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9610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9: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血泵,该血泵具有血流通道、及与血流通道相连通的血流入口与血流出口,血泵包括叶轮和驱动单元,叶轮能够旋转,驱动单元置于血流通道内,并与驱动单元传动连接,驱动单元能够驱动叶轮旋转,驱动单元于血流通道的通道壁之间形成供血流通过的间隙,间隙与血流入口、血流出口均相通。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血泵能够具有较高的泵送效率,且能够减少血液损伤。伤。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血泵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经皮插入患者的血管中的血泵。

技术介绍

[0002]血管内血泵,被设计为经皮插入患者的血管中,可沿血管探入患者的心脏,以作为左心室辅助设备或右心室辅助设备起作用。因此,血管内血泵也被称为心内血泵。血泵包括叶轮及驱动该叶轮旋转的电机,叶轮旋转时,将血液从血泵的血液流入口输送至血液流出口。血泵的泵送效率是血泵性能指标的重要参数,然而目前的血管内血泵的泵送效率仍然较低,需进行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具有较高泵送效率的血泵。
[0004]一种血泵,所述血泵具有血流通道、及与所述血流通道相连通的血流入口与血流出口,所述血泵包括:
[0005]能够旋转的叶轮;
[0006]驱动单元,置于所述血流通道内,并与所述叶轮传动连接,所述驱动单元能够驱动所述叶轮旋转,所述驱动单元与所述血流通道的通道壁之间形成供血流通过的间隙,所述间隙与所述血流入口、所述血流出口均相通。
[000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血泵还包括流通管,所述流通管包括可径向扩张部分,所述可径向扩张部分限定至少部分所述血流通道,所述驱动单元收容于所述可径向扩张部分内,所述驱动单元与所述可径向扩张部分之间形成所述间隙。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可径向扩张部分在未扩张时紧贴所述驱动单元,所述可径向扩张部分扩张后与所述驱动单元之间形成所述间隙。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可径向扩张部分能够通过注入液体而发生扩张。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可径向扩张部分的至少部分区段的材质为柔性材质。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可径向扩张部分的材质为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膜、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或E

PTFE膜;或者,所述可径向扩张部分的材料由聚氨酯、尼龙、聚乙烯、聚醚嵌段聚酰胺及乳胶中的至少一种材料制作而成。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血泵还包括入口管、及远端与所述入口管固接的流通管,所述入口管的近端连接至所述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收容于所述流通管,且所述驱动单元与所述流通管之间形成所述间隙,所述血流入口设于所述入口管的远端,所述血流出口设于所述流通管的近端;
[0013]所述入口管还开设有第一连通口,所述第一连通口连通所述入口管和所述流通管。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流通管包括相连的管主体及远端过渡段,所述远端过渡段的内径沿远端到近端的方向逐渐变大。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通口开设于所述入口管的近端的管壁上,所述第一连通口的位置与所述远端过渡段的位置相对应。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血泵还包括入口管、流通管及出口管,所述入口管的近端连接至所述驱动单元,所述出口管的远端连接至所述驱动单元,所述流通管的远端与所述入口管固接,所述流通管的近端与所述出口管固接,所述驱动单元收容于所述流通管,且所述驱动单元与所述流通管之间形成所述间隙,所述血流入口设于所述入口管的远端,所述血流出口设于所述出口管的近端;
[0017]所述入口管还开设有第一连通口,所述出口管还开设有第二连通口,所述入口管和所述出口管分别通过所述第一连通口和所述第二连通口与所述流通管连通。
[00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流通管包括管主体、及位于所述管主体的两端的远端过渡段与近端过渡段;所述远端过渡段的内径沿远端到近端的方向逐渐变大,所述近端过渡段的内径沿远端到近端的方向逐渐变小。
[00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通口开设于所述入口管的近端的管壁上,所述第一连通口的位置与所述远端过渡段的位置相对应;
[0020]及/或,所述第二连通口开设于所述出口管的远端的管壁上,所述第二连通口的位置与所述近端过渡段的位置相对应。
[002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血泵还包括猪尾管,所述猪尾管的近端连接至所述入口管的远端,所述猪尾管的远端呈弯曲状。
[002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叶轮设于所述血流通道,且靠近所述血流入口,所述间隙位于所述血流入口和所述入流出口之间。
[002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单元具有转轴,所述转轴与所述叶轮固接。
[0024]一种血泵,所述血泵具有血流通道,及与所述血流通道相连通的血流入口与血流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血泵包括:
[0025]叶轮,能够旋转地设于所述血流通道内;
[0026]流通管,所述流通管限定至少部分所述血流通道;
[0027]驱动单元,置于所述血流通道内,且收容于所述流通管,所述驱动单元与所述叶轮传动连接,所述驱动单元能够驱动所述叶轮旋转,所述驱动单元与所述流通管之间形成供血流通过的间隙,所述间隙与所述血流入口、所述血流出口均相通。
[002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叶轮靠近所述血流入口设置,所述驱动单元位于所述血流出口和所述血流入口之间。
[002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流通管包括可径向扩张部分,所述可径向扩张部分限定至少部分所述血流通道,所述可径向扩张部分位于所述血流出口和所述血流入口之间,所述驱动单元收容于所述可径向扩张部分内,所述驱动单元与所述可径向扩张部分之间形成所述间隙。
[003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可径向扩张部分在未扩张时紧贴所述驱动单元,所述可径向扩张部分扩张后与所述驱动单元之间形成所述间隙。
[003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可径向扩张部分能够在注入液体的作用下发生扩张;
[0032]及/或,所述可径向扩张部分至少部分区段的材质为柔性材质;
[0033]及/或,所述可径向扩张部分的材质为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膜、聚对苯二甲酸乙二
醇酯膜或E

