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平洞口防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8444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9: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水平洞口防护结构,包括固定在水平洞口侧壁上的K板,K板顶面和底面均设有用于与墙板连接的安装孔,所述K板顶面沿长度方向设有若干开槽,若干块K板围成矩形框架,矩形框架一侧K板的开槽与相对应的另一侧K板的开槽一一对齐,还包括若干钢筋,钢筋一端置于矩形框架一侧K板的开槽内,钢筋另一端相对应的另一侧K板的开槽内,矩形框架相邻K板的开槽内的钢筋交错构成第一防护网。K板开槽设计,便于铺设钢筋,而且,钢筋铺设成第一防护网后,不影响上层墙板继续安装在K板顶部,施工便捷,K板、钢筋可以取下重复使用,操作容易,节省材料。省材料。省材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平洞口防护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工程建筑安全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水平洞口防护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建设工程项目在建造实施阶段因电梯井原因造成务工人员伤亡事故频发。电梯井作为工程过程管控中重点隐患管控对象,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安全技术强制性标准要求设置电梯井口防护措施。电梯井口必须设防护栏杆或固定柵门,井道内每隔两层并最多每隔10m设一道安全平网。
[0003]目前,安全平网是通过在内电梯井铺设水平钢筋来实现的,即水平钢筋两端浇筑在水平洞口的侧壁上,但是,水平钢筋铺设后,会对上下层墙体存在较大影响,导致模板与上层无法有效连接,浇筑混凝土时根部易漏浆,上下层容易错台等质量问题,而且水平钢筋拆卸困难,只能通过剪断或切割水平钢筋实现,操作危险,费力费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铺设防护网后不影响后续施工的水平洞口防护结构。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0006]一种水平洞口防护结构,包括固定在水平洞口侧壁上的K板,K板顶面和底面均设有用于与墙板连接的安装孔,所述K板顶面沿长度方向设有若干开槽,若干块K板围成矩形框架,矩形框架一侧K板的开槽与相对应的另一侧K板的开槽一一对齐,还包括若干钢筋,钢筋一端置于矩形框架一侧K板的开槽内,钢筋另一端相对应的另一侧K板的开槽内,矩形框架相邻K板的开槽内的钢筋交错构成第一防护网。K板开槽设计,便于铺设钢筋,而且,钢筋铺设成第一防护网后,不影响上层墙板继续安装在K板顶部,施工便捷,K板、钢筋可以取下重复使用,操作容易,节省材料。
[0007]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开槽底面向下延伸至K板侧面,K板侧面向内延伸出U型承托部,U型承托部顶面与K板顶部固定连接,U型承托部的开口延伸出K板顶面,U型承托部的内腔构成所述开槽。U型承托部提高钢筋接触面,受力强度更高,钢筋端部不易从U型承托部内脱离,更安全,而且,方便将钢筋端部固定在U型承托部内。
[0008]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开槽内浇筑有混凝土,混凝土包裹钢筋,混凝土顶面与K板顶面齐平。混凝土在U型承托部内固定钢筋端部,混凝土地面不凸出,不会影响上层墙板安装在K板顶面,不影响后续施工。
[0009]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第一防护网上铺设有第二防护网,第二防护网的孔径小于第一防护网的孔径。第一防护网由钢筋铺设而成,起主要支撑防护作用,第一防护网的孔径较大,大多数工具、石块以及其它物件均能穿过第一防护网,第二防护网采用小孔径,能够完全实现防止高空坠物,提高防护效果。
[0010]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所述开槽之间等距间隔设置,开槽的宽度为2cm,开槽深度为
4cm,开槽之间的间距为18cm。钢筋不影响楼板钢筋的施工,而且正好处于楼板上部钢筋底部,起到钢筋马凳控制面筋钢筋保护层作用。
