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路客车用折叠桌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7787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9: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铁路客车用折叠桌板,包括桌板主体,所述桌板主体的侧端外表面设置有列车壁,所述列车壁的侧端外表面设置有固定件,所述桌板主体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连接件,所述桌板主体的内侧嵌有限位杯口,所述限位杯口的内侧设置有限位夹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铁路客车用折叠桌板,通过限位杯口以及弹簧和连接轴的配合,可有效的防止茶杯不会因列车的颠簸使其摔落,通过承载板以及连接螺丝和连接件以及固定件的配合,可在乘务人员对车厢进行打扫时,将桌板主体折叠至与列车壁平行,方便进行打扫作业。方便进行打扫作业。方便进行打扫作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铁路客车用折叠桌板


[0001]本技术涉及列车桌板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铁路客车用折叠桌板。

技术介绍

[0002]铁路列车是现代化生活中常用的交通工具,还分有坐铺以及卧铺,在列车卧铺车厢中安装有一个桌板,其桌板具有结构简单,可承载小物件等优点;但现有的列车卧铺中的桌板在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首先,现有的桌板不能进行折叠,在乘务人员需要更换卧铺的床单或打扫时,不方便乘务人员进行作业,其次,现有的桌板在使用时,因火车在铁轨运动过程中经常会因地理情况出现摇晃的情况,导致使用者放置在主板上的水杯会因此掉落,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铁路客车用折叠桌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铁路客车用折叠桌板,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铁路客车用折叠桌板,包括桌板主体,所述桌板主体的侧端外表面设置有列车壁,所述列车壁的侧端外表面设置有固定件,所述桌板主体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连接件,所述桌板主体的内侧嵌有限位杯口,所述限位杯口的内侧设置有限位夹块。
[0006]优选的,所述限位杯口贯穿于桌板主体,所述限位杯口的数量为两组,且呈对称关系排布,所述连接件的上端外表面与桌板主体的下端外表面贴合,且两者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固定件的右侧端外表面与列车壁的左侧端外表面贴合,且两者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嵌于固定件的内侧,且两者之间为活动连接。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达到如下技术效果:呈对称排布的限位杯口方便使用者放置茶杯。
[0008]优选的,所述固定件的内侧设置有螺母组,所述螺母组贯穿于连接件和固定件,且螺母组与两者之间均为活动连接,所述桌板主体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限位块,所述承载板的上端外表面与桌板主体的下端外表面贴合,且两者之间为活动连接。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达到如下技术效果:连接件通过固定件和螺母组的配合下可上下摆动。
[0010]优选的,所述限位块的右侧端外表面与固定件的左侧端外表面贴合,且两者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块的内侧设置有连接螺丝,所述连接螺丝贯穿于限位块,且嵌于承载板的内侧,所述承载板通过连接螺丝与限位块为活动连接,所述承载板的数量为两个,且呈对称排布。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达到如下技术效果:呈对称排布的承载板在连接螺丝的配合下,可在桌板主体的下端进行摆动。
[0012]优选的,所述限位夹块的后端设置有连接轴,且两者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夹块和连接轴数量均为四组,且呈圆周阵列排布,所述连接轴的后端嵌于桌板主体的内侧,且两者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连接轴的后端对应桌板主体的内侧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与连接轴和桌板主体之间均为活动连接。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达到如下技术效果:弹簧可对连接轴起到推力作用。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铁路客车用折叠桌板在使用时,使用者在乘坐列车卧铺时,可将桌板主体通过连接件和固定件的配合进行翻转,翻转至与地面平齐后,使用者可将呈对称排布的承载板通过连接螺丝的配合下,将承载板旋转移出,使承载板的上表面与桌板主体的下表面贴合,通过呈对称排布的承载板便可将桌板主体支撑起来,使用者可将茶杯放置在限位杯口内,在放置过程中,茶杯自身的重量为推动限位夹块使连接轴对弹簧进行压缩,弹簧便会产生反作用力通过连接轴以及限位夹块施加在茶杯表面,通过呈圆周阵列排布的限位夹块的配合,可对茶杯起到夹紧作用,防止因列车的颠簸使茶杯摔落,在乘务人员需要对列车卧铺车厢进行打扫时,乘务人员可将承载板通过连接螺丝进行旋转,使承载板的侧端与列车壁贴近,便可将桌板主体折叠至与列车壁平行,方便乘务人员进行打扫,通过限位杯口以及弹簧和连接轴的配合,可有效的防止茶杯不会因列车的颠簸使其摔落,通过承载板以及连接螺丝和连接件以及固定件的配合,可在乘务人员对车厢进行打扫时,将桌板主体折叠至与列车壁平行,方便进行打扫作业。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一种铁路客车用折叠桌板的结构示意图一;
[0016]图2为本技术一种铁路客车用折叠桌板的侧视图;
[0017]图3为本技术一种铁路客车用折叠桌板的结构示意图二;
[0018]图4为本技术一种铁路客车用折叠桌板的桌板主体的局部剖视图。
[0019]图中:1、桌板主体;2、限位杯口;3、连接件;4、固定件;5、列车壁;6、限位夹块;7、承载板;8、螺母组;9、弹簧;10、限位块;11、连接螺丝; 12、连接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1]如图1

