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袁中一专利>正文

深海探测用的复合材料制作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8389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9: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深海探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深海探测用的复合材料制作设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深海探测用的复合材料制作设备。技术方案为:一种深海探测用的复合材料制作设备,包括有底架、第一支座、第二支座、第三支座、第四支座、第一支架、控制屏、预涂料单元和铺设单元;底架与第一支座进行固接;底架与第二支座进行固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深海探测用环氧树脂基层状复合材料的生产,对碳纤维布进行预涂覆环氧树脂基填料,对碳纤维布的间隙处涂上环氧树脂基填料,防止环氧树脂基填料固化后材料不平整,另外在当制作弧形状的复合材料时,可防止倾斜面出现少料的现象。止倾斜面出现少料的现象。止倾斜面出现少料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深海探测用的复合材料制作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深海探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深海探测用的复合材料制作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有一种深海探测用环氧树脂基层状复合材料,其是由碳纤维布和环氧树脂基填料交替层叠铺设到模具内支制成,碳纤维布一般为编制而成,横纵布条之间存在间隙,在层叠时环氧树脂基填料无法完全浸入间隙内,导致环氧树脂基填料固化后复合材料不平整,另外当制作弧形状的复合材料时,因环氧树脂基填料具有流动性,其会在倾斜面上下滑,导致倾斜面上的环氧树脂基填料量少,从而影响碳纤维布的粘合。
[0003]综上,需要研发一种深海探测用的复合材料制作设备,来克服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目前有一种深海探测用环氧树脂基层状复合材料,其是由碳纤维布和环氧树脂基填料交替层叠铺设到模具内支制成,碳纤维布一般为编制而成,横纵布条之间存在间隙,在层叠时环氧树脂基填料无法完全浸入间隙内,导致环氧树脂基填料固化后复合材料不平整,另外当制作弧形状的复合材料时,因环氧树脂基填料具有流动性,其会在倾斜面上下滑,导致倾斜面上的环氧树脂基填料量少,从而影响碳纤维布的粘合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深海探测用的复合材料制作设备。
[0005]技术方案为:一种深海探测用的复合材料制作设备,包括有底架、第一支座、第二支座、第三支座、第四支座、第一支架、控制屏、预涂料单元、铺设单元;底架与第一支座进行固接;底架与第二支座进行固接;底架与第三支座进行固接;底架与第四支座进行固接;底架与第一支架进行固接;第一支架与控制屏进行固接;底架与预涂料单元进行固接;预涂料单元对碳纤维的缝隙处涂上环氧树脂基填料;底架与铺设单元进行固接;预涂料单元与铺设单元进行固接;铺设单元将碳纤维布和环氧树脂基填料交替层叠均匀铺设在U形模具上。
[0006]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预涂料单元包括有第五支架、第六支架、第七支架、第八支架、第九支架、电机、第一传动杆、杆套、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一连接板、第二电动推杆、第三锥齿轮、第二传动杆、第一直齿轮、第二直齿轮、第一丝杆、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第三电动滑块、第四电动滑块、第三电动滑轨、第四电动滑轨、第五电动滑轨、第一电动夹板、第二电动夹板、第三电动推杆、第六电动滑轨、第三电动夹板、第四电动夹板、第七电动滑轨、电动涂料板、第四电动推杆、第一传动轮和第一光杆;底架与第五支架进行固接;底架与第六支架进行固接;底架与第七支架进行固接;底架与第八支架进行固接;第五支架与电机进行固接;第六支架与第一传动杆进行转动连接;第六支架与第二电动推杆进行固接;第七支架与第三电动滑轨进行固接;第八支架与第四电动滑轨进行固接;第九支架与第七电动滑轨进行固接;电机输出轴与第一传动杆进行固接;第一传动杆与杆套进行滑动连接;第一传动杆与第一传动轮进行固接;杆套与第一锥齿轮进行固接;杆套与第二锥齿轮进行固接;杆套与第一连接板进行转动连接;第三锥齿轮一侧设置有第一锥齿轮;第三锥齿轮
另一侧设置有第二锥齿轮;第一连接板与第二电动推杆进行固接;第三锥齿轮与第二传动杆进行固接;第二传动杆与第一直齿轮进行固接;第一直齿轮上方设置有第二直齿轮;第二直齿轮与第一丝杆进行固接;第一丝杆与第三电动滑块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丝杆与第四电动滑块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丝杆与第一连接块进行旋接;第一丝杆与第二连接块进行旋接;第一连接块与第一光杆进行滑动连接;第一连接块与第四电动推杆进行固接;第二连接块与第一光杆进行滑动连接;第二连接块与第三电动推杆进行固接;第三电动滑块与第三电动滑轨进行滑动连接;第四电动滑块与第四电动滑轨进行滑动连接;第五电动滑轨与第四电动推杆进行固接;第五电动滑轨与第一电动夹板进行滑动连接;第五电动滑轨与第二电动夹板进行滑动连接;第三电动推杆与第六电动滑轨进行固接;第六电动滑轨与第三电动夹板进行滑动连接;第六电动滑轨与第四电动夹板进行滑动连接;第四电动夹板上方设置有第七电动滑轨;第七电动滑轨与电动涂料板进行滑动连接;第一传动轮与铺设单元进行固接。
