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眼镜片及制备方法、眼镜技术

技术编号:3068926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9: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镜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眼镜片及制备方法、眼镜,该眼镜片包括处方镜片和设置在处方镜片上的至少两层微透镜阵列,至少两层微透镜阵列的屈光力各不相同。可以理解地,每层微透镜阵列的屈光力不同,每层产生的离焦虚像位置就会不同,屈光力越小,产生的离焦虚像位置越靠近视网膜。当每层微透镜阵列中的微透镜产生分层次变化的屈光力时,会产生层层靠近视网膜或层层远离视网膜的离焦成像层,从而使眼睛可以渐进式地适应各离焦成像层,不会出现离焦度数突然增大产生的视物不适、晕眩、眼疲劳等问题,佩戴舒适感更好,抑制或减缓近视发展的效果更佳。近视发展的效果更佳。近视发展的效果更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眼镜片及制备方法、眼镜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镜片
,特别涉及一种眼镜片及制备方法、眼镜。

技术介绍

[0002]正常视力的眼睛看到的物体成像正好落在视网膜上,近视眼看到的物体成像落在视网膜前方,远视眼看到的物体成像落在视网膜后方,对于近视眼和远视眼,人们为获得清晰视觉,往往使用凹镜片和凸镜片将物体成像重新矫正到视网膜上。
[0003]人的视网膜为弧面,因此对中心区域的矫正和周边区域的矫正不同,例如,采用凹镜片矫正近视时,凹镜片周边区域矫正要小于中心区域的矫正。但因配镜精度原因和佩戴原因,周边区域矫正后的物体成像往往会落在视网膜后方,而这将刺激眼轴增长,进一步加深近视度数,尤其在发育期的儿童,这一现象更易发生。为抑制这种现象产生的近视加深,市面上出现了离焦镜片,即在镜片周边区域设置光学元件,使经过周边区域光学元件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前,以抑制眼轴的拉长,抑制或减缓近视发展。
[0004]但现有的离焦镜片的离焦度数大,即周边区域的光学元件与处方镜片的矫正度数差距大,周边区域光学元件产生的虚像与处方镜片产生的物像相差大,实际使用时易产生视物不适、眩晕,眼睛易疲劳等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现有离焦镜片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眼镜片及制备方法、眼镜。
[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提供一种眼镜片,包括处方镜片和设置在所述处方镜片上的至少两层微透镜阵列,所述至少两层微透镜阵列的屈光力各不相同。
[0007]优选地,所述至少两层微透镜阵列设置在所述处方镜片的表面上且凸出所述处方镜片表面的高度不同;每层微透镜阵列均包括多个微透镜,所述至少两层微透镜阵列中的微透镜的屈光力与微透镜凸出所述处方镜片表面的高度正相关。
[0008]优选地,所述至少两层微透镜阵列中的微透镜的直径与微透镜凸出所述处方镜片表面的高度正相关。
[0009]优选地,所述处方镜片包括中心区域和环绕所述中心区域的周边区域,所述至少两层微透镜阵列设置在所述周边区域的至少部分区域上。
[0010]优选地,所述处方镜片上设置两层微透镜阵列,界定为第一层微透镜阵列和第二层微透镜阵列;所述第一层微透镜阵列包括多个第一微透镜,所述第二层微透镜阵列包括多个第二微透镜,所述第二微透镜凸出所述处方镜片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微透镜凸出所述处方镜片的高度,每个第二微透镜覆盖至少一个第一微透镜。
[0011]优选地,所述第一微透镜的屈光力和所述第二微透镜的屈光力的比值为30%

