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力维护的移动式应急电源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67975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9: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力维护的移动式应急电源系统,包括充电模块、蓄电池组、放电模块、系统管理模块和切换模块,充电模块分别与系统管理模块、切换模块连接,切换模块分别与蓄电池组、放电模块连接,蓄电池组和放电模块均与系统管理模块连接,各个模块集成在一个蓄电池箱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规避了电力行业直流系统蓄电池组核对性放电时所存在的系统失电的风险,而且采用移动式装置形式,可方便运输、移动,投入成本低,可多场站共享。可多场站共享。可多场站共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电力维护的移动式应急电源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电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力维护的移动式应急电源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电力中断时,蓄电池作为备用电源在直流系统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许多重要的设备必须靠蓄电池来维护运行。但是在蓄电池预寿命到达之前,它的容量由于种种原因会发生显著的下降。因此蓄电池的容量必须定时检测,避免在电力事故停电时给您带来惨重的经济损失。目前变电站直流电源系统在110kV及以下大多数采用1组充电器和1组电池的系统方案,在每隔1

2年对蓄电池进行核对性放电时,需单独把蓄电池退出系统再进行放电操作,此时则直流系统的母线脱离了后备保护的蓄电池。若在核对性放电过程中,发生站用交流停电,则全站失去直流电源,将导致系统完全崩溃。现有技术中为解决上述问题,通过备用1组蓄电池,在进行核对性放电时由备用电池组向系统供电。但由于现场空间影响,备用蓄电池长期闲置于仓库。维修时再把备用电池运输到现场,由于备用蓄电池长时没有充电或维护,在作为备用电池接入直流系统时,需对电池进行核容,且运输时需单独拆除需电池组再进行运输,给运输造成了极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在核对性放电测试过程中,发生站用交流停电会导致失去直流电源,系统完全崩溃以及运输不便的问题,提出一种用于电力维护的移动式应急电源系统。
[0004]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电力维护的移动式应急电源系统,包括充电模块、蓄电池组、放电模块、系统管理模块和切换模块,充电模块分别与系统管理模块、切换模块连接,切换模块分别与蓄电池组、放电模块连接,蓄电池组和放电模块均与系统管理模块连接,各个模块集成在一个蓄电池箱中。交流电经充电模块给蓄电池组充电,此时放电模块并不接于直流母线上。系统管理模块检测蓄电池组内的单体电池电压和温度,实现对蓄电池组及其单个蓄电池的管理。可实现蓄电池组的均充、浮充、延充等转换,同时对蓄电池充电过压、过流、过温、温度补偿等保护。这个过程为蓄电池组的储能过程。放电模块能够对蓄电池进核对性放电。
[0005]作为优选,所述切换模块包括开关K1、开关K2和开关K3,开关K1一端分别与充电模块、开关K2一端、开关K3一端连接,开关K1另一端与蓄电池组连接,开关K2另一端与放电模块连接,开关K3另一端接输出。作为优选,所述蓄电池箱包括箱体和箱门,箱门上设有把手,箱体底部设有若干支撑脚,箱体一侧设有接线座。箱门的设置可以方便操作人员对系统进行日常的检查与维修,接线座用于接入交流电,对蓄电池进行充电,支撑脚能够对蓄电池箱起到支撑和固定作用。
[0006]作为优选,所述箱体底部安装有若干轮子,在箱门相邻的两侧面设有拉杆,箱门上和箱体侧面设有通风孔,箱体顶部设有若干吊环。设置轮子和拉环,能够方便操作人员能够
短距离移动蓄电池箱,吊环的设置能方便操作人员远距离运输蓄电池箱,方便将本应急电源系统应用于同一场站的不同直流母线和不同场站上。
[0007]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架、轮子分布在箱体底部的四个角上,所述吊环分布在箱体顶部的四个角上。能够对蓄电池箱进行多方向的平衡控制。
[0008]作为优选,所述轮子可折叠,轮子折叠后的高度小于支撑脚的高度。