[0007]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铺设单元包括有第十支架、第十一支架、第十二支架、第八电动滑轨、第二传动轮、第三传动杆、第三传动轮、第三直齿轮、第四传动轮、第四直齿轮、第五直齿轮、第二丝杆、第二光杆、第二连接板、弧形涂料板、U形模具、压板、第五电动推杆、第四传动杆和电动滑架;底架与第十支架进行固接;底架与第十一支架进行固接;底架与第十二支架进行固接;底架与第八电动滑轨进行固接;第十支架与第三传动杆进行转动连接;第十支架与第四传动杆进行转动连接;第十一支架与第五电动推杆进行固接;第十二支架上方设置有U形模具;第八电动滑轨与电动滑架进行滑动连接;第二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一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轮与第三传动杆进行固接;第三传动杆与第三传动轮进行固接;第三传动杆与第三直齿轮进行固接;第三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四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四传动轮与第四传动杆进行固接;第四传动杆与第四直齿轮进行固接;第五直齿轮上方设置有第四直齿轮;第五直齿轮下方设置有第三直齿轮;第五直齿轮与第二丝杆进行固接;第二丝杆与电动滑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二丝杆与第二连接板进行旋接;第二连接板与第二光杆进行滑动连接;第二光杆与电动滑架进行固接;第二连接板与弧形涂料板进行固接;U形模具上方设置有压板;压板与第五电动推杆进行固接。
[0008]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第一传动杆与杆套连接处设置有直切面。
[0009]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电动涂料板设置为拱形。
[0010]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第十二支架通过弹性材料与U形模具连接。
[0011]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第三传动轮与第四传动轮连接的皮带呈扭转状。
[0012]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弧形涂料板下表面转折处比倾斜处厚度小。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第一、为解决目前有一种深海探测用环氧树脂基层状复合材料,其是由碳纤维布和环氧树脂基填料交替层叠铺设到模具内支制成,碳纤维布一般为编制而成,横纵布条之间存在间隙,在层叠时环氧树脂基填料无法完全浸入间隙内,导致环氧树脂基填料固化后复合材料不平整,另外当制作弧形状的复合材料时,因环氧树脂基填料具有流动性,其会在倾斜面上下滑,导致倾斜面上的环氧树脂基填料量少,从而影响碳纤维布的粘合的缺点。
[0014]第二、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上料单元、传输单元、预涂料单元和铺设单元;使用时先将深海探测用的复合材料制作设备放置到所要使用的位置,调整第一支座、第二支座、第三支
座和第四支座,使得底架呈水平,然后外接电源,通过由第一支架支撑的控制屏控制启动该设备;将碳纤维布堆放在上料单元,由上料单元将碳纤维布逐块转移至传输单元,接着由传输单元将碳纤维布转移至预涂料单元内,对碳纤维布的间隙处涂上环氧树脂基填料,而后再转移至铺设单元,铺设单元将碳纤维布和环氧树脂基填料交替层叠铺设到模具内。
[0015]第三、本专利技术实现了深海探测用环氧树脂基层状复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海探测用的复合材料制作设备,包括有底架、第一支座、第二支座、第三支座、第四支座和第一支架;底架与第一支座进行固接;底架与第二支座进行固接;底架与第三支座进行固接;底架与第四支座进行固接;底架与第一支架进行固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预涂料单元和铺设单元;底架与预涂料单元进行固接;预涂料单元对碳纤维的缝隙处涂上环氧树脂基填料;底架与铺设单元进行固接;预涂料单元与铺设单元进行固接;铺设单元将碳纤维布和环氧树脂基填料交替层叠均匀铺设在U形模具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海探测用的复合材料制作设备,其特征在于,预涂料单元包括有第五支架、第六支架、第七支架、第八支架、第九支架、电机、第一传动杆、杆套、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一连接板、第二电动推杆、第三锥齿轮、第二传动杆、第一直齿轮、第二直齿轮、第一丝杆、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第三电动滑块、第四电动滑块、第三电动滑轨、第四电动滑轨、第五电动滑轨、第一电动夹板、第二电动夹板、第三电动推杆、第六电动滑轨、第三电动夹板、第四电动夹板、第七电动滑轨、电动涂料板、第四电动推杆、第一传动轮和第一光杆;底架与第五支架进行固接;底架与第六支架进行固接;底架与第七支架进行固接;底架与第八支架进行固接;第五支架与电机进行固接;第六支架与第一传动杆进行转动连接;第六支架与第二电动推杆进行固接;第七支架与第三电动滑轨进行固接;第八支架与第四电动滑轨进行固接;第九支架与第七电动滑轨进行固接;电机输出轴与第一传动杆进行固接;第一传动杆与杆套进行滑动连接;第一传动杆与第一传动轮进行固接;杆套与第一锥齿轮进行固接;杆套与第二锥齿轮进行固接;杆套与第一连接板进行转动连接;第三锥齿轮一侧设置有第一锥齿轮;第三锥齿轮另一侧设置有第二锥齿轮;第一连接板与第二电动推杆进行固接;第三锥齿轮与第二传动杆进行固接;第二传动杆与第一直齿轮进行固接;第一直齿轮上方设置有第二直齿轮;第二直齿轮与第一丝杆进行固接;第一丝杆与第三电动滑块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丝杆与第四电动滑块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丝杆与第一连接块进行旋接;第一丝杆与第二连接块进行旋接;第一连接块与第一光杆进行滑动连接;第一连接块与第四电动推杆进行固接;第二连接块与第一光杆进行滑动连接;第二连接块与第三电动推杆进行固接;第三电动滑块与第三电动滑轨进行滑动连接;第四电动滑块与第四电动滑轨进行滑动连接;第五电动滑轨与第四电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中一
申请(专利权)人:袁中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