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网络附加储存器的外壳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7235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8: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网络附加储存器的外壳结构,包括外壳组件、盖体以及设置在外壳组件内腔中的硬盘盒;所述外壳组件包括有底座、罩壳以及设置在底座上的前端盖和后端盖;所述底座、前端盖和后端盖上设有垂直翻边,所述罩壳覆盖设置在所述垂直翻边的外侧并且和垂直翻边卡接,形成无螺钉的外壳连接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设置翻边结构将底座、前端面和后端面固定,再通过罩盖将翻边罩住,使螺钉不外露,增加其美观性;同时修理储存器主体时只需将罩盖取下,即可对内部组进行维修,操作方便;2、设置弧形过渡的罩盖,减少外壳结构上的棱角设置,使网络附加储存器作为家用储存器更加安全。储存器更加安全。储存器更加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网络附加储存器的外壳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网络储存器
,尤其涉及一种网络附加储存器的外壳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网络储存器就像一台只有储存功能的终端,独立地工作,里面带有固定的系统,但可以设置部分参数功能,可以接入服务器或者电脑进行设置,网络储存服务器实际上就是精简的、服务器,同样由主办、CPU、Soc芯片级系统、内存、网络芯片等组成,虽然它是从服务器的寄出上简化而来,但功能依然强大,不但可以用来做HTTP服务器、FTP服务器和文件服务器,还具有完善的数据备份、网络打印机共享、用户/用户群管理功能,还可以自动下载PT、BT。
[0003]出于网络储存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需要,通过采用硬质的金属材料制作网络储存器的外壳,但是由于金属材料加工的局限性,使得网络储存器的外壳通常采用有棱角的形式,使用者容易受到碰撞;同时,在外壳的安装上,通常采用螺钉的连接方式,其美观度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一种网络附加储存器的外壳结构。
[0005]一种网络附加储存器的外壳结构,包括外壳组件、盖体以及设置在外壳组件内腔中的硬盘盒;所述外壳组件包括有底座、罩壳以及设置在底座上的前端盖和后端盖;所述底座、前端盖和后端盖上设有垂直翻边,所述罩壳覆盖设置在所述垂直翻边的外侧并且和垂直翻边卡接,形成无螺钉的外壳连接结构。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罩壳将底座、前端盖和后端盖的连接位置罩住,在外观上不存在用于固定的螺钉结构,提高其美观度。
[0007]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前端盖、后端盖和底座上的垂直翻边均朝向储存器本体的内腔设置,且底座上的垂直翻边分别和前端盖以及后端盖上的垂直翻边螺钉固定。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垂直翻边将前端盖、后端盖和底座分别固定起来,方便罩盖的安装,同时在拆卸时也只需将罩盖取下即可,无需拆除其他的端盖,方便修理。
[0009]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垂直翻边上设有触点槽,所述触点槽内设有触点片,且所述触点片上的触点凸出于翻边的外侧端面。
[0010]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触点槽为两端呈弧形的直槽,所述触点片上的触点为所述触点槽的两端;所述触点槽内设有压紧块,将触点片压紧在触点槽内。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触点块和罩盖的内壁接触抵接,使得罩盖在盖合时
与前端盖、后端盖及底座的连接更加紧密,不易产生松动。
[0012]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罩壳包括上端面以及两个侧端面,且所述上端面和侧端面之间弧形过渡,且所述侧端面内侧设有贴紧翻边。
[0013]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贴紧翻边上向内侧延伸设有L型卡块,所述底座上的垂直翻边上设有与所述L型卡块位置一致的卡槽。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罩盖从上往下盖设到前端面和后端面的上方后,再前后滑动罩盖,使得L型卡块卡入到卡槽内,使罩盖固定,进一步防止罩盖松脱。
[0015]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垂直翻边上的触点槽至少有两个,触点槽内的触点片数量与触点槽一致。
[0016]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前端盖上设有开口,所述硬盘盒通过所述开口插接到所述储存器本体内部。