[0009]本技术产生的有益效果是:(1)规避了电力行业直流系统蓄电池组核对性放电时所存在的系统失电的风险;(2)采用移动式装置形式,可方便运输、移动,投入成本低,可多场站共享;(3)备用应急电源系统的智能管理可完成自身内部蓄电池的核对性放电。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系统结构框图示意图。
[0011]图2为本技术充电工作状态示意图。
[0012]图3为本技术放电工作状态示意图。
[0013]图4为本技术蓄电池箱结构示意图。
[0014]其中:1、充电模块,2、系统管理模块,3、蓄电池组,4、放电模块,5、切换模块,6、蓄电池箱,601、箱体,602、箱门,603、把手,604、支撑脚,606、接线座,606、轮子,607、拉杆,608、通风孔,609、吊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6]如图1所述,一种用于电力维护的移动式应急电源系统,包括充电模块1、蓄电池组2、放电模块3、系统管理模块4和切换模块5,充电模块1分别与系统管理模块4、切换模块5连接,切换模块5分别与蓄电池组2、放电模块3连接,蓄电池组2和放电模块3均与系统管理模块4连接,各个模块集成在一个蓄电池箱6中。所述切换模块5包括开关K1、开关K2和开关K3,开关K1一端分别与充电模块1、开关K2一端、开关K3一端连接,开关K1另一端与蓄电池组2连接,开关K2另一端与放电模块3连接,开关K3另一端接输出。如图4所示,所述蓄电池箱5包括箱体501和箱门502,箱门502上设有把手503,箱体501底部设有若干支撑脚504和轮子506,箱体501一侧设有接线座505。在箱门502相邻的两侧面设有拉杆507,箱门502上和箱体501侧面设有通风孔508,箱体501顶部设有若干吊环509。所述支撑脚504、轮子506、吊环509均分布在箱体501的四个角上,所述轮子606可折叠,轮子606折叠后的高度小于支撑脚604的高度。便于在使用和运输过程中对蓄电池箱5的位置进行固定。
[0017]如图2所示,正常供电状态下,系统管理模块4将充电模块1关闭,断开开关K1和开关K2,闭合开关K3,市电正常向负载供电,当电力行业场站需要对其直流母线蓄电池组进行核对性放电时,将逆止二极管的正极接入场站内部直流母线处,合上开关K1,K3,断开开关K2,即可实现应急电源内部蓄电池组向外侧直流母线供电。此时脱离场站内部直流母线处的蓄电池组用于核对性放电,则即使交流电网失电,场站仍可正常工作。在此过程中,系统
管理模块4与蓄电池组2经通讯线交互信息并对蓄电池组2进行监控和充放电管理,例如放电终止电压,放电电流,温度管理等,完成相应的保护功能。当应急电源系统本身长时间闲置时,需要对其内部蓄电池组2进行核对性放电时,如图3所示,此时系统管理模块4关闭充电模块1,或者断开市电的交流输入和开关K3,闭合开关K1和K2,蓄电池组2将通过放电模块3进行放电。在此过程中系统管理模块4将对蓄电池组2进行容量统计,以判断蓄电池组2的性能,并实现蓄电池的放电保护,以防止蓄电池亏空。在蓄电池放电结束后,断开开关K2,市电输入充电模块1,系统管理模块4开启充电模块1,实现对蓄电池组2的智能充电。这个循环完成了蓄电池组2的活化,同时为应急电源的使用做好了准备。在本应急电源系统工作过程中,系统管理模块4经通讯分别与充电模1块、蓄电池组2和放电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力维护的移动式应急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模块(1)、蓄电池组(2)、放电模块(3)、系统管理模块(4)和切换模块(5),充电模块(1)分别与系统管理模块(4)、切换模块(5)连接,切换模块(5)分别与蓄电池组(2)、放电模块(3)连接,蓄电池组(2)和放电模块(3)均与系统管理模块(4)连接,各个模块集成在一个蓄电池箱(6)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力维护的移动式应急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模块(5)包括开关K1、开关K2和开关K3,开关K1一端分别与充电模块(1)、开关K2一端、开关K3一端连接,开关K1另一端与蓄电池组(2)连接,开关K2另一端与放电模块(3)连接,开关K3另一端接输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力维护的移动式应急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池箱(6)包括箱体(601)和箱门(6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士友余有如俞君简化军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奥能电源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