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控制用材料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67204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8: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动化控制用材料输送装置,该自动化控制用材料输送装置,包括箱体和调节机构,所述箱体的内腔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外侧设置有螺旋叶片,所述箱体的一侧连通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外侧设置有电磁流量传感器,所述第二电机位于箱体的一侧,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从动轴,所述从动轴的外侧通过输料带传动连接有从动轴,所述从动轴的外侧滑动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自动化控制用材料输送装置具有可对卸料处进行高度调节,适应不同工作环境的优点。适应不同工作环境的优点。适应不同工作环境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化控制用材料输送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自动化
,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化控制用材料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自动化控制有半自动与全自动化,自动化控制是一种现代工业、农业、制造业等生产领域中机械电气一体自动化集成控制技术和理论。
[0003]在生产和加工中,需要用到输送装置对材料进行输送,而现有的输送装置卸料口的高度无法调节高度,不能根据各种情况进行卸料,例如对高处车厢内进行卸料,或对材料进行平移输送,因此功能较为单一,无法满足使用者不同需求。
[000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自动化控制用材料输送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可对卸料处进行高度调节,适应不同工作环境的自动化控制用材料输送装置。
[0006]本技术提供的自动化控制用材料输送装置包括:箱体和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第一电机、转动轴、螺旋叶片、出料管、电磁流量传感器、第二电机、主动轴、输料带、从动轴、固定架、第三电机、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三锥齿轮、第四锥齿轮、螺纹杆、螺纹块、进料口和控制器,所述箱体的内腔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外侧设置有螺旋叶片,所述箱体的一侧连通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外侧设置有电磁流量传感器,所述位于箱体的一侧设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设有转动连接主动轴,所述主动轴另一端与第二电机连接,第二电机通过输料带连接从动轴,所述从动轴的外侧通过输料带传动连接有从动轴,所述从动轴的外侧滑动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的外侧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的轴心处通过转杆固定连接有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三锥齿轮的外侧啮合连接有第四锥齿轮,所述第四锥齿轮的内圈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侧螺纹连接有螺纹块,所述螺纹块的内腔与从动轴的外侧转动连接,所述箱体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所述箱体的正表面设置有控制器。
[0007]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内腔设置有吸风机,所述吸风机的抽风口连通有吸风管。
[0008]优选的,所述吸风管的一端连通有吸尘罩,所述吸风管的外侧设置有集尘箱。
[0009]优选的,所述吸风机的排风端连通有排风管,所述箱体的内腔滑动连接有封板。
[0010]优选的,所述封板的正表面设置有把手,所述箱体的顶部设置有活动门。
[0011]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底部设置有储料箱,所述储料箱的顶部开设有清料口,所述储料箱的内腔分别设置有筛板和抽拉柜。
[0012]优选的,所述主动轴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固定座,所述输料带的顶部设置有卡板,所述固定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
[0013]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自动化控制用材料输送装置具有如下有益
效果:
