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的汽车人机工程评价方法及评价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68799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9: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的汽车人机工程评价方法及评价系统,用以设计出满足用户可视性、可达性、舒适性极致体验需求的整车商品。评价方法包括:导入待评价车型的汽车造型模型;在汽车造型模型基础上创建评价虚拟场景;体验用户穿戴沉浸式体验头盔和光学全身动捕设备;体验用户分别在评价虚拟场景中对待评价车型进行可视性评价、可达性评价、舒适性评价体验;体验用户对可视性评价、可达性评价、舒适性评价体验进行打分,并根据打分结果计算整体评价分数;处理各类体验用户人群的评价分数,对低分项进行升级决策,决策后如需要整改则形成整改方案。则形成整改方案。则形成整改方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的汽车人机工程评价方法及评价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设计人机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的汽车人机工程评价方法及评价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人机工程是从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出发,研究人、机、环境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的规律。人机工程研究的对象主要是“人



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人机工程研究的目的主要是为大家提供一个“高效、安全、健康和舒适”的生态系统。
[0003]汽车“新四化”背景下,汽车的魅点发生重大变化,汽车感知质量的好坏已经成为重要的竞争力之一。这对人机工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机工程评价主要包括可视性、可达性、舒适性。目前项目早期人机工程评价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借助数字样机布置百分位假人开展客观评价,另外一种是借助评测人开展竞品车或人机台架对标开展主观评价。这种工作方式下存在着如下问题:
[0004]1.采用百分位假人开展人机工程评价,无法完全代替所有潜在用户,评价结果是几何尺寸而非用户实践体验的视野、操纵等的真实感觉。这样的评价方式无法达成人机参数最优设定,甚至还会出现设定错误的重大设计问题。
[0005]2.借助评测人开展竞品车或人机台架开展人机工程评价,由于评价中没有待研车型的详细形体结构,只能作为硬点设定和宏观尺寸定义等输入条件。这样的设计方式下,很难设计出用户极致体验的产品。
[0006]人机工程的修改代价是昂贵的,如后期评价产品人机工程方面存在问题,往往是颠覆性的修改,将造成开发周期延长、开发成本增长,甚至只能带着问题投放市场。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的汽车人机工程评价方法及评价系统,用以设计出满足用户可视性、可达性、舒适性极致体验需求的整车商品。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的汽车人机工程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0]步骤一、导入待评价车型的汽车造型模型;
[0011]步骤二、在所述汽车造型模型基础上创建评价虚拟场景;
[0012]步骤三、体验用户穿戴沉浸式体验头盔和光学全身动捕设备;
[0013]步骤四、人机工程评价体验:体验用户分别在评价虚拟场景中对待评价车型进行可视性评价、可达性评价、舒适性评价体验;
[0014]步骤五、评价打分:体验用户对可视性评价、可达性评价、舒适性评价体验进行打分,并根据打分结果计算整体评价分数;
[0015]步骤六、最终评价结果处理及决策:处理各类体验用户人群的评价分数,对低分项
进行升级决策,决策后如需要整改则形成整改方案。
[0016]进一步地,所述步骤四人机工程评价体验中:
[0017]所述可视性评价时,体验用户在模拟主驾驶位、副驾驶位、后排的座椅上坐下,多次通过沉浸式体验头盔观察车辆A柱、左右后视镜、前发动机盖、雨刷器、HMI显示屏、车窗外部,对所有部件的可视性进行体验;
[0018]所述可达性评价时,体验用户多次通过沉浸式体验头盔观察手部对方向盘,HMI显示屏、安全带、车门开关拉手、车窗升降键、车窗锁止键、油箱开启键的触达和操控,观察脚部与离合、刹车、油门踏板的踩达和踩下;
[0019]所述舒适性评价时,体验用户多次通过沉浸式体验头盔观察上下车过程中腿部与门护板、门槛、B柱、门柱、转向护罩的干涉情况,多次观察后排乘客座椅乘坐姿态下腿部与后排空调、前排座椅之间的干涉情况;
[0020]体验用户进行体验过程中若虚拟人体与评价模型发生干涉,则干涉身体部分会在沉浸式体验头盔中显示。
[0021]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五评价打分具体包括:
[0022]1)将可视性评价、可达性评价、舒适性评价划分细分专业,具体划分为:整车视野、操作方便性、进出方便性、储物空间以及乘坐空间;
[0023]2)对整车视野、操作方便性、进出方便性、储物空间以及乘坐空间分别制定评分标准并由体验用户分别打分;
[0024]3)计算各细分专业评价得分;
[0025]4)根据各细分专业评价得分计算整体评价分数。
[0026]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计算细分专业评价得分中:
[0027]整车视野评分计算公式为:
