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国涛专利>正文

一种应用于热交换器内腔清洗的双介质循环清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67201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8: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应用于热交换器内腔清洗的双介质循环清洗装置,属于维修装备领域,一号水箱、二号水箱安装至底板上表面,清洗泵和控制柜均固定安装至底座中部;一号水箱、二号水箱、清洗泵之间通过吸水系统形成连通;清洗泵的出水口通过交换器进水管与热交换器连接;一号水箱、二号水箱和热交换器之间通过回水系统形成连通,一号水箱、二号水箱和储水罐之间通过补水系统形成连通;一号水箱内设有若干电加热棒,电加热棒电连接至控制箱的控制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中性清洗液和工业纯水对热交换器内腔依次进行循环冲洗,在不伤及母材表面性能的前提下,实现对大型热交换器及其他同类设备进行快速清洗的目的。类设备进行快速清洗的目的。类设备进行快速清洗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热交换器内腔清洗的双介质循环清洗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维修装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应用于热交换器内腔清洗的双介质循环清洗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油水热交换器是工业上应用十分普遍的一种器件,常用于液态介质与外界空气之间或不同液态介质之间的热交换。热交换器内部结构较为复杂,常见类型有板翅式、管片式、板片式等。热交换器液态介质通道进行了多通道设计,呈蜂窝状并行排列。通道迂回往复,以延长流动路径。为减少重量和体积,大多数热交换器采用耐腐蚀的不锈钢或铜、铝合金材料整体焊接,其内部不可见,总体呈现封闭式状态。
[0003]热交换器工作时,内部流淌带有一定压力、温度的液态物质并与外界进行热能交换。运用较长时间后,会在通道内部留下各种杂质,对器件本身的换热效率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根据零部件老化管理的要求,需要定期进行内部的清洗处理,去除杂质,保持通道畅通,并进行密封性试验、内窥镜检查,根据检验结果进行检修,恢复基本功能。
[0004]热交换器内腔清洗的工作难点主要是:1、器身体积较大,全焊式结构的热交换器,其内部封闭不可见。数量众多的并行排列的蜂巢状狭长通道,封闭在壳体内部,无法使用机械清洗方法清洗。2、器身及芯体采用不锈钢或铜、铝合金材料制成,其内部的污染物需使用清洗剂进行清洗,热交换器内部清洗后残留的清洗液必须去除干净,否则会对工作介质造成污染。因此,内腔冲洗后还要再使用干净的工业纯水进行漂洗,彻底去除残留的清洗液。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应用于热交换器内腔清洗的双介质循环清洗装置,使用中性清洗液和工业纯水对热交换器内腔依次进行循环冲洗,在不伤及母材表面性能的前提下,实现对大型热交换器及其他同类设备进行快速清洗的目的。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7]一种应用于热交换器内腔清洗的双介质循环清洗装置,包括底座、一号水箱、二号水箱、控制柜、清洗泵、吸水系统、回水系统和补水系统;
[0008]一号水箱固定安装至底板上表面的一侧,二号水箱固定安装至底板上表面的另一侧,清洗泵和控制柜均固定安装至底座中部,且清洗泵和控制柜设置在一号水箱和二号水箱之间;一号水箱、二号水箱、清洗泵之间通过吸水系统形成连通;清洗泵的出水口通过交换器进水管与热交换器连接,形成一号水箱、二号水箱、清洗泵和热交换器之间的连通;一号水箱、二号水箱和热交换器之间通过回水系统形成连通,一号水箱、二号水箱和储水罐之间通过补水系统形成连通;一号水箱内设有若干电加热棒和温度传感器,电加热棒电连接至控制箱的控制器,温度传感器信号连接至控制器。
[0009]进一步的,吸水系统包括吸水主管、一号吸水支管、二号吸水支管、一号两位三通电磁阀;一号水箱通过一号吸水支管连接至一号两位三通电磁阀的一口,二号水箱通过二
号吸水支管连接至一号两位三通电磁阀的二口,清洗泵的进水口通过吸水主管连接至一号两位三通电磁阀的三口。
[0010]进一步的,一号两位三通电磁阀中控制一号吸水支管的电磁阀作为一号电磁阀;一号两位三通电磁阀中控制二号吸水支管的电磁阀作为二号电磁阀,一号电磁阀和二号电磁阀均信号连接至控制柜中的控制器。
[0011]进一步的,交换器进水管通过一号过滤器与热交换器进水口连接;一号吸水支管和二号吸水支管均设有一个直角塞门。
[0012]进一步的,回水系统包括交换器出水管、一号回水支管、二号回水支管和二号两位三通电磁阀;一号水箱通过一号回水支管连接至二号两位三通电磁阀的一口,二号水箱通过二号回水支管连接至二号两位三通电磁阀的二口,交换器出水管一端连接至二号两位三通电磁阀的三口,交换器出水管另一端通过二号过滤器连接至热交换器出水口。
[0013]进一步的,二号两位三通电磁阀中控制一号回水支管的电磁阀作为三号电磁阀;二号两位三通电磁阀中控制二号回水支管的电磁阀作为四号电磁阀;三号电磁阀和四号电磁阀均信号连接至控制器。