[0017]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垂直翻边垂直于底座、前端盖或后端盖设在,所述贴紧翻边紧贴所述罩壳的内壁设置。
[001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9]1.设置翻边结构将底座、前端面和后端面固定,再通过罩盖将翻边罩住,使螺钉不外露,增加其美观性;同时修理储存器主体时只需将罩盖取下,即可对内部组进行维修,操作方便;
[0020]2、设置弧形过渡的罩盖,减少外壳结构上的棱角设置,使网络附加储存器作为家用储存器更加安全。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盖体和外壳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后端盖上的垂直翻边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垂直翻边和触点片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6]附图上标注:1、外壳组件;2、盖体;3、硬盘盒;101、底座;102、罩壳;103、暗改;104、后端盖;a、垂直翻边;b、触点槽;4、触点片;401、触点;a

、压紧块;c、贴紧翻边;5、L型卡块;1011、卡槽;d、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实现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0028]请参阅图1和图2,一种网络附加储存器的外壳结构,包括储存器本体,所述储存器本体包括外壳组件1、盖体2以及设置在外壳组件1内腔中的硬盘盒3及功能组件;外壳组件1包括有底座101、罩壳102以及设置在底座101上的前端盖和后端盖104;前端盖上设有开口d,硬盘盒3通过所述开口d插接到储存器主体内。盖体2连接到前端盖上,将硬盘盒3覆盖起来,使硬盘盒3不易松动。
[0029]请参阅图2和图3,所述底座101、前端盖和后端盖104上设有垂直翻边a,且垂直翻边a分别垂直与底座101、前端盖及后端盖104设置,朝向外壳组件1的内腔,底座101上的垂直翻边a分别和前端盖及后端盖104上的垂直翻边a螺钉固定,罩盖罩设到垂直翻边a的外侧,将螺钉隐藏起来,形成无螺钉的外壳组件1。
[0030]请参阅图2和图4,所述垂直翻边a上设有镂空的触点槽b,且所述触点槽b为两端呈弧形的直槽,所述触点槽b内设有触点片4,触点片4通过触点槽b内的压紧块a

压紧到垂直翻边a的内壁上,触点片4上的触点401露出到触点槽b的外部。触点401位于触点槽b的两端,并且触点401的最外端凸出垂直翻边a的外表面。当罩壳102罩覆到垂直翻边a的外侧时,触点401与罩壳102的内壁接触,并且产生挤压力,使罩壳102的连接更加紧密。垂直翻边a上的触点槽b至少有两个,触点槽b内的触点片4的数量与触点槽b一致,在其他实施例中,其数量也可以是多个。
[0031]请参阅图2和图5,罩壳102包括上端面和两个侧面,且上端面和侧面之间通过弧形过渡。两个侧面的端部内侧设有紧贴翻边贴紧在侧面的内壁上。所述紧贴翻边上设有L型卡块5,且L型卡块5朝向罩壳102的内部设置,底座101的垂直翻边a上设有与L型卡块5位置配合的卡槽1011。罩壳102滑入到最底部时,移动罩壳102,使L型卡块5卡入到卡槽1011内,完成罩壳102的固定。
[0032]本技术的使用方式与现有的网络储存器一致,在此不做赘述。
[0033]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网络附加储存器的外壳结构,包括外壳组件、盖体以及设置在外壳组件内腔中的硬盘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组件包括有底座、罩壳以及设置在底座上的前端盖和后端盖;所述底座、前端盖和后端盖上设有垂直翻边,所述罩壳覆盖设置在所述垂直翻边的外侧并且和垂直翻边卡接,形成无螺钉的外壳连接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附加储存器的外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盖、后端盖和底座上的垂直翻边均朝向储存器本体的内腔设置,且底座上的垂直翻边分别和前端盖以及后端盖上的垂直翻边螺钉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网络附加储存器的外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翻边上设有触点槽,所述触点槽内设有触点片,且所述触点片上的触点凸出于翻边的外侧端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网络附加储存器的外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点槽为两端呈弧形的直槽,所述触点片上的触点为所述触点槽的两端;所述触点槽内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梦蛟刘忠良刘辉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万由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