[0011]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2](1)此种水平洞口防护结构,K板开槽设计,便于铺设钢筋,而且,钢筋铺设成第一防护网后,不影响上层墙板继续安装在K板顶部,施工便捷,K板、钢筋可以取下重复使用,操作容易,节省材料。
[0013](2)其次,U型承托部提高钢筋接触面,受力强度更高,钢筋端部不易从U型承托部内脱离,更安全,而且,方便将钢筋端部固定在U型承托部内,混凝土在U型承托部内固定钢筋端部,混凝土地面不凸出,不会影响上层墙板安装在K板顶面,不影响后续施工。
[0014](3)再有,第一防护网由钢筋铺设而成,起主要支撑防护作用,第一防护网的孔径较大,大多数工具、石块以及其它物件均能穿过第一防护网,第二防护网采用小孔径,能够完全实现防止高空坠物,提高防护效果。
[0015](4)另,K板开槽设计,使钢筋不影响楼板钢筋的施工,而且正好处于楼板上部钢筋底部,起到钢筋马凳控制面筋钢筋保护层作用。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实施例一水平洞口防护结构的示意图(安装铝板后状态)。
[0017]图2为实施例一中K板围成矩形框架和钢筋安装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图2中A处放大图。
[0019]图4为实施例一中K板和钢筋安装后侧面示意图。
[0020]图5为图4中B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22]实施例一,参见图1

5所示,一种水平洞口防护结构,包括K板1,K板1顶面和底面均设有用于与墙板连接的安装孔10,K板1顶面沿长度方向设有若干开槽11,开槽11之间等距间隔设置,开槽11底面向下延伸至K板1侧面,K板1侧面向内延伸出U型承托部12,U型承托部12顶面与K板1顶部固定连接,U型承托部12的开口延伸出K板1顶面,U型承托部12的内腔构成所述开槽11。
[0023]若干块K板1在水平洞口(如电梯井口)围成矩形框架13,矩形框架13一侧K板1的开槽11与相对应的另一侧K板1的开槽11一一对齐,还包括若干钢筋2,钢筋2一端置于矩形框架13一侧K板1的开槽11内,钢筋2另一端相对应的另一侧K板1的开槽11内,矩形框架13相邻K板1的开槽11内的钢筋2交错构成第一防护网3。第一防护网3上铺设有第二防护网4,第二防护网4的孔径小于第一防护网3的孔径,第二防护网4材料不受限制。
[0024]本实施例中,K板1围成矩形框架13固定在水平洞口侧壁的预定位置上,K板1底面的安装孔10与下层墙板通过销钉和销片固定连接,将钢筋2铺设在开槽11内,并向开槽11内浇筑有混凝土,混凝土包裹钢筋2,混凝土顶面与K板1顶面齐平,混凝土浇筑完成后,下层墙板拆除,预留上部30cm高的K板1。上层墙板5施工时直接放在K板1顶面上,用销钉和销片连接固定,对上层墙板5拼接没有任何影响,非常便捷快速。最后,拆除K板1即拆除第一防护网
3,并将钢筋2从开槽11取出,K板1可以和钢筋2都可以重复使用。
[0025]其中,开槽11之间等距间隔设置,开槽11的宽度为2cm,开槽11深度为4cm,开槽11之间的间距为18cm,这样,施工后,钢筋2正好处于楼板上部钢筋底部,起到钢筋马凳控制面筋钢筋2保护层作用。K板1和墙板可以是铝模板、钢模板,也可以是木模板。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平洞口防护结构,包括固定在水平洞口侧壁上的K板(1),K板(1)顶面设有用于与墙板连接的安装孔(10),其特征是,所述K板(1)顶面沿长度方向设有若干开槽(11),若干块K板(1)围成矩形框架(13),矩形框架(13)一侧K板(1)的开槽(11)与相对应的另一侧K板(1)的开槽(11)一一对齐,还包括若干钢筋(2),钢筋(2)一端置于矩形框架(13)一侧K板(1)的开槽(11)内,钢筋(2)另一端相对应的另一侧K板(1)的开槽(11)内,矩形框架(13)相邻K板(1)的开槽(11)内的钢筋(2)交错构成第一防护网(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水平洞口防护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开槽(11)底面向下延伸至K板(1)侧面,K板(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宾贾云峰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腾越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