[0014]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动化控制用材料输送装置,通过第一电机带动转动轴和螺旋叶片转动,螺旋叶片带动物料向出料管的一侧运动,并通过出料管和电磁流量传感器落入到输料带上,电磁流量传感器记录通过的物料流量,并将信号通过数据线传递给控制器,当流量达到预设的数值时,控制器通过数据线控制第一电机关闭,从而使螺旋叶片停止物料的输送,接着第二电机通过主动轴带动输料带进行输料,当需要往高处输料时,通过第三电机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第一锥齿轮通过第二锥齿轮和第三锥齿轮带动第四锥齿轮转动,从而使螺纹杆进行转动,螺纹杆转动使螺纹块升降,螺纹块带动从动轴升降,从而对卸料的高度进行调节,解决了现有的输送装置卸料口的高度无法调节高度,不能根据各种情况进行卸料,例如对高处车厢内进行卸料,或对材料进行平移输送,因此功能较为单一,无法满足使用者不同需求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自动化控制用材料输送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图1所示箱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图1所示固定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图1所示储料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标号:1、箱体;2、调节机构;201、第一电机;202、转动轴;203、螺旋叶片;204、出料管;205、电磁流量传感器;206、第二电机;207、主动轴;208、输料带;209、从动轴;210、固定架;211、第三电机;212、第一锥齿轮;213、第二锥齿轮;214、第三锥齿轮;215、第四锥齿轮;216、螺纹杆;217、螺纹块;218、进料口;219、控制器;3、吸风机;4、吸风管;5、吸尘罩;6、集尘箱;7、排风管;8、封板;9、把手;10、活动门;11、储料箱;12、清料口;13、筛板;14、抽拉柜;15、固定座;16、卡板;17、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1]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自动化控制用材料输送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箱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固定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储料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自动化控制用材料输送装置包括:箱体1。
[0022]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1、图2和图3所示,调节机构2包括第一电机201、转动轴202、螺旋叶片203、出料管204、电磁流量传感器205、第二电机206、主动轴207、输料带208、从动轴209、固定架210、第三电机211、第一锥齿轮212、第二锥齿轮213、第三锥齿轮214、第四锥齿轮215、螺纹杆216、螺纹块217、进料口218和控制器219,箱体1的内腔设置有第一电机201,第一电机20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轴202,转动轴202的外侧设置有螺旋叶片203,箱体1的一侧连通有出料管204,出料管204的外侧设置有电磁流量传感器205,所述位于箱体1的一侧设有固定座15,所述固定座15设有转动连接主动轴207,所述主动轴207另一端与第二电机206连接,第二电机206通过输料带208连接从动轴209,从动轴209的外侧滑动
连接有固定架210,固定架210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211,第三电机21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212,第一锥齿轮212的外侧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213,第二锥齿轮213的轴心处通过转杆固定连接有第三锥齿轮214,第三锥齿轮214的外侧啮合连接有第四锥齿轮215,第四锥齿轮215的内圈固定连接有螺纹杆216,螺纹杆216的外侧螺纹连接有螺纹块217,螺纹块217的内腔与从动轴209的外侧转动连接,箱体1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218,箱体1的正表面设置有控制器219。
[0023]封板8的正表面设置有把手9,箱体1的顶部设置有活动门10。
[0024]箱体1的底部设置有储料箱11,储料箱11的顶部开设有清料口12,储料箱11的内腔分别设置有筛板13和抽拉柜14。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化控制用材料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和调节机构(2),所述调节机构(2)包括第一电机(201)、转动轴(202)、螺旋叶片(203)、出料管(204)、电磁流量传感器(205)、第二电机(206)、主动轴(207)、输料带(208)、从动轴(209)、固定架(210)、第三电机(211)、第一锥齿轮(212)、第二锥齿轮(213)、第三锥齿轮(214)、第四锥齿轮(215)、螺纹杆(216)、螺纹块(217)、进料口(218)和控制器(219),所述箱体(1)的内腔设置有第一电机(201),所述第一电机(20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轴(202),所述转动轴(202)的外侧设置有螺旋叶片(203),所述箱体(1)的一侧连通有出料管(204),所述出料管(204)的外侧设置有电磁流量传感器(205),所述位于箱体(1)的一侧设有固定座(15),所述固定座(15)设有转动连接主动轴(207),所述主动轴(207)另一端与第二电机(206)连接,所述第二电机(20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从动轴(209),所述从动轴(209)的外侧通过输料带(208)传动连接有从动轴(209),所述从动轴(209)的外侧滑动连接有固定架(210),所述固定架(210)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211),所述第三电机(21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212),所述第一锥齿轮(212)的外侧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213),所述第二锥齿轮(213)的轴心处通过转杆固定连接有第三锥齿轮(214),所述第三锥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知浩胡天翔谈佳豪俞秉男韩振兴王天翔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