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固液分离技术的污水净化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9585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9: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基于固液分离技术的污水净化设备,包括原水入水管、曝气箱、固液分离池、固定底座、污泥贮留池以及消毒净水池,固定底座上侧设置有固液分离池,固液分离池右侧设置有污泥贮留池,污泥贮留池右侧设置有消毒净水池,固液分离池左侧安装有曝气箱,曝气箱上侧安装有原水入水管,曝气箱与固液分离池连接处开设有导流通孔,导流通孔内部安装有曝气格栅,固液分离池内部设置有粗孔过滤格栅,粗孔过滤格栅右侧设置有细孔过滤格栅,固液分离池内部右侧安装有提升水泵,提升水泵上侧安装有输水管,污泥贮留池上侧设置有絮凝剂筒,该设计解决了原有污水净化设备净化效果不够好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固液分离效果好,净化效率高。化效率高。化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固液分离技术的污水净化设备


[0001]本技术是基于固液分离技术的污水净化设备,属于污水净化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生活污水是居民日常生活中排出的废水,其中含有菜叶、食物残渣、塑料袋等各种生活垃圾,通过对生活污水的净化处理,能够节约水资源,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现有用于生活污水的处理装置固、液分离不够全面、彻底,净水环节中会对设备造成堵塞,导致设备损坏以及降低水净化处理效率,现在急需基于固液分离技术的污水净化设备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基于固液分离技术的污水净化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结构合理,固液分离效果好,净化效率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基于固液分离技术的污水净化设备,包括原水入水管、曝气箱、固液分离池、固定底座、污泥贮留池以及消毒净水池,所述固定底座上侧设置有固液分离池,所述固液分离池右侧设置有污泥贮留池,所述污泥贮留池右侧设置有消毒净水池,所述固液分离池左侧安装有曝气箱,所述曝气箱上侧安装有原水入水管,所述曝气箱与固液分离池连接处开设有导流通孔,所述导流通孔内部安装有曝气格栅,所述固液分离池内部设置有粗孔过滤格栅,所述粗孔过滤格栅右侧设置有细孔过滤格栅,所述固液分离池内部右侧安装有提升水泵,所述提升水泵上侧安装有输水管,所述污泥贮留池上侧设置有絮凝剂筒,所述絮凝剂筒右侧安装有抽吸泵,所述抽吸泵与污泥贮留池连接处设置有抽吸管,所述抽吸泵右侧与消毒净水池连接处设置有回流管,所述消毒净水池内部设置有PP棉过滤垫,所述PP棉过滤垫下侧设置有活性炭过滤包,所述活性炭过滤包下侧设置有纳米渗透膜,所述消毒净水池右侧设置有净水出水管。
[0005]进一步地,所述提升水泵以及抽吸泵通过导线与外界电源相连接。
[0006]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底座上端面内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固定底座下侧设置有支撑垫。
[0007]进一步地,所述净水出水管内部安装有阀门,所述阀门规格与净水出水管规格相匹配。
[0008]进一步地,所述絮凝剂筒上侧安装有密封端盖,所述密封端盖规格与絮凝剂筒规格相匹配。
[0009]进一步地,所述曝气箱下侧设置有排渣管,所述排渣管下侧安装有密封盖板。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基于固液分离技术的污水净化设备,因本技术添加了原水入水管、曝气箱、固液分离池、固定底座、污泥贮留池、消毒净水池、净水出水管、絮凝剂筒、粗孔过滤格栅、细孔过滤格栅、提升水泵、输水管、抽吸管、抽吸泵、回
流管、PP棉过滤垫、活性炭过滤包、纳米渗透膜、曝气格栅以及导流通孔,该设计能够对污水进行全面的固液分离净化处理,解决了原有污水净化设备净化效果不够好的问题,提高了本技术的污水净化效率。
[0011]因提升水泵以及抽吸泵通过导线与外界电源相连接,该设计便于通过外界电源对提升水泵以及抽吸泵进行电力控制,因固定底座上端面内部开设有凹槽,固定底座下侧设置有支撑垫,该设计便于通过支撑垫对固定底座进行固定支撑,因净水出水管内部安装有阀门,阀门规格与净水出水管规格相匹配,该设计便于通过阀门对净水出水管进行开关控制,因絮凝剂筒上侧安装有密封端盖,密封端盖规格与絮凝剂筒规格相匹配,该设计便于通过密封端盖对絮凝剂筒进行密封处理,本技术结构合理,固液分离效果好,净化效率高。
附图说明
[0012]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13]图1为本技术基于固液分离技术的污水净化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基于固液分离技术的污水净化设备的正视剖视图;
[0015]图3为图2中A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16]图中:1

