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分子注塑成型产品几何参数的组合盲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69373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9: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分子注塑成型产品几何参数的组合盲测装置,整体装置主要以单片机、百分表、PC为主体,集成蓝牙传输模块、RFID模块和LCD液晶显示屏。在通过测量产品上各个孔的深度来达到检测产品的几何均匀性参数目的过程中,通过RFID模块来识别产品上各个孔的位置,并通过蓝牙传输模块将百分表测量到产品上孔的深度数据等上传到PC端储存,最终根据PC端记录的数据判断产品各部分厚度是否均匀;为了方便工作人员对数据的观察,通过连接在单片机上的LCD液晶显示屏实现显示所测量到的数据。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实现对产品上孔的数据的盲测以及现场测量端和数据管理端的分隔,能够有效改善对产品上孔位数据的测量效率和有效管理。对产品上孔位数据的测量效率和有效管理。对产品上孔位数据的测量效率和有效管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分子注塑成型产品几何参数的组合盲测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数字化检测装置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分子注塑成型产品几何参数的组合盲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使用高分子注塑成型工艺进行生产作业时,需要对所铸造产品的几何参数数据进行有效的测量,特别是所铸造的产品各部分的厚度是否均匀,确保产品的质量。有效的作法是将成型产品固定于标准的检测模具上,通过测量相应孔位,来检测产品的不同部位的厚度,达到检测产品的几何均匀性参数目的。由于百分表等测量工具不具备对孔的定位识别功能,所以传统的检测方式是工作人员在现场用百分表等测量工具对孔进行测量,每检测一个孔就记录一个数据,必须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才能实现对孔的数据的测量和记录。在测量过程中如果发生孔的数据记录错误或遗漏了几个待测的孔位等现象,就会造成数据测量错误,无法判断产品的质量,需要重新进行测量,这需要耗费现场测量人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极大的耽误对产品的检验进度,且不能满足现场数据测量端和数据管理端的分隔的工作需求。因此需要一个新的数据测量装置,实现对产品上孔的数据进行盲测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分子注塑成型产品几何参数的组合盲测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分子注塑成型产品几何参数的组合盲测装置,其方法在于,在对产品上孔的深度进行测量之前,准备与产品相匹配的模具,将RFID高频抗金属电子标签贴在模具上的待测孔位处,然后将产品固定在模具上,使产品上每个孔与模具上的孔一一贴合对应。再使用百分表测量每个孔的数据,通过安装在百分表上的RFID射频读写模块读取孔位的ID并将所读取的ID上传至单片机和PC端;待百分表读取有效的待测孔的数据后,按下OK/NG按钮,将所读数据通过蓝牙传输模块传至PC端和单片机;通过连接在单片机上的LCD液晶显示屏实时显示所测量孔的ID和数据,并在PC端对数据进行管理和保存。由于模具上每个孔的深度是固定的,所以根据实际测量到的每个孔的数据来计算产品上孔的深度,来分析判断产品各部分厚度是否均匀。
[0005]具体包括:为了实现对产品上孔的数据的盲测,采用RFID模块读取待测孔位的ID,确保其可以近距离读写,不受外界干扰;并且采用SPI通讯协议与单片机进行通讯连接,保证了数据传输的高效性和抗干扰性。
[0006]在使用RFID模块读取待测孔的ID后,用百分表测量孔的数据,在确认数百分表测量的数据为有效数据后,按下OK/NG按钮,将所读数据通过蓝牙传输模块传至PC端。
[0007]单片机与PC端通过自身串口进行通讯连接,将读取的待测孔的ID上传至PC端,并接受PC端所采集到的孔的数据。实现两者之间的数据共享,同时也实现了现场测量端与数据管理端的分隔。
[0008]为了便于测量现场对数据的观察记录,采用LCD液晶显示屏连接在单片机上,实时显示所测量的孔的ID和深度数据。
[0009]所述PC端的数据可视化窗口对读取的孔的ID和数据进行管理记录;具体是当电子标签自动识别孔的位置时,测量到的孔的有效数据将传输对应到固定数据框中(或选中固定输入框),不需要人为进行记录管理;若该孔位被重复测量,PC端窗口和连接在单片机上的LCD液晶显示屏会显示提醒。