PTFE膜,或者,所述可径向扩张部分的材料由聚氨酯、尼龙、聚乙烯、聚醚嵌段聚酰胺及乳胶中的至少一种材料制作而成。
[0034]综上所述,实施本专利技术的血泵,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的驱动单元位于血泵的血流通道内,血液沿着驱动单元的外表面流动,当血流从驱动单元的外表面流过时,可以带走驱动单元产生的热量,有助于驱动单元散热,以减少驱动单元的发热对血液造成的损伤。
[0035]另外,由于驱动单元位于流通管内,血泵上的血流出口的位置可不受驱动单元位置的影响,经皮介入时,可将驱动单元整体推送至左心室内,只要血流出口位于目标位置即可,如主动脉或肺动脉内。故,可以通过增大驱动单元的轴向尺寸,增加驱动单元的输出功率,提高血泵的泵送效率。因此,本专利技术的血泵有利于提高泵送效率。
[0036]此外,由于流通管的可径向扩张部分的至少部分区段的材质为柔性材质,将驱动单元推送至左心室内,可使可径向扩张部分的柔性材质的区段夹持于主动脉瓣之间,主动脉瓣跳动时,会径向挤压流通管的可径向扩张部分的该区段,使流通管内形成脉动流,可更好地模拟实际血流。
附图说明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血泵,所述血泵具有血流通道、及与所述血流通道相连通的血流入口与血流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血泵包括:能够旋转的叶轮;驱动单元,置于所述血流通道内,并与所述叶轮传动连接,所述驱动单元能够驱动所述叶轮旋转,所述驱动单元与所述血流通道的通道壁之间形成供血流通过的间隙,所述间隙与所述血流入口、所述血流出口均相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血泵还包括流通管,所述流通管包括可径向扩张部分,所述可径向扩张部分限定至少部分所述血流通道,所述驱动单元收容于所述可径向扩张部分内,所述驱动单元与所述可径向扩张部分之间形成所述间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血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径向扩张部分在未扩张时紧贴所述驱动单元,所述可径向扩张部分扩张后与所述驱动单元之间形成所述间隙。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血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径向扩张部分能够通过注入液体而发生扩张。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血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径向扩张部分的至少部分区段的材质为柔性材质。6.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血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径向扩张部分的材质为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膜、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或E

PTFE膜;或者,所述可径向扩张部分的材料由聚氨酯、尼龙、聚乙烯、聚醚嵌段聚酰胺及乳胶中的至少一种材料制作而成。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血泵还包括入口管、及远端与所述入口管固接的流通管,所述入口管的近端连接至所述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收容于所述流通管,且所述驱动单元与所述流通管之间形成所述间隙,所述血流入口设于所述入口管的远端,所述血流出口设于所述流通管的近端;所述入口管还开设有第一连通口,所述第一连通口连通所述入口管和所述流通管。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血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通管包括相连的管主体及远端过渡段,所述远端过渡段的内径沿远端到近端的方向逐渐变大。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血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通口开设于所述入口管的近端的管壁上,所述第一连通口的位置与所述远端过渡段的位置相对应。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血泵还包括入口管、流通管及出口管,所述入口管的近端连接至所述驱动单元,所述出口管的远端连接至所述驱动单元,所述流通管的远端与所述入口管固接,所述流通管的近端与所述出口管固接,所述驱动单元收容于所述流通管,且所述驱动单元与所述流通管之间形成所述间隙,所述血流入口设于所述入口管的远端,所述血流出口设于所述出口管的近端;所述入口管还开设有第一连通口,所述出口管还开设有第二连通口,所述入口管和所述出口管分别通过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顺周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核心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