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弥雾喷洒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69614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9: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弥雾喷洒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待作业地块所属的靶标生物数据;根据靶标生物数据生成初始化粒径配置数据,初始化粒径配置数据包括至少两种雾滴的目标粒径及雾滴粒径配比;至少通过无人机所获取的待喷洒对象数据生成粒径调节信号,以动态调整沿设定的作业路径向任一作业点喷洒的雾滴粒径和/或雾滴粒径配比,其中,任一作业点沿竖直方向形成雾滴区域,雾滴区域的任一喷洒平面上分布至少两种目标粒径的雾滴。该弥雾喷洒方法实现了在对待喷洒对象执行喷洒作业的整个过程中动态调整沿设定的作业路径向任一作业点喷洒的雾滴粒径和/或雾滴粒径配比,以确定合理的喷洒策略,实现了对待喷洒对象精确且高效的喷洒作业。喷洒作业。喷洒作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弥雾喷洒方法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雾化
,尤其涉及一种弥雾喷洒方法以及使用该弥雾喷洒方法的一种弥雾喷洒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弥雾喷洒装置通过高速旋转所产生的离心力将呈液体的药液分散呈粒径微小的雾滴,以对农作物进行喷洒作业。雾滴粒径受到气流、自身重力及其衍生导致的沉降速率的综合作用,对喷洒作业的效果起到决定性作用。对于粒径较大的雾滴,由于质量较大因此具有动能较大、沉降速度快、不易发生漂移且蒸发速度慢的特性,在接触到农作物叶片(即喷洒对象的下位概念)时,容易发生弹跳现象,因此会导致药液无法有效地附着在农作物表面的问题,并存在药液流失及基于药液所导致的对土壤(或者水域)存在污染的技术缺陷。
[0003]对于粒径较小的雾滴,由于质量较小的原因导致粒径较小的雾滴具有动能较小、沉降速度慢、易发生漂移且蒸发速度快的特性,因此虽然粒径较小的雾滴由于布朗运动而可随气流深入到农作物叶片的背面或者冠层内部,但由于其存在动能较小、易发生漂移且蒸发速度快的特性,在实际药液喷洒作业中也存在药液流失明显的技术缺陷。
[0004]在通过无人机携带弥雾喷洒装置对农作物执行喷洒作业的场景中,如果通过合理的算法对不同场景、不同农作物及其他外部条件进行合理配置,以确定合理的喷洒方案,对最终的喷洒效果会产生决定性影响。然而,现有技术中的喷洒方法无法根据前述外部环境参数、待喷洒对象生长阶段及病虫害种类及程度等各种因素合理地调节雾滴粒径,从而导致对农作物的喷洒效果不佳。
[0005]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喷洒方法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揭示一种弥雾喷洒方法及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基于离心原理产生弥雾以对农作物进行喷洒时所存在的上述诸多缺陷,尤其是为了实现根据多种因素确定合理的喷洒策略,以输出合理目标粒径的雾滴,提高对待喷洒对象精确且高效的喷洒作业,降低喷洒作业对环境所可能造成的污染等诸多缺陷。
[0007]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之一,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弥雾喷洒方法,包括:
[0008]获取待作业地块所属的靶标生物数据;
[0009]根据所述靶标生物数据生成初始化粒径配置数据,所述初始化粒径配置数据包括至少两种雾滴的目标粒径及雾滴粒径配比;
[0010]至少通过无人机所获取的待喷洒对象数据生成粒径调节信号,以动态调整沿设定的作业路径向任一作业点喷洒的雾滴粒径和/或雾滴粒径配比,其中,任一作业点沿竖直方向形成雾滴区域,所述雾滴区域的任一喷洒平面上分布至少两种目标粒径的雾滴。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初始化粒径配置数据由靶标生物数据及环境数据共同确定。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靶标生物数据通过无人机携带检测单元按照设定作业路径掠过待作业地块上方而获得;所述待喷洒对象数据通过无人机携带检测单元实时获取。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初始化粒径配置数据包含具第一目标粒径的第一雾滴及具第二目标粒径的第二雾滴及其配比,所述粒径调节信号包括确定第一雾滴的第一目标粒径、第二雾滴的第二目标粒径或者雾滴粒径配比中的一个或多个信号,所述第一目标粒径为10~60微米,所述第二目标粒径为60~150微米。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粒径调节信号由作业喷幅及待喷洒对象数据共同确定,并通过所述作业喷幅及粒径调节信号共同确定无人机的实时作业高度,以动态调整所述作业高度。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粒径调节信号由作业喷幅、作业流量及待喷洒对象数据共同确定,并通过所述作业喷幅、作业流量及粒径调节信号共同确定实时作业高度,以动态调整所述无人机按照实时作业高度作业。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靶标生物数据确定无人机所使用的药液种类及浓度。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待喷洒对象数据包括:植株生长阶段数据、植株冠层宽度数据、植株冠层厚度数据、植株冠层高度数据、植株叶面稀疏数据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组合。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靶标生物数据包括:虫害种类数据、病菌数据、杂草数据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组合;所述环境数据包括:天气数据、时间数据、季节数据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组合;