[0010]与现有的数字化检测装置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单片机、百分表、PC端为主体的组合测量装置实现了对产品上孔位的盲测,达到检测产品的几何均匀性参数目的;解决了传统数百分表等测量工具不具备识别定位功能的问题,有效避免了人工测量过程中因数据记录错误或孔位遗漏等造成需要重新测量的现象,极大的提高了工作现场的测量效率,又可以实现测量现场与数据管理端的分隔;在实现数据测量的高效性和便捷性的同时,又能够改善对所测量数据的管理效能。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数据测量装置的结构图。
[0012]图2为本数据测量装置的工作流程图。
[0013]图中:1为RFID模块、2为单片机与RFID模块之间采用的SPI通讯方式、3为STC15W4K56S4单片机、4为12864液晶显示屏、5为单片机与PC端采用的串口通讯方式、6为具备蓝牙传输接口的百分表、7为蓝牙通讯模块、8为PC端的数据可视化窗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5]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分子注塑成型产品几何参数的组合盲测装置,其方法在于,在对产品上孔的深度进行测量之前,准备与产品相匹配的模具,将RFID高频抗金属电子标签贴在模具上的待测孔位处,然后将产品固定在模具上,使产品上每个孔位于模具上的孔位一一贴合对应。再使用百分表测量每个孔的数据,通过安装在百分表上的RFID射频读写模块读取孔位的ID并将所读取的ID上传至单片机和PC端;待百分表读取有效的待测孔的数据后,按下OK/NG按钮,将所读数据通过蓝牙传输模块传至PC端和单片机;通过连接在单片机上的LCD液晶显示屏实时显示所测量孔的ID和所测量数据,并在PC端对测量的数据进行管理和保存,实现对产品上孔位的数据进行盲测。由于模具上每个孔的深度是固定的,所以根据实际测量到的每个孔的数据来计算产品上孔的深度,来判断产品各部分厚度是否均匀。
[0016]具体包括:为了实现对产品上孔位数据的盲测,采用RFID模块读取待测孔位的ID,确保其可以近距离读写,不受外界干扰;并且采用SPI通讯协议与单片机连接,保证了数据传输的高效性和抗干扰性。
[0017]在通过RFID模块读取待测孔位的ID并上传后,用百分表测量孔的数据,在判断所
测量的数据为有效数据后,按下OK/NG按钮,将所测量的数据通过蓝牙传输模块传至PC端。
[0018]单片机与PC端通过自身串口进行通讯连接,将读取的待测孔的ID上传至PC端,并接受PC端所采集到的孔的数据。实现两者之间的数据共享,同时也实现了现场测量端与数据管理端的分隔。
[0019]现场测量人员通过连接在单片机上的LCD液晶显示屏,实时观察所测量的孔位的ID和数据。
[0020]在PC端对读取的孔的ID和数据进行管理记录;在测量过程中,使用RFID模块自动识别孔的位置时,通过百分表测量到的孔的有效数据将传输对应到固定数据框中(或选中固定输入框),不需要人为记录管理;若该孔位被重复测量,PC端窗口和连接在单片机上的LCD液晶显示屏会显示提醒。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分子注塑成型产品几何参数的组合盲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对高分子注塑成型产品上孔的深度进行测量之前,准备与产品相匹配的模具,将RFID高频抗金属电子标签贴在模具上的待测孔位处,然后将产品固定在模具上,使产品上每个孔位与模具上的孔一一贴合对应。再使用百分表(6)测量每个孔的数据,通过安装在百分表(6)上的RFID射频读写模块读取孔位的ID并将所读取的ID上传至单片机(3)和PC端(8);待百分表(6)读取有效的待测孔的数据后,按下OK/NG按钮,将所读数据通过蓝牙传输模块(7)传至PC端(8)和单片机(3);通过连接在单片机(3)上的LCD液晶显示屏(4)实时显示所测量孔的ID和所测量数据,并在PC端(8)对测量的数据进行管理和保存。由于模具上每个孔的深度是固定的,所以根据实际测量到的每个孔的数据来计算产品上孔的深度,来比较判断产品各部分厚度是否均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分子注塑成型产品几何参数的组合盲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测量装置采用了STC15W4K56S4单片机(3)和12864液晶显示器(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分子注塑成型产品几何参数的组合盲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采用的RFID模块(1)由RFID射频读写模块和RFID高频抗金属电子标签组成,其中RFID高频抗金属电子标签贴在模具上的待测孔位处,RFID射频读写模块固定在百分表(6)上;测量时,通过百分表(6)上的RFID射频读写模块读取孔位处的RFID高频抗金属电子标签号来识别所测量孔的ID。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分子注塑成型产品几何参数的组合盲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采用的百分表(6)为市面上常见的具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俊孙成龙薄翠梅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