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杜利波专利>正文

一种火电厂汽轮机润滑油快速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67320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8: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火电厂汽轮机润滑油快速冷却装置,包括承载底座;所述承载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缓冲机构,承载框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承载机构;冷却仓,所述冷却仓固定安装于承载底座的顶部,冷却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冷却机构;第一载板,所述第一载板固定安装于承载底座的一侧;第二载板,所述第二载板固定安装于承载底座的另一侧;通过收集器能够对需要冷却的润滑油进行快速收集,补水器能够使第一冷箱与第二冷箱实现水循环,从而使第一冷箱与第二冷箱能够持续进行辅助冷却,暂存箱能够对冷却后的润滑油进行暂时储存,方便工人对润滑油进行观察,从而使工人能够准确的确认润滑油是否需要进行更换。是否需要进行更换。是否需要进行更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火电厂汽轮机润滑油快速冷却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冷却装置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火电厂汽轮机润滑油快速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汽轮机也称蒸汽透平发动机,是一种旋转式蒸汽动力装置,高温高压蒸汽穿过固定喷嘴成为加速的气流后喷射到叶片上,使装有叶片排的转子旋转,同时对外做功。汽轮机是现代火力发电厂的主要设备,也用于冶金工业、化学工业、舰船动力装置中。
[0003]如申请号为:CN201420645058.7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汽轮机组管壳式润滑油冷却器的密封结构,它涉及一种汽轮机组润滑油冷却器的密封结构。以解决在热环境下橡胶材质容易因热胀冷缩而造成泄露,影响密封效果并造成泄漏,对生产安全带来隐患的问题,第一环形挡沿为铜制环形挡沿,密封环为铜制密封环,挡圈水平设置于壳体法兰与水室法兰之间,且挡圈的第二环形挡沿与管系管板相配合,双头螺栓穿过第一通孔并与壳体法兰相固接,凸台与第一通孔相配合,双头螺栓与水室法兰相固接,密封环与壳体法兰相贴合,密封环与第二环形挡沿相贴合,密封环与管系管板相配合,第一环形挡沿与壳体法兰相贴合,第一环形挡沿与挡圈相贴合。本技术用于汽轮机组管壳式润滑油冷却器的密封。
[0004]基于上述,现有汽轮机润滑油快速冷却装置结构单一,冷却降温方式单一,从而导致冷却效果较差且冷却成本较高,且现有汽轮机润滑油快速冷却装置固定方式为硬性固定,容易导致装置受到震动破损泄露,同时现有装置缺少保护结构,在使用时容易造成周围人员受伤。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火电厂汽轮机润滑油快速冷却装置,以解决现有汽轮机润滑油快速冷却装置结构单一,冷却降温方式单一,从而导致冷却效果较差且冷却成本较高,且现有汽轮机润滑油快速冷却装置固定方式为硬性固定,容易导致装置受到震动破损泄露,同时现有装置缺少保护结构,在使用时容易造成周围人员受伤问题。
[0006]本技术一种火电厂汽轮机润滑油快速冷却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0007]一种火电厂汽轮机润滑油快速冷却装置,包括承载底座;
[0008]所述承载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缓冲机构,承载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承载机构;
[0009]冷却仓,所述冷却仓固定安装于承载底座的顶部,冷却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冷却机构;
[0010]第一载板,所述第一载板固定安装于承载底座的一侧;
[0011]第二载板,所述第二载板固定安装于承载底座的另一侧。
[0012]进一步的,所述承载底座包括:
[0013]安装槽,安装槽开设于承载底座的两侧;
[0014]放置槽,放置槽开设于承载底座的顶部;
[0015]活动槽,活动槽开设于承载底座的顶部;
[0016]装配槽,装配槽开设于承载底座的两侧;
[0017]定位块,定位块一体式设置于安装槽内侧。
[0018]进一步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
[0019]载重块,载重块固定安装于定位块顶部;
[0020]活动柱,活动柱固定安装于载重块底部;
[0021]定位槽,定位槽开设于定位槽的一侧;
[0022]支撑柱,支撑柱固定安装于载重块顶部。
[0023]进一步的,所述承载机构包括:
[0024]承载板,承载板固定安装于支撑柱顶部;
[0025]调节槽,调节槽开设于承载板两侧;
[0026]支撑件,支撑件通过转轴安装于调节槽内侧。
[0027]进一步的,所述冷却仓包括:
[0028]承载槽,承载槽开设于冷却仓两端;
[0029]定位板,定位板一体式设置于冷却仓底部两侧;
[0030]装配腔,装配腔开设于冷却仓内部;
[0031]第一冷箱,第一冷箱固定安装于冷却仓两侧;
[0032]第二冷箱,第二冷箱固定安装于承载槽内侧;
[0033]输送器,输送器固定安装于承载槽内侧。
