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网一体化相控补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67170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8: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微网一体化相控补偿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侧水平设有电子元件安装框架,电子元件安装框架与底座之间设有若干圆柱型电容器,底座上设有硅胶块,若干圆柱型电容器均贯穿硅胶块设置,底座和电子元件安装框架上设有与空腔连通的水冷组件,电子元件安装框架与底座一侧设有安装框,安装框两端分别与两个支撑柱固定连接,安装框上设有散热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微网一体化相控平衡补偿装置,具有综合判断自动补偿的功能,同时该装置设置了散热结构,对控制用的电子元件进行散热,同时对若干电容器也具有一定散热效果,而且该装置中若干电容器便于进行拆卸以及固定,并受到硅胶块的保护,降低损坏概率。降低损坏概率。降低损坏概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网一体化相控补偿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力设备
,尤其涉及微网一体化相控补偿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微网一体化相控平衡补偿装置,主要用于同综合配电箱(JP 柜)配套,规格为 60kvar 和 120kvar,可以直接安装在总进线柜或配电箱里面,属于第4代智能补偿产品,与纯电容装置、电容+电抗装置、智能电容器装置相比,具备更明显的功能优势:具有省空间、省柜体的优势,从而降低成本;具有综合判断自动补偿的功能;具有三相不平衡补偿功能,兼顾无功与三相不平衡;具有小级差分级智能补偿功能,实现更精细化的补偿;具有无涌流、无弧光、无谐波污染的投切功能;实现用手机进行无线及远程“四遥”功能。
[0003]该装置主要结构包括上下两部分,上部分安装有较多电子元件,下部分安装有多个电容器,通过电子元件控制电容器接入电网实现各种补偿功能,同时实时控制,而且保证了远程遥控的实现;但是较多电子元件安装在一起,工作时会产生极大热量,同时若干电容器需要便于拆装,及时在单个电容器出现问题时进行更换。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微网一体化相控补偿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微网一体化相控补偿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侧水平设有电子元件安装框架,所述电子元件安装框架通过四个支撑柱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底座上端面均匀设有若干圆形凹槽,所述电子元件安装框架与底座之间设有若干圆柱型电容器,若干所述圆柱型电容器底部分别延伸至若干圆形凹槽内,所述底座上设有硅胶块,若干所述圆柱型电容器均贯穿硅胶块设置,所述硅胶块通过若干固定杆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硅胶块内匹配设有空腔,所述底座和电子元件安装框架上设有与空腔连通的水冷组件,所述电子元件安装框架与底座一侧设有安装框,所述安装框两端分别与两个支撑柱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框上设有散热组件。
[0006]优选地,所述圆柱型电容器底部外壁上设有外螺纹,所述圆形凹槽内壁上设有与外螺纹匹配的内螺纹,所述圆柱型电容器底部通过螺纹结构与圆形凹槽固定连接。
[0007]优选地,所述水冷组件所述设置在电子元件安装框架内的第一水冷管,所述第一水冷管盘绕固定设置在电子元件安装框架内,所述底座内设有储水腔,所述第一水冷管两端均与底座固定连接并与储水腔连通,所述底座两侧对称设有两个第二水冷管,所述第二水冷管一端与底座固定连接并与储水腔连通,所述第二水冷管另一端与硅胶块固定连接并与空腔连通,所述第一水冷管上固定连接有循环泵。
[0008]优选地,所述散热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安装框内的金属网,所述金属网一侧固定设置有散热风扇,所述第一水冷管的一段盘绕固定设置在金属网上。
[0009]优选地,所述底座上端面设有连通储水腔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上螺纹匹配设置
有密封塞。