70%。
[0012]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还提供一种眼镜片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处方镜片和设置有通孔阵列的掩盖膜;将掩盖膜覆盖处方镜片;对覆盖有掩盖膜的处方镜片进
行镀膜,以在处方镜片上对应通孔阵列的位置形成微透镜阵列;更换设置有不同规格通孔阵列的掩盖膜,在处方镜片上形成多层微透镜阵列。
[0013]优选地,所述掩盖膜的材料为弹性材料。
[0014]优选地,所述掩盖膜与处方镜片接触的表面为磨砂面。
[0015]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还提供一种眼镜,包括镜框、镜腿和如上所述的眼镜片。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眼镜片及制备方法、眼镜具有以下优点:
[0017]1、本专利技术的眼镜片包括处方镜片和设置在处方镜片上的至少两层微透镜阵列,至少两层微透镜阵列的屈光力各不相同。可以理解地,每层微透镜阵列的屈光力不同,每层产生的离焦虚像位置就会不同,屈光力越小,产生的离焦虚像位置越靠近视网膜。当每层微透镜阵列中的微透镜产生分层次变化的屈光力时,会产生层层靠近视网膜或层层远离视网膜的离焦成像层,从而使眼睛可以渐进式地适应各离焦成像层,不会出现离焦度数突然增大产生的视物不适、晕眩、眼疲劳等问题,抑制或减缓近视发展的效果大大提高。
[0018]2、本专利技术的至少两层微透镜阵列设置在处方镜片的表面上且凸出处方镜片表面的高度不同,每层微透镜阵列均包括多个微透镜,至少两层微透镜阵列中的微透镜的屈光力与微透镜凸出处方镜片表面的高度正相关,可以理解,将微透镜设置在处方镜片表面且通过物理高度来对每层的屈光力做层次变化区分,工艺生产简单,且可保证每层的均匀性,用户佩戴体验更佳。
[0019]3、本专利技术的至少两层微透镜阵列中的微透镜的直径与微透镜凸出处方镜片表面的高度正相关,即微透镜凸出处方镜片表面的高度越高,该微透镜的直径越大,也即设置在靠外侧一层的微透镜比内侧一层的微透镜大,外侧一层的微透镜至少有部分是连接于处方镜片上的,各层稳定性叠加,稳定性更高。
[0020]4、本专利技术的处方镜片包括中心区域和环绕中心区域的周边区域,至少两层微透镜阵列设置在周边区域的至少部分区域上。通过在处方镜片上留设中心区域,中心区域仅保留处方镜片的矫正功能,可以保证眼睛直视时视物清晰,而同时周边区域的微透镜阵列成像起到抑制眼轴拉长的作用,两种功能可以达到更优的效果。
[0021]5、本专利技术的处方镜片上设置两层微透镜阵列,第一层微透镜阵列包括多个第一微透镜,第二层微透镜阵列包括多个第二微透镜,每个第二微透镜覆盖至少一个第一微透镜。此设置,可使每层的微透镜均可均匀布置,第一微透镜可以设置得足够小,并且不影响第二微透镜的布置,在第一微透镜和第二微透镜的重叠位置形成复合微透镜,形成过渡屈光力,从而产生更平滑的渐进离焦效果,进一步提高用户佩戴时的视物舒适度。
[0022]6、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微透镜的屈光力和第二微透镜的屈光力的比值为30%

70%,此设置,可保证两层微透镜阵列的离焦度数差距不会过大,不会因两层微透镜阵列产生的虚像差异过大而导致视物不适,实际使用效果更佳。
[0023]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眼镜片的制备方法,通过掩盖膜覆盖、镀膜的方法,在处方镜片上形成多层微透镜阵列,镀膜方法可以采用磁控溅射工艺,通过镀膜时间控制,可以保证小体积微透镜的均匀性和稳定性,从而保证每层微透镜屈光力符合预设要求,保证成品质量。另外,掩盖膜的材料为弹性材料,可以理解地,处方镜片为根据眼睛视力制造的曲面镜,弹性材料可解决了曲面难以平整覆盖的问题。另外,掩盖膜与处方镜片接触的表面为磨砂面或雾面,可以理解,镜片为较软质的材料,普通的镀膜贴到镜片上,镜片上有一些独立的
腔室,而镀膜一般在真空环境进行,抽真空时这些腔室排气排不均匀,就会形成印痕,而本专利技术中掩盖膜与处方镜片接触的表面为磨砂面或雾面,抽真空吸住后,压力平衡,出来的镜片表面是光滑的,不会产生压痕,不会破坏光学效果,保证镀膜后成品质量。
[0024]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眼镜,具有和上述眼镜片相同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做赘述。
【附图说明】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眼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眼镜片包括处方镜片和设置在所述处方镜片上的至少两层微透镜阵列,所述至少两层微透镜阵列的屈光力各不相同。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层微透镜阵列设置在所述处方镜片的表面上且凸出所述处方镜片表面的高度不同;每层微透镜阵列均包括多个微透镜,所述至少两层微透镜阵列中的微透镜的屈光力与微透镜凸出所述处方镜片表面的高度正相关。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眼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层微透镜阵列中的微透镜的直径与微透镜凸出所述处方镜片表面的高度正相关。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眼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方镜片包括中心区域和环绕所述中心区域的周边区域,所述至少两层微透镜阵列设置在所述周边区域的至少部分区域上。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眼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方镜片上设置两层微透镜阵列,界定为第一层微透镜阵列和第二层微透镜阵列;所述第一层微透镜阵列包括多个第一微透镜,所述第二层微透镜阵列包括多个第二微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银球杨光李庐佳张炜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浓华生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