[0034]进一步的,所述冷却机构包括:
[0035]冷却件,冷却件固定安装于装配腔内部;
[0036]冷却凸,冷却凸一体式设置于冷却件外侧;
[0037]连接管,连接管固定安装于冷却件一侧;
[0038]冷却管,冷却管固定安装于连接管外侧。
[003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载板包括:
[0040]收集器,收集器固定安装于第一载板顶部;
[0041]输送管,输送管固定安装于收集器一侧;
[0042]补水器,补水器固定安装于承载底座一侧;
[0043]补水管,补水管固定安装于补水器一侧。
[0044]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载板包括:
[0045]暂存箱,暂存箱固定安装于第二载板顶部;
[0046]反输器,反输器固定安装于第二载板顶部。
[0047]本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0048]1、本技术通过设置冷却仓与冷却机构,第一冷箱与第二冷箱之间进行配合,通过内部储存的冷却水对润滑油进行外部辅助冷却,从而提高装置的冷却效率,降低装置的冷却成本,同时第一冷箱与第二冷箱能够对装置外表进行阻隔,防止周围人员碰触装置
而烫伤,从而提高装置使用的安全性,冷却件与冷却凸、冷却管之间配合,通过内部循环流动的冷却剂进行降温冷却,同时冷却凸能够增加冷却件与润滑油的接触面积,从而进一步提高装置冷却件与润滑油的热交换率,从而提高装置的冷却效果。
[0049]2、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载板与第二载板,收集器能够对需要冷却的润滑油进行快速收集,补水器能够使第一冷箱与第二冷箱实现水循环,从而使第一冷箱与第二冷箱能够持续进行辅助冷却,暂存箱能够对冷却后的润滑油进行暂时储存,方便工人对润滑油进行观察,从而使工人能够准确的确认润滑油是否需要进行更换。
[0050]3、本技术还通过设置缓冲机构与承载机构,承载机构能够对冷却仓进行固定支撑,将冷却仓承载与一个合适的高度,缓冲机构能够解决现有汽轮机润滑油快速冷却装置固定方式为硬性固定,容易导致装置受到震动破损泄露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51]图1是本技术的主体主视结构示意图。
[0052]图2是本技术的主体仰视结构示意图。
[0053]图3是本技术的载重块结构示意图。
[0054]图4是本技术的冷却仓结构示意图。
[0055]图5是本技术的冷却件结构示意图。
[0056]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0057]1、承载底座;
[0058]101、安装槽;102、放置槽;103、活动槽;104、装配槽;105、定位块;
[0059]2、载重块;
[0060]201、活动柱;202、定位槽;203、支撑柱;204、承载板;2041、调节槽;2042、支撑件;
[0061]3、冷却仓;
[0062]301、承载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火电厂汽轮机润滑油快速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底座(1);所述承载底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缓冲机构,承载底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承载机构;冷却仓(3),所述冷却仓(3)固定安装于承载底座(1)的顶部,冷却仓(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冷却机构;第一载板(4),所述第一载板(4)固定安装于承载底座(1)的一侧;第二载板(5),所述第二载板(5)固定安装于承载底座(1)的另一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火电厂汽轮机润滑油快速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底座(1)包括:安装槽(101),安装槽(101)开设于承载底座(1)的两侧;放置槽(102),放置槽(102)开设于承载底座(1)的顶部;活动槽(103),活动槽(103)开设于承载底座(1)的顶部;装配槽(104),装配槽(104)开设于承载底座(1)的两侧;定位块(105),定位块(105)一体式设置于安装槽(101)内侧。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火电厂汽轮机润滑油快速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包括:载重块(2),载重块(2)固定安装于定位块(105)顶部;活动柱(201),活动柱(201)固定安装于载重块(2)底部;定位槽(202),定位槽(202)开设于定位槽(202)的一侧;支撑柱(203),支撑柱(203)固定安装于载重块(2)顶部。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火电厂汽轮机润滑油快速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机构包括:承载板(204),承载板(204)固定安装于支撑柱(203)顶部;调节槽(2041),调节槽(2041)开设于承载板(204)两侧;支撑件(2042),支撑件(2042)通过转轴安装于调节槽(2041)内侧。5.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利波
申请(专利权)人:杜利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