4所示,一种铁路客车用折叠桌板,包括桌板主体1,桌板主体1 的侧端外表面设置有列车壁5,列车壁5的侧端外表面设置有固定件4,桌板主体1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连接件3,桌板主体1的内侧嵌有限位杯口2,限位杯口2的内侧设置有限位夹块6。
[0022]限位杯口2贯穿于桌板主体1,限位杯口2的数量为两组,且呈对称关系排布,连接件3的上端外表面与桌板主体1的下端外表面贴合,且两者之间为固定连接,固定件4的右侧端外表面与列车壁5的左侧端外表面贴合,且两者之间为固定连接,连接件3嵌于固定件4的内侧,且两者之间为活动连接,呈对称排布的限位杯口2方便使用者放置茶杯。
[0023]固定件4的内侧设置有螺母组8,螺母组8贯穿于连接件3和固定件4,且螺母组8与两者之间均为活动连接,桌板主体1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承载板7,承载板7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限位块10,承载板7的上端外表面与桌板主体1的下端外表面贴合,且两者之间为活动
连接,连接件3通过固定件4 和螺母组8的配合下可上下摆动。
[0024]限位块10的右侧端外表面与固定件4的左侧端外表面贴合,且两者之间为固定连接,限位块10的内侧设置有连接螺丝11,连接螺丝11贯穿于限位块10,且嵌于承载板7的内侧,承载板7通过连接螺丝11与限位块10为活动连接,承载板7的数量为两个,且呈对称排布。
[00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达到如下技术效果:呈对称排布的承载板7 在连接螺丝11的配合下,可在桌板主体1的下端进行摆动。
[0026]限位夹块6的后端设置有连接轴12,且两者之间为固定连接,限位夹块6和连接轴12数量均为四组,且呈圆周阵列排布,连接轴12的后端嵌于桌板主体1的内侧,且两者之间为活动连接,连接轴12的后端对应桌板主体1的内侧设置有弹簧9,弹簧9与连接轴12和桌板主体1之间均为活动连接,弹簧9可对连接轴12起到推力作用。
[0027]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铁路客车用折叠桌板在使用时,使用者在乘坐列车卧铺时,可将桌板主体1通过连接件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铁路客车用折叠桌板,包括桌板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桌板主体(1)的侧端外表面设置有列车壁(5),所述列车壁(5)的侧端外表面设置有固定件(4),所述桌板主体(1)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连接件(3),所述桌板主体(1)的内侧嵌有限位杯口(2),所述限位杯口(2)的内侧设置有限位夹块(6);所述限位杯口(2)贯穿于桌板主体(1),所述限位杯口(2)的数量为两组,且呈对称关系排布,所述连接件(3)的上端外表面与桌板主体(1)的下端外表面贴合,且两者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固定件(4)的右侧端外表面与列车壁(5)的左侧端外表面贴合,且两者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3)嵌于固定件(4)的内侧,且两者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固定件(4)的内侧设置有螺母组(8),所述螺母组(8)贯穿于连接件(3)和固定件(4),且螺母组(8)与两者之间均为活动连接,所述桌板主体(1)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承载板(7),所述承载板(7)的下端外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张洺银李纯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