器件与电磁受电线圈并联连接。
[0007]所述电磁受电线圈与加热容器之间设置有隔热层和/或隔磁层;和/或,电容器件与加热容器之间设置有隔热层和/或隔磁层。
[0008]本系统还包括设置于电磁受电线圈上的导磁条,导磁条设置一块以上,优选四至十二块,且导磁条分布在电磁受电线圈面向加热容器的侧面上;导磁条可以增加电磁受电
线圈的电感量,同时改变电磁受电线圈一侧电磁场的外形,使更多的能量集中在另一侧,起到聚集磁能的作用,提升系统的效率。
[0009]本系统还包括设置于加热容器上的低压负载电路;所述低压负载电路包括低压负载部件、用于实现无线供电的无线低压电路;所述无线低压电路包括利用电磁感应原理产生感应电流的电磁接收线圈,低压负载部件电路连接电磁接收线圈、以获得电磁接收线圈产生的感应电流。
[0010]本系统还包括接入电热部件与电磁受电线圈之间电路的温控器,通过设置温控器使加热容器的加热温度为任意温度,默认控制在50℃

270℃之间;所述温控器常态下处于闭合状态,监测温度达到或超过设定温度时进入打开状态,使有线供电电路断路。
[0011]还包括防止电路电压过高而击穿负载的压敏电阻,所述压敏电阻与电热部件并联连接。
[0012]所述无线供电电路还包括用于匹配电磁供电功率的适配开关;所述适配开关电路连接在电热部件与电磁受电线圈之间。
[0013]所述加热容器由非金属材料或无害金属材料制成,所述加热容器为烧水壶或烹饪器皿,烹饪器皿为用于盛放食材以便通过加热方式烹制该食材的器皿,其可以是市面上任意器具,包括火锅、电饭锅、烧烤盘、炒菜锅、破壁机上的搅拌杯等,上面只列举一部分,实际不限于上述几种;所述电热部件为发热丝发热模块、光波发热模块或石墨烯发热模块。
[0014]所述电加热电路还包括用于实现有线供电的有线供电电路、以及用于切换无线供电模式或有线供电模式的切换开关;无线供电电路和有线供电电路分别通过切换开关电路连接电热部件,以切换由无线供电电路供电或由有线供电电路供电。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通过在加热容器上设置无线供电电路,无线供电电路中的电磁受电线圈电连接电热部件,当本电磁加热系统放置于电磁炉上时,电磁炉上的线圈作为电磁送电线圈与电磁受电线圈相互配合,使电磁受电线圈上产生大功率的感应电流和电压,并供给电热部件,最终达到加热效果,可见本系统的加热模式与传统金属锅不同,本系统的加热模式安全有效,解决了电磁炉行业的沉积已久的安全应用难题,造福了社会;此系统可与市面上大部分350W

3500W 的家用电磁炉配套使用,通用性强、生产/使用成本低;具体地,电磁炉上线圈的使用效果是令电磁受电线圈产生电能,加热容器底部可远离电磁炉,因此电热部件工作产生的热量难以传递至电磁炉表面,避免电磁炉表面温度过高(55℃以下)而出现烫伤或火灾事故,有效攻克了现有所有电磁炉的表面温度过高和安全隐患大等问题,是电磁炉应用领域的重大突破;此外,通过设置与电磁受电线圈组成谐振电路的电容器件(电容器件需要匹配合适的数值)、以及通过设置导磁条使电磁受电线圈的电感量增大,同时改变受电线圈一侧的电磁场外形,使更多的能量集中在另一侧,进而使电磁受电线圈产生的感应电流得到增效,电热部件的功率得到提升,以保证电热部件具备足够的功率加热被加热体;另外,通过设置温控器以监测加热容器的受热情况,进而有效控制加热容器的加热温度为50℃

270℃,当加热容器处于干烧状态时,相应的温控器马上响应以切断电磁受电线圈与电热部件之间的电路,进而有效避免干烧,大大提升了使用安全性,有效攻克了现有所有电磁炉存在的干烧缺陷,是电磁炉应用领域的重大突破;
和隔磁层5。具体地,电热部件3、隔热层4、隔磁层5 和电磁受电线圈2 自上而下依次布局;隔热层4 能有效防止热量向下散失,确保热量往上升,使热量到充分利用;隔磁层5 可保证电磁受电线圈2 稳定接收磁场以产生稳定的感应电压和电流;当然,根据产品实际需要,隔热层4 和隔磁层5 也可分别单独设置;为了避免电热部件3 产生的高温影响电容器件7 的正常工作,电容器件7 远离电热部件3 且两者之间有隔热层4,本实施例中,电磁受电线圈2 与电容器件7 并排设置。
[0032]进一步地,本系统还包括设置于电磁受电线圈2 底部的导磁条16,本实施例中的导磁条16 环形均布的设置六块,且环形均布在电磁受电线圈2 面向加热容器1 的侧面上;导磁条16 可以增加电磁受电线圈2 的电感量,同时改变电磁受电线圈2 面向加热容器1 一侧电磁场的外形,使更多的能量集中在面向加热容器1 一侧,起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用型电磁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存储被加热体的加热容器(1)、以及设置于加热容器(1)上的电加热电路;所述电加热电路包括用于对被加热体进行加热的电热部件(3)、以及用于实现无线供电的无线供电电路(A1);所述无线供电电路(A1)包括利用电磁感应原理产生感应电流的电磁受电线圈(2),电热部件(3)电路连接电磁受电线圈(2)、以获得电磁受电线圈(2)产生的感应电流。2.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通用型电磁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电磁受电线圈(2)组成谐振电路的电容器件(7);所述电容器件(7)与电磁受电线圈(2)并联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 所述通用型电磁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受电线圈(2)与加热容器(1)之间设置有隔热层(4)和/或隔磁层(5);和/或,电容器件(7)与加热容器(1)之间设置有隔热层(4)和/或隔磁层(5)。4.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通用型电磁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电磁受电线圈(2)上的导磁条(16),导磁条(16)设置一块以上且分布在电磁受电线圈(2)面向加热容器(1)的侧面上。5.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通用型电磁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加热容器(1)上的低压负载电路;所述低压负载电路包括低压负载部件(19)、以及用于实现无线供电的无线低压电路(A4);所述无线低压电路(A4)包括利用电磁感应原理产生感应电流的电磁接收线圈(18),低压负载部件(19)电路连接电磁接收线圈(18)、以获得电磁接收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毅强张骏升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人走茶不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