原水入水管、2

曝气箱、3

固液分离池、4

固定底座、5

污泥贮留池、6

消毒净水池、7

净水出水管、8

絮凝剂筒、9

粗孔过滤格栅、10

细孔过滤格栅、11

提升水泵、12

输水管、13

抽吸管、14

抽吸泵、15

回流管、16

PP棉过滤垫、17

活性炭过滤包、18

纳米渗透膜、19

曝气格栅、20

导流通孔、41

支撑垫、71

阀门、81

密封端盖。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18]请参阅图1

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基于固液分离技术的污水净化设备,包括原水入水管1、曝气箱2、固液分离池3、固定底座4、污泥贮留池5以及消毒净水池6,固定底座4上侧设置有固液分离池3,固液分离池3右侧设置有污泥贮留池5,污泥贮留池5右侧设置有消毒净水池6,固液分离池3左侧安装有曝气箱2,曝气箱2上侧安装有原水入水管1,曝气箱2与固液分离池3连接处开设有导流通孔20,导流通孔20内部安装有曝气格栅19,固液分离池3内部设置有粗孔过滤格栅9,粗孔过滤格栅9右侧设置有细孔过滤格栅10,固液分离池3内部右侧安装有提升水泵11,提升水泵11上侧安装有输水管12,污泥贮留池5上侧设置有絮凝剂筒8,絮凝剂筒8右侧安装有抽吸泵14,抽吸泵14与污泥贮留池5连接处设置有抽吸管13,抽吸泵14右侧与消毒净水池6连接处设置有回流管15,消毒净水池6内部设置有PP棉过滤垫16,PP棉过滤垫16下侧设置有活性炭过滤包17,活性炭过滤包17下侧设置有纳米渗透膜18,消毒净水池6右侧设置有净水出水管7,该设计解决了原有污水净化设备净化效果不够好的问题。
[0019]提升水泵11以及抽吸泵14通过导线与外界电源相连接,该设计便于通过外界电源对提升水泵11以及抽吸泵14进行电力控制,固定底座4上端面内部开设有凹槽,固定底座4
下侧设置有支撑垫41,该设计便于通过支撑垫41对固定底座4进行固定支撑,净水出水管7内部安装有阀门71,阀门71规格与净水出水管7规格相匹配,该设计便于通过阀门71对净水出水管7进行开关控制,絮凝剂筒8上侧安装有密封端盖81,密封端盖81规格与絮凝剂筒8规格相匹配,该设计便于通过密封端盖81对絮凝剂筒8进行密封处理,
[0020]曝气箱2下侧设置有排渣管,排渣管下侧安装有密封盖板,该设计便于通过排渣管对曝气箱2内部的过滤残渣进行清理。
[00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固液分离技术的污水净化设备,包括原水入水管、曝气箱、固液分离池、固定底座、污泥贮留池以及消毒净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上侧设置有固液分离池,所述固液分离池右侧设置有污泥贮留池,所述污泥贮留池右侧设置有消毒净水池,所述固液分离池左侧安装有曝气箱,所述曝气箱上侧安装有原水入水管,所述曝气箱与固液分离池连接处开设有导流通孔,所述导流通孔内部安装有曝气格栅,所述固液分离池内部设置有粗孔过滤格栅,所述粗孔过滤格栅右侧设置有细孔过滤格栅,所述固液分离池内部右侧安装有提升水泵,所述提升水泵上侧安装有输水管,所述污泥贮留池上侧设置有絮凝剂筒,所述絮凝剂筒右侧安装有抽吸泵,所述抽吸泵与污泥贮留池连接处设置有抽吸管,所述抽吸泵右侧与消毒净水池连接处设置有回流管,所述消毒净水池内部设置有PP棉过滤垫,所述PP棉过滤垫下侧设置有活性炭过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仁君魏国军何祥德蓝伟明张玉昌戴一成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城市职业学院惠州商贸旅游高级职业技术学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