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68358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9: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水处理设备和污泥处理设备;水处理设备包括依次相连通的污水收集池、酸碱中和池、沉淀池组和吸附塔;污泥处理设备包括依次连通的污泥池、压滤机和泥饼收集装置;沉淀池组包括多个串联的沉淀池,沉淀池上设有溢水口,溢水口内设有过滤层,相邻两个沉淀池之间通过溢水口和溢流管相连;每个沉淀池的底部分别与污泥池相连通;压滤机的出水口与吸附塔的进水口相连,压滤机用于污泥池内的污泥进行固液分离,将分离后的分离液送至吸附塔,将分离后的污泥送至泥饼收集装置。通过本处理系统,能有效解决污水处理不彻底和污水中的物质无法再次利用的问题。的物质无法再次利用的问题。的物质无法再次利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特别是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钢丝、钢绞线或钢丝绳的酸洗工艺中会产生大量的酸洗污水,现有技术中一般都对污水进行中和反应和絮凝沉降后排出。现有方法对该污水的处理都不彻底。
[0003]现有技术中,提出了公开号为CN102432139A,公开日为2012年05月02日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文件,该专利文献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钢丝绳酸性重金属废水处理方法,包括采用细菌硫化方法,在厌氧生物反应器中还原硫酸盐形成含硫化物或硫化氢废水;将步骤含硫化物或硫化氢废水与钢丝绳废水在废水反应池中混合反应;再在上述废水反应池中加碱搅拌,调节pH为5~7;利用N2吹脱方式将厌氧生物反应器中产生的生物气吹脱进入废水反应池,进一步反应。
[0004]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以下问题:污水处理不彻底,并且污水中的物质无法废物利用,造成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污水处理系统,能有效解决污水处理不彻底和污水中的物质无法再次利用的问题。
[0006]本技术是通过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7]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处理设备和污泥处理设备;所述水处理设备包括依次相连通的污水收集池、酸碱中和池、沉淀池组和吸附塔;所述污泥处理设备包括依次连通的污泥池、压滤机和泥饼收集装置;所述沉淀池组包括多个串联的沉淀池,所述沉淀池上设有溢水口,溢水口内设有过滤层,相邻两个沉淀池之间通过溢水口和溢流管相连;所述酸碱中和池上连通有碱液投放装置,每个沉淀池上连通有药剂投放装置;每个沉淀池的底部分别与污泥池相连通,用于将沉淀池内的污泥排放至污泥池内;所述压滤机的出水口与吸附塔的进水口相连,所述压滤机用于污泥池内的污泥进行固液分离,并将分离后的分离液送至吸附塔,将分离后的污泥送至泥饼收集装置。
[0008]所述沉淀池内的中部设有若干曝气管,沉淀池的底部呈朝向中部倾斜的向下倾斜状。
[0009]所述吸附塔包括吸附塔本体和吸附塔本体围合形成的内腔,所述内腔内从上到下依次设有紫外灯、过滤件和活性炭层。
[0010]所述活性炭层包括若干螺旋状的通道,每根通道包括通道入口和通道出口,所述通道内设有活性炭,所述通道入口分别与过滤件的出口相连通。
[0011]所述通道入口和通道出口处设有活动连接的顶盖,所述顶盖上设有若干过滤孔,所述通道通过顶盖与过滤件的出口相连通。
[0012]所述过滤孔内设有滤网。
[0013]所述活性炭层包括若干水平状的横向通道和竖向通道,所述竖向通道位于相邻两个横向通道之间,用于连通两个横向通道;所述横向通道的横截面与内腔横截面的面积相等,最上方的横向通道的上表面和最下方的横向通道的下表面上设有若干通孔。
[0014]所述通孔内设有过滤棉层。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表现在:
[0016]1、本技术中,对于酸洗后的污水进行酸碱中和,再添加药剂后使其分层,然后对分层后的上清液和污泥进行分别处理。其中,由于沉淀池组包括多个串联的沉淀池,沉淀池上设有溢水口,相邻两个沉淀池之间通过溢水口和溢流管相连,便于控制沉淀池中上清液的流速,进一步控制沉淀池内的反应速度。溢水口内设有过滤层,避免漂浮在沉淀池中的悬浮物进入下一沉淀池或者进入吸附塔。
[0017]沉淀池内分层后,位于下部的污泥进入污泥池,所述压滤机能将该污泥池内的污泥进行固液分离,并将分离后的污泥送至泥饼收集装置,可以进行外卖,进行资源的二次利用,通过外卖的费用,能降低企业的污水处理成本。固液分离分离后的分离液随同沉淀池中溢出的上清液一并送至吸附塔进行进一步的处理,使得污水处理更加彻底。