[0014]进一步的,补水系统包括补水主管、一号补水支管、二号补水支管、三号两位三通电磁阀和管道泵;一号水箱通过一号补水支管连接至三号两位三通电磁阀的一口,二号水箱通过二号补水支管连接至三号两位三通电磁阀的二口,补水主管通过管道泵连接至三号两位三通电磁阀的三口。
[0015]进一步的,三号两位三通电磁阀中控制一号补水支管的电磁阀作为五号电磁阀,三号两位三通电磁阀中控制二号补水支管的电磁阀作为六号电磁阀;五号电磁阀和六号电磁阀均信号连接至控制器。
[0016]进一步的,所述加热棒的数量为4

8的,均匀的设置在一号水箱内壁的中部。
[0017]进一步的,一号吸水支管与一号水箱连接处设置在一号水箱底部、二号吸水支管与二号水箱连接处设置在二号水箱底部;一号回水支管与一号水箱连接处、一号补水支管与一号水箱连接处均设置在一号水箱上部;二号回水支管与二号水箱连接处、二号补水支管与二号水箱连接处均设置在二号水箱上部。
[0018]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热交换器内腔清洗的双介质循环清洗装置具有以下优势:
[0019](1)本技术设计了两套水箱,可以盛装两种完全不同的清洗液,满足部件清洗过程中的清洗、漂洗作业要求。清洗液可根据需要进行加热。加热后的清洗液对油污的清理能起到加速溶解清除的作用。清洗、漂洗用水循环使用,节约水资源。一号水箱、二号水箱顶部开方孔方便操作者观察内部情况和进入内部维修。
[0020](2)本技术采用一台大流量清洗泵提供高压清洗液,管道系统采用DN50mm大口径,清洗流量大。用两个两位三通电磁阀进行清洗、漂洗功能的选择,不同清洗功能之间的切换用电磁阀自动控制,不依靠人工,快速便捷,防止人为错误。
[0021](3)本技术提供了清洗效果检查评价装置和方法。工件内腔清洗后,可通过检查回水管前端安装的Y型过滤器中的100目金属滤网上的残留物多少,进行清洁度的检查与效果评价。
[0022](4)本技术通过直角塞门的设置可以对清洗液进行流量调节。
[0023](5)本技术设计的补水系统,可使操作者根据需要向任一水箱进行补水,补水系统用一台管道泵进行驱动,用一个两位三通电磁阀进行方向选择,不依靠人工,快速便捷。
[0024](6)本技术进行了一体化设计,方便移动和安装。可用于各种型式油水热交换器、散热器、油水管路的内部循环清洗,尤其适合内腔容积大、通道复杂、机械无法清洗的铝及铝合金、铜及铜合金、不锈钢、碳钢等材料的液体介质通道的内腔清洗。底座安装滚轮或整体安装在移动车辆上,可就近对大型设备进行现场清洗。
[0025](7)本技术两个水箱盛装的清洗液、漂洗液,也可以根据不同对象的清洗要求进行更换,从而适用于多种场景和环境下的设备内部清洗作业。设备操作简单,可靠性高,造价相对低廉。
附图说明
[0026]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热交换器内腔清洗的双介质循环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一号水箱、二号水箱、控制柜、清洗泵、吸水系统、回水系统和补水系统;一号水箱固定安装至底板上表面的一侧,二号水箱固定安装至底板上表面的另一侧,清洗泵和控制柜均固定安装至底座中部,且清洗泵和控制柜设置在一号水箱和二号水箱之间;一号水箱、二号水箱、清洗泵之间通过吸水系统形成连通;清洗泵的出水口通过交换器进水管与热交换器连接,形成一号水箱、二号水箱、清洗泵和热交换器之间的连通;一号水箱、二号水箱和热交换器之间通过回水系统形成连通,一号水箱、二号水箱和储水罐之间通过补水系统形成连通;一号水箱内设有若干电加热棒和温度传感器,电加热棒电连接至控制箱的控制器,温度传感器信号连接至控制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热交换器内腔清洗的双介质循环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吸水系统包括吸水主管、一号吸水支管、二号吸水支管、一号两位三通电磁阀;一号水箱通过一号吸水支管连接至一号两位三通电磁阀的一口,二号水箱通过二号吸水支管连接至一号两位三通电磁阀的二口,清洗泵的进水口通过吸水主管连接至一号两位三通电磁阀的三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热交换器内腔清洗的双介质循环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一号两位三通电磁阀中控制一号吸水支管的电磁阀作为一号电磁阀;一号两位三通电磁阀中控制二号吸水支管的电磁阀作为二号电磁阀,一号电磁阀和二号电磁阀均信号连接至控制柜中的控制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热交换器内腔清洗的双介质循环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交换器进水管通过一号过滤器与热交换器进水口连接;一号吸水支管和二号吸水支管均设有一个直角塞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热交换器内腔清洗的双介质循环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回水系统包括交换器出水管、一号回水支管、二号回水支管和二号两位三通电磁阀;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国涛杨志
申请(专利权)人:徐国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