[0028][0029]乘坐空间评分计算公式:
[0030][0031]操作方便性评分计算公式:
[0032][0033]进出方便性评分计算公式:
[0034][0035]储物空间评分计算公式:
[0036][0037]式中:S代表细分专业得分,角标表示具体细分专业;P代表细分专业重要度占比。
[0038]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根据各细分专业评价得分计算整体评价分数为:将所有细分专业加权得分进行累和处理,即得某一待评价汽车车型整体评分,计算公式为:
[0039][0040]式中:Si代表某细分专业得分。
[004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同时提供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的汽车人机工程评价系统,包括:
[0042]驾驶舱模拟设备,包括按待评价车型实景布置的主驾驶位模拟座椅、副驾驶位模拟座椅、后排模拟座椅、模拟方向盘,主驾驶位模拟座椅、副驾驶位模拟座椅、后排模拟座椅上分别设有座椅定位器;
[0043]虚拟现实设备,包括沉浸式体验头盔和光学全身动捕设备,所述光学全身动捕设备包含头部、上身、大臂、小臂、腰部、大腿、小腿、脚部、双手;
[0044]虚拟现实设备控制器,用于获取虚拟现实设备的实时位置以及相对驾驶舱模拟设备的实时位置信息;
[0045]高清大屏显示设备,其与所述虚拟现实设备控制器数据连接,将虚拟现实设备控制器发送的信息进行实时显示;
[0046]数据处理控制器,用于生成评价虚拟场景及各评价虚拟场景下的体验评价指令信号;
[0047]人机交互控制器,其分别与所述模型及场景控制器以及虚拟现实设备控制器数据连接,加载评价虚拟场景,并获取各评价虚拟场景中虚拟现实设备的位置及动作信息。
[0048]进一步地,所述虚拟现实设备控制器包括:
[0049]头盔定位及显示模块,用于定位沉浸式体验头盔在模拟场景中的实时位置以及相对驾驶舱模拟设备的实时位置信息;
[0050]动捕定位模块,用于获取光学全身动捕设备的实时位置;
[0051]虚拟人体驱动模块,用于获取光学全身动捕设备各部分的位置信息和动作信息,
并将位置信息和动作信息与驾驶舱模拟设备的位置信息进行融合处理。
[0052]进一步地,所述模型及场景控制器包括:
[0053]模型处理模块,用于导入评价车型的汽车造型模型;
[0054]环境渲染模块,用于对汽车造型模型生成评价虚拟场景;
[0055]可视性验证及分析模块,用于生成待评价车型的可视性评价指令信号,并处理反馈数据;
[0056]可达性评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的汽车人机工程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导入待评价车型的汽车造型模型;步骤二、在所述汽车造型模型基础上创建评价虚拟场景;步骤三、体验用户穿戴沉浸式体验头盔和光学全身动捕设备;步骤四、人机工程评价体验:体验用户分别在评价虚拟场景中对待评价车型进行可视性评价、可达性评价、舒适性评价体验;步骤五、评价打分:体验用户对可视性评价、可达性评价、舒适性评价体验进行打分,并根据打分结果计算整体评价分数;步骤六、最终评价结果处理及决策:处理各类体验用户人群的评价分数,对低分项进行升级决策,决策后如需要整改则形成整改方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的汽车人机工程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人机工程评价体验中:所述可视性评价时,体验用户在模拟主驾驶位、副驾驶位、后排的座椅上坐下,多次通过沉浸式体验头盔观察车辆A柱、左右后视镜、前发动机盖、雨刷器、HMI显示屏、车窗外部,对所有部件的可视性进行体验;所述可达性评价时,体验用户多次通过沉浸式体验头盔观察手部对方向盘,HMI显示屏、安全带、车门开关拉手、车窗升降键、车窗锁止键、油箱开启键的触达和操控,观察脚部与离合、刹车、油门踏板的踩达和踩下;所述舒适性评价时,体验用户多次通过沉浸式体验头盔观察上下车过程中腿部与门护板、门槛、B柱、门柱、转向护罩的干涉情况,多次观察后排乘客座椅乘坐姿态下腿部与后排空调、前排座椅之间的干涉情况;体验用户进行体验过程中若虚拟人体与评价模型发生干涉,则干涉身体部分会在沉浸式体验头盔中显示。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的汽车人机工程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五评价打分具体包括:1)将可视性评价、可达性评价、舒适性评价划分细分专业,具体划分为:整车视野、操作方便性、进出方便性、储物空间以及乘坐空间;2)对整车视野、操作方便性、进出方便性、储物空间以及乘坐空间分别制定评分标准并由体验用户分别打分;3)计算各细分专业评价得分;4)根据各细分专业评价得分计算整体评价分数。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的汽车人机工程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计算细分专业评价得分中:整车视野评分计算公式为:
乘坐空间评分计算公式:操作方便性评分计算公式:进出方便性评分计算公式:储物空间评分计算公式:式中:S代表细分专业得分,角标表示具体细分专业;P代表细分专业重要度占比。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的汽车人机工程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根据各细分专业评价得分计算整体评价分数为:将所有细分专业加权得分进行累和处理,即得某一待评价汽车车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志韬赵国栋纪颖金秀杰杨雪峰
申请(专利权)人: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