[0018]2、沉淀池的中部设有若干曝气管,曝气管的设置能促进沉淀池内污水的循环流动,使得药剂与沉淀池内的污水混合更加均匀,沉淀效果更好,并且能增强污水中氧气的溶解浓度。沉淀池底部呈朝向中部倾斜的向下倾斜状,便于污泥的收集。
[0019]3、所述吸附塔包括吸附塔本体和吸附塔本体围合形成的内腔,所述内腔内从上到下依次设有紫外灯、过滤件和活性炭层,紫外灯能起良好的杀菌消毒作用,且过滤件和活性炭层的设置,使得液体的过滤和处理效果更好。
[0020]4、所述活性炭层包括若干螺旋状的通道,每根通道包括通道入口和通道出口,所述通道内设有活性炭,所述通道入口分别与过滤件的出口相连通,通过螺旋状的通道,能延长污水的流通路径,使得污水能与活性炭充分接触。
[0021]5、所述通道入口和通道出口处设有活动连接的顶盖,所述顶盖上设有若干过滤孔,所述通道通过顶盖与过滤件的出口相连,通过活动设置的顶盖,便于及时更换通道内的活性炭。
[0022]6、所述过滤孔内设有滤网,避免活性炭外漏。
[0023]7、所述活性炭层包括若干水平状的横向通道和竖向通道,所述竖向通道位于两个横向通道之间,用于连通两个横向通道;使得污水在通道内的流通路径加长,污水与活性炭的接触更加充分。由于所述横向通道的横截面与内腔横截面的面积相等,最上方的横向通道的上表面和最下方的横向通道的下表面上设有若干通孔,使得横向通道和竖向通道内能容纳的活性炭更多,且一次通过的污水量也更多,加快了过滤效率。
[0024]8、所述通孔内设有过滤棉层,过滤棉层对污水进行进一步的过滤,并且能避免横向通道和竖向通道内的活性炭外漏。
附图说明
[0025]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中:
[0026]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本技术中沉淀池的连接示意图;
[0028]图3为本技术中吸附塔的其中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9]图4为本技术中吸附塔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0030]图5为本技术中区域A放大示意图;
[0031]图中标记:
[0032]1、污水收集池,2、酸碱中和池,3、沉淀池组,4、吸附塔,5、污泥池,6、压滤机,7、泥饼收集装置,8、沉淀池,9、溢水口,10、过滤层,11、溢流管,12、碱液投放装置,13、药剂投放装置,14、曝气管,15、吸附塔本体,16、内腔,17、紫外灯,18、过滤件,20、活性炭,21、通孔,22、过滤棉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33]实施例1
[0034]作为本技术基本实施方式,本技术包括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水处理设备和污泥处理设备。所述水处理设备包括依次相连通的污水收集池1、酸碱中和池2、沉淀池组3和吸附塔4。所述污泥处理设备包括依次连通的污泥池5、压滤机6和泥饼收集装置7。所述沉淀池组3包括两个相连的沉淀池8,具体包括第一级沉淀池和第二级沉淀池,所述第一级沉淀池和第二级沉淀池上都设有溢水口9,第二级沉淀池的进水口通过溢流管11与第一级沉淀池的溢水口9相连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处理设备和污泥处理设备;所述水处理设备包括依次相连通的污水收集池(1)、酸碱中和池(2)、沉淀池组(3)和吸附塔(4);所述污泥处理设备包括依次连通的污泥池(5)、压滤机(6)和泥饼收集装置(7);所述沉淀池组(3)包括多个串联的沉淀池(8),所述沉淀池(8)上设有溢水口(9),溢水口(9)内设有过滤层(10),相邻两个沉淀池(8)之间通过溢水口(9)和溢流管(11)相连;所述酸碱中和池(2)上连通有碱液投放装置(12),每个沉淀池(8)上连通有药剂投放装置(13);每个沉淀池(8)的底部分别与污泥池(5)相连通,用于将沉淀池(8)内的污泥排放至污泥池(5)内;所述压滤机(6)的出水口与吸附塔(4)的进水口相连,所述压滤机(6)用于污泥池(5)内的污泥进行固液分离,并将分离后的分离液送至吸附塔(4),将分离后的污泥送至泥饼收集装置(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8)内的中部设有若干曝气管(14),沉淀池(8)的底部呈朝向中部倾斜的向下倾斜状。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德斌尹浩钟小刚袁欢刘国华王勋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圣德钢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