[0019]所述天气数据包括地块所属的气温数据、气压数据、风向数据、风速数据或者降雨量数据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组合。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至少将所述靶标生物数据保存于后台设备的数据库中,所述后台设备包括:数据中心、服务器或者云平台;所述待喷洒对象数据及环境数据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获得。
[002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通过配置初始化粒径配置数据并包含决策逻辑的决策单元接收靶标生物数据、环境数据及待喷洒对象数据,并基于接收的靶标生物数据、环境数据及待喷洒对象数据按照决策逻辑生成粒径调节信号,以对所述初始化粒径配置数据予以调整,其中,所述决策单元设置于后台设备或无人机。
[0022]基于相同专利技术思想,本专利技术还揭示了一种弥雾喷洒装置,
[0023]包括同轴驱动的第一雾化盘和第二雾化盘,采用如上述任一项专利技术创造所述的弥雾喷洒方法调整雾滴粒径和/或雾滴粒径配比,以通过所述第一雾化盘产生第一目标粒径的第一雾滴,同时通过所述第二雾化盘产生第二目标粒径的第二雾滴。
[00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5]通过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一种弥雾喷洒方法及弥雾喷洒装置,实现了在对待喷洒对象执行喷洒作业的整个过程中动态调整沿设定的作业路径向任一作业点喷洒的雾滴粒径和/或雾滴粒径配比,以确定合理的喷洒策略,由此提高了对待喷洒对象精确且高效的喷洒作业,降低喷洒作业对环境所可能造成的污染等诸多缺陷。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弥雾喷洒方法的整体流程示意图;
[0027]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弥雾喷洒方法在一种实施例中的拓扑图;
[0028]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弥雾喷洒方法在另一种实施例中的拓扑图;
[0029]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弥雾喷洒方法在又一种实施例中的拓扑图;
[0030]图5为粒径调节信号确定过程示意图;
[0031]图6为具第一目标粒径的雾滴对待喷洒对象实施喷洒作业示意图;
[0032]图7为具第二目标粒径的雾滴对待喷洒对象实施喷洒作业示意图;
[0033]图8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弥雾喷洒方法在又一种实施例中拓扑图;
[0034]图9为采用本专利技术一种弥雾喷洒方法在地块上方按照设定的作业路径对地块中不同生长阶段的玉米植株且玉米植株具有不同病虫害场中采用实时调整具第一目标粒径的第一雾滴及具第二目标粒径的第二雾滴在连续的喷洒作业过程中的示意图;
[0035]图10为无人机携带多个弥雾喷洒装置在待作业地块上按照设定的飞行路径掠过地面上的待喷洒对象并同时通过具第一目标粒径的第一雾滴与具第二目标粒径的第二雾滴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弥雾喷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待作业地块所属的靶标生物数据;根据所述靶标生物数据生成初始化粒径配置数据,所述初始化粒径配置数据包括至少两种雾滴的目标粒径及雾滴粒径配比;至少通过无人机所获取的待喷洒对象数据生成粒径调节信号,以动态调整沿设定的作业路径向任一作业点喷洒的雾滴粒径和/或雾滴粒径配比,其中,任一作业点沿竖直方向形成雾滴区域,所述雾滴区域的任一喷洒平面上分布至少两种目标粒径的雾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弥雾喷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始化粒径配置数据由靶标生物数据及环境数据共同确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弥雾喷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靶标生物数据通过无人机携带检测单元按照设定作业路径掠过待作业地块上方而获得;所述待喷洒对象数据通过无人机携带检测单元实时获取。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弥雾喷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始化粒径配置数据包含具第一目标粒径的第一雾滴及具第二目标粒径的第二雾滴及其配比,所述粒径调节信号包括确定第一雾滴的第一目标粒径、第二雾滴的第二目标粒径或者雾滴粒径配比中的一个或多个信号,所述第一目标粒径为10~60微米,所述第二目标粒径为60~150微米。5.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弥雾喷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粒径调节信号由作业喷幅及待喷洒对象数据共同确定,并通过所述作业喷幅及粒径调节信号共同确定无人机的实时作业高度,以动态调整所述作业高度。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弥雾喷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粒径调节信号由作业喷幅、作业流量及待喷洒对象数据共同确定,并通过所述作业喷幅、作业流量及粒径调节信号共同确定实时作业高度,以动态调整所述无人机按照实时作业高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露殷熙梅肖广元刘厚臣邵洋徐艳娇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极目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