[0010]优选地,所述硅胶块上设有与若干与圆柱型电容器位置对应的圆形贯穿口,所述圆形贯穿口的直径略小于圆柱型电容器的直径。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该装置实现了微网一体化相控补偿功能,同时自动控制以及遥控控制的作用,该装置对较多电子元件聚集安装的位置首先进行水冷操作,接着辅助进行风冷,保证较高的散热效果,保证较多电子元件的正常工作,同时还可以辅助对若干电容器进行散热,也具有一定的鼓风除尘作用,该装置中的电容器通过螺纹结构固定,便于固定以及拆卸,该装置还设置了硅胶块对圆柱型电容器进行保护,保证整体装置较长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的左侧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的右侧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底座、2电子元件安装框架、3支撑柱、4圆柱型电容器、5硅胶块、6固定杆、7安装框、8第一水冷管、9金属网、10散热风扇、11循环泵、12密封塞。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7]参照图1

3所示的微网一体化相控补偿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上侧水平设有电子元件安装框架2,电子元件安装框架2内部用于固定安装控制整体装置的电子元件,电子元件安装框架2通过四个支撑柱3与底座1固定连接,底座1上端面均匀设有若干圆形凹槽,电子元件安装框架2与底座1之间设有若干圆柱型电容器4,通过电子元件控制若干圆柱型电容器4接入电网,实现综合判断自动补偿、三相不平衡补偿、小级差分级智能补偿、无涌流、无弧光、无谐波污染的投切等功能,若干圆柱型电容器4底部分别延伸至若干圆形凹槽内,底座1上设有硅胶块5,若干圆柱型电容器4均贯穿硅胶块5设置,硅胶块5可以对若干圆柱型电容器4起到保护作用,硅胶块5通过若干固定杆6与底座1固定连接,硅胶块5内匹配设有空腔,底座1和电子元件安装框架2上设有与空腔连通的水冷组件,利用水冷组件可以对电子元件安装框架2内的电子元件进行冷却,同时辅助对于若干圆柱型电容器4进行冷却,电子元件安装框架2与底座1一侧设有安装框7,安装框7两端分别与两个支撑柱3固定连接,安装框7上设有散热组件,进一步增加对整体装置的散热效果。
[0018]其中,圆柱型电容器4底部外壁上设有外螺纹,圆形凹槽内壁上设有与外螺纹匹配的内螺纹,圆柱型电容器4底部通过螺纹结构与圆形凹槽固定连接,通过转动圆柱型电容器4可以实现圆柱型电容器4的安装以及拆卸,需要在将圆柱型电容器4的接线断开后实施安装或者拆卸操作。
[0019]其中,水冷组件设置在电子元件安装框架2内的第一水冷管8,第一水冷管8盘绕固定设置在电子元件安装框架2内,底座1内设有储水腔,第一水冷管8两端均与底座1固定连
接并与储水腔连通,底座1两侧对称设有两个第二水冷管13,第二水冷管13一端与底座1固定连接并与储水腔连通,第二水冷管13另一端与硅胶块5固定连接并与空腔连通,可以将若干圆柱型电容器4的热量传递至储水腔中,起到散热效果,针对发热效率不高的电容器,该散热操作较好且方便,第一水冷管8上固定连接有循环泵11,通过循环泵11工作,可以将底座1内的水在第一水冷管8内循环,对电子元件安装框架2中的电子元件进行水冷操作。
[0020]其中,散热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安装框7内的金属网9,金属网9一侧固定设置有散热风扇10,金属网10便于进行安装同时不影响散热风扇10的工作效果,第一水冷管8的一段盘绕固定设置在金属网9上,散热风扇10可以对第一水冷管8中冷却液携带热量进行散失,保证水冷效果。
[0021]其中,底座1上端面设有连通储水腔的螺纹孔,螺纹孔上螺纹匹配设置有密封塞12,通过转动可以拧掉密封塞12,从而对储水腔内部的水进行更换或者补充,储水腔对应螺纹孔位置可以设置阀体,从而保证水不会漏出。
[0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微网一体化相控补偿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侧水平设有电子元件安装框架(2),所述电子元件安装框架(2)通过四个支撑柱(3)与底座(1)固定连接,所述底座(1)上端面均匀设有若干圆形凹槽,所述电子元件安装框架(2)与底座(1)之间设有若干圆柱型电容器(4),若干所述圆柱型电容器(4)底部分别延伸至若干圆形凹槽内,所述底座(1)上设有硅胶块(5),若干所述圆柱型电容器(4)均贯穿硅胶块(5)设置,所述硅胶块(5)通过若干固定杆(6)与底座(1)固定连接,所述硅胶块(5)内匹配设有空腔,所述底座(1)和电子元件安装框架(2)上设有与空腔连通的水冷组件,所述电子元件安装框架(2)与底座(1)一侧设有安装框(7),所述安装框(7)两端分别与两个支撑柱(3)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框(7)上设有散热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网一体化相控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型电容器(4)底部外壁上设有外螺纹,所述圆形凹槽内壁上设有与外螺纹匹配的内螺纹,所述圆柱型电容器(4)底部通过螺纹结构与圆形凹槽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网一体化相控补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景冯斌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森能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