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智能化清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68866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9: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利智能化清淤装置,包括船体,船体的尾部设有船体推进器,船体的中部具有存储仓,船体的前端铰接有输送机构,输送机构包括输送机架,输送支架上端设有第一卷筒,第一卷筒的一端与驱动电机相连,输送支架的下端设有第二卷筒,第一卷筒与第二卷筒之间绕设有带有凸条的传送带,输送机架的上端铰接有导向板,导向板倾斜向下且其下端与存储仓入口对应;输送机架的下端铰接有移动小车,移动小车上设引导板,引导板的一端铰接在移动小车的前端,引导板的另一端位于传送带上方并铰接在输送机架上。通过皮带输送结构来转移水底的淤泥,一方面淤泥中的水分在悬空时会流出,另一方面皮带传输能有效解决杂物引起的堵塞问题。堵塞问题。堵塞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利智能化清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环保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水利智能化清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水利工程是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达到除害兴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在上述水利工程的后期维护过程中,需要对水底的淤泥进行清理,保障水库、河流或湖泊的蓄水能力。目前有采用清淤船进行处理的。目前的清淤船常采用吸泥泵抽吸的方式将混合有大量水的泥土导入清淤船的泥仓内,这样会降低清淤船的清淤能力,同时水底除了淤泥还会有其它杂物,如网袋、塑料袋、玻璃瓶、玻璃渣、石子等等物件,当其被抽吸至污泥管道内时,容易出现堵塞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克服上述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利智能化清淤装置,提高清淤的处理能力。
[0004]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利智能化清淤装置,包括船体,船体的尾部设有船体推进器,船体的中部具有放置淤泥的存储仓,所述船体的前端铰接有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输送机架,所述输送机架上端设有第一卷筒,所述第一卷筒的一端与驱动电机相连,所述输送支架的下端设有第二卷筒,所述第一卷筒与第二卷筒之间绕设有带有凸条的传送带,所述输送机架的上端铰接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倾斜向下且其下端与存储仓入口对应;所述输送机架的下端铰接有移动小车,所述移动小车上设引导板,所述引导板的一端铰接在移动小车的前端,所述引导板的另一端位于传送带上方并铰接在输送机架上。
[0005]进一步来说,所述引导板与移动小车之间的夹角介于10
°
>~30
°
之间。在引导板两侧设有挡板,有利于水底的淤泥沿着引导板向上移动。
[0006]进一步来说,所述引导板与移动小车之间设有减震器,增强引导板放置的牢固性及耐用性。
[0007]进一步来说,所述输送机架两侧上设有侧板,所述凸条上沿所在的传送带上设有疏水孔。
[0008]进一步来说,所述存储仓上端设置有拨料机构,转运从存储仓入口进入的淤泥,解决存储仓内淤泥分布不均衡的问题。
[0009]进一步来说,所述拨料机构包括垂直设置在存储仓中心处的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上端位于存储仓的外部并与驱动电机相连,位于存储仓内部的旋转轴上设有犁形板。存储仓入口位置与旋转轴之间的距离小于存储仓宽度。旋转轴转动时,犁形板的一端会经过存储仓入口正下方,将从入口处进入的淤泥分散到整个存储仓内。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皮带输送结构来转移水底的淤泥,一方面淤泥中的水分在悬空时会流出,另一方面皮带传输能有效解决杂物引起的堵塞问题。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中:1、船体;2、船体推进器;3、存储仓;31、存储仓入口;4、输送机构;41、输送机架;42、第一卷筒;43、第二卷筒;44、传送带;45、凸条;5、铰接器;6、导向板;7、移动小车;8、引导板;9、减震器;101、旋转轴;102、第一电机;103、犁形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实施例
[0014]参见附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水利智能化清淤装置,包括船体1,船体1的尾部设有船体推进器2,上述船体推进器2包括发动机和与所述发动机配合的螺旋桨,带动船体1移动。船体1的中部具有放置淤泥的存储仓3,船体1的前端铰接有输送机构4,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输送机架41,相应的在船体1的前端设有与输送机架41两侧铰接的铰接器5。输送机架41上端设有第一卷筒42,第一卷筒42的一端与驱动电机相连,输送支架41的下端设有第二卷筒43,第一卷筒42与第二卷筒43之间绕设有带有凸条45的传送带44,输送机架41的上端铰接有导向板6,导向板6倾斜向下且其下端与存储仓3的入口31对应。输送机架41的下端铰接有移动小车7,移动小车7上设引导板8,引导板8的一端铰接在移动小车的前端,所述引导板8的另一端位于传送带上方并铰接在输送机架41上。本实施例中的引导板8为不锈钢板,其与移动小车之间的夹角介于10
°
~30
°
之间,引导淤泥进入传送带44上。其中作为进一步的防护,在引导板8两侧可设有挡板。
[0015]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引导板8使用时的支撑力,避免其变形造成引导板的损坏,在引导板8与移动小车7之间设有减震器9,增强引导板放置的牢固性及耐用性。
[0016]本实施例中采用皮带输送结构来转移水底的淤泥,一方面淤泥中的水分在悬空时会流出,另一方面皮带传输能有效解决杂物引起的堵塞问题。其中作为进一步改进,可在输送机架两侧上设有侧板,避免淤泥从两侧滑落;在凸条45上沿所在的传送带44上设有疏水孔,方便传送带44溢水。
[0017]本实施例中为了解决存储仓内淤泥分布不均衡的问题,在存储仓3上端设置有拨料机构,转运从存储仓入口31进入的淤泥。上述拨料机构包括垂直设置在存储仓3中心处的旋转轴101,旋转轴101的上端位于存储仓3的外部并与第一电机102相连,第一电机102固定安装在船体1上。位于存储仓3内部的旋转轴101上设有犁形板103。其中:存储仓入口31位置与旋转轴101之间的距离小于存储仓3宽度。启动第一电机102,旋转轴转动,犁形板103的一端会经过存储仓入口正下方,将从入口处进入的淤泥分散到整个存储仓内。
[0018]本实施例的船体1上具有中控台,以便船长驾驶。上述中控台与驱动电机、第一电机102、发动机等电气部件相连,以便控制该清淤装置有序运行。上述电气控制采用常规技术即可实现,对电气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属于现有技术范畴。
[0019]本实施例的清淤装置在使用时,将移动小车7放入水中,并沉入水底。驱动船体1前
行,移动小车7在船体1的带动下会向前移动,进而通过其上的引导板8将水底的淤泥刮起并转移至传送带44上,驱动电机顺时针转动,使传送带44向上传输,并最终从输送支架41的导向板6进入存储仓3内。犁形板103跟随旋转轴101转动,将进入存储仓3内的淤泥转移,将淤泥分散到整个存储仓内。
[0020]以上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智能化清淤装置,包括船体,船体的尾部设有船体推进器,船体的中部具有放置淤泥的存储仓,所述船体的前端铰接有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输送机架,所述输送机架上端设有第一卷筒,所述第一卷筒的一端与驱动电机相连,所述输送支架的下端设有第二卷筒,所述第一卷筒与第二卷筒之间绕设有带有凸条的传送带,所述输送机架的上端铰接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倾斜向下且其下端与存储仓入口对应;所述输送机架的下端铰接有移动小车,所述移动小车上设引导板,所述引导板的一端铰接在移动小车的前端,所述引导板的另一端位于传送带上方并铰接在输送机架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智能化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板与移动小车之间的夹角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彦林张仕兵袁文娟沈海峰朱春节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润州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