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极、电极的制造方法和电池技术

技术编号:3067072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8:52
电池(10)包含正极(100)和负极(200)。正极(100)包含活性物质层(120)(活性物质层(122)和活性物质层(124))和层(300)(层(310)和层(320))。层(300)处于活性物质层(120)上。层(300)包含氢氧化镁颗粒(A)。氢氧化镁颗粒(A)用硬脂酸进行了表面处理。用硬脂酸进行了表面处理。用硬脂酸进行了表面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电极、电极的制造方法和电池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极、电极的制造方法和电池。

技术介绍

[0002]作为电池的一种,开发了二次电池,特别是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包含正极、负极和隔离膜。隔离膜位于正极和负极之间。
[0003]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隔离膜的一例。隔离膜包含聚乙烯微多孔膜和聚乙烯微多孔膜的两面上的耐热性多孔质层。耐热性多孔质层包含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和包含氢氧化铝的无机填料。
[0004]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隔离膜的一例。隔离膜包含聚乙烯微多孔膜和聚乙烯微多孔膜的两面上的多孔质层。多孔质层包含间位型全芳族聚酰胺和包含α

氧化铝的无机填料。
[0005]专利文献3和4中记载了隔离膜的一例。隔离膜包含聚乙烯多孔质膜和聚乙烯多孔质膜上的耐热多孔层。耐热多孔层包含液晶聚酯和氧化铝颗粒。
[0006]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

231281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0

160939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8

311221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8

30789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本专利技术人对电池中用于将正极和负极进行电绝缘的新型结构进行了研究。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的一例在于,通过新型结构将正极和负极进行电绝缘。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目的可以根据本说明书的公开而明确。
[0009]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是电极,其包含:活性物质层;和处于前述活性物质层上、且用硬脂酸进行了表面处理的氢氧化镁颗粒。
[0010]本专利技术的其它方式是电极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在活性物质层上涂布包含用硬脂酸进行了表面处理的氢氧化镁的溶液的步骤。
[0011]本专利技术的又一其它方式是电池,其包含能够作为正极或负极发挥功能的电极,前述电极包含:活性物质层;和 处于前述活性物质层上、且用硬脂酸进行了表面处理的氢氧化镁颗粒。
[0012]专利技术的效果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一个方式,能够通过新型结构将正极和负极进行电绝缘。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池的俯视图。
[0014]图2是图1的A

A'剖面图。
[0015]图3是将图2的一部分放大的图。
[0016]图4是用于说明图3中示出的正极的制造方法的一例的图。
[0017]图5是示出图3的第1变形例的图。
[0018]图6是示出图3的第2变形例的图。
[0019]图7是示出图2的第1变形例的图。
[0020]图8是示出图2的第2变形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使用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应予说明,在所有附图中,对相同的构成要素赋予相同的标记,适当省略说明。
[0022]图1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池10的俯视图。图2是图1的A

A'剖面图。图3是将图2的一部分放大的图。图2中,为了说明,未示出图1中示出的外装材料400。
[0023]使用图3说明电池10的概要。电池10包含正极100和负极200。正极100包含活性物质层120(活性物质层122和活性物质层124)和层300(层310和层320)。层300处于活性物质层120上。层300包含氢氧化镁颗粒(A)。氢氧化镁颗粒(A)用硬脂酸进行了表面处理。
[0024]根据上述构成,可通过新型结构将正极100和负极200进行电绝缘。具体而言,上述构成中,正极100包含氢氧化镁颗粒(A)。氢氧化镁颗粒(A)能够作为用于将正极100和负极200进行电绝缘的隔离膜发挥功能。
[0025]进一步,根据上述构成,能够提高浆料中的氢氧化镁颗粒(A)的分散性。具体而言,上述构成中,氢氧化镁颗粒(A)用硬脂酸进行了表面处理。因此,层300的形成中使用包含氢氧化镁颗粒(A)的浆料的情况下,能够通过硬脂酸提高浆料中的氢氧化镁颗粒(A)的分散性。
[0026]进一步,根据上述构成,能够抑制氢氧化镁颗粒(A)的碱性。如果碱成分强,则电池内的二氧化碳因碱而析出,附着在活性物质表面上,因此抑制碱成分在电池10中是合适的。具体而言,上述构成中,氢氧化镁颗粒(A)用硬脂酸进行了表面处理。因此,能够通过硬脂酸抑制氢氧化镁颗粒(A)的碱性。
[0027]特别是在图3中示出的例子中,在正极100与负极200之间不存在树脂层(即隔离膜)。图3中示出的例子中,如上述那样,氢氧化镁颗粒(A)能够作为隔离膜发挥功能。因此,可以不在正极100与负极200之间设置树脂层。该情况下,能够减薄电池10的厚度。其它例子中,可以在正极100和负极200之间存在树脂层(例如隔离膜)。
[0028]使用图1说明电池10的详情。
[0029]电池10包含第1引线130、第2引线230和外装材料400。
[0030]第1引线130与图2中示出的正极100电连接。第1引线130可以由例如铝或铝合金形成。
[0031]第2引线230与图2中示出的负极200电连接。第2引线230可以由例如铜或铜合金或对它们实施镍镀敷得到的物质形成。
[0032]图1示出的例子中,外装材料400是具有4边的矩形形状。图1示出的例子中,第1引线130和第2引线230从外装材料400的4边之中的共同的1边突出。其它例子中,第1引线130和第2引线230也可以从外装材料400的4边之中的不同的边(例如彼此相反侧的边)突出。
[0033]外装材料400容纳图2中示出的层叠体12与电解液(不图示)。
[0034]外装材料400例如包含热熔接性树脂层和阻隔层,可以制成例如包含热熔接性树脂层和阻隔层的层叠膜。
[0035]形成热熔接性树脂层的树脂材料可以设为例如聚乙烯(PE)、聚丙烯、尼龙、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等。热熔接性树脂层的厚度例如为20μm以上且200μm以下。
[0036]阻隔层具有例如防止电解液的漏出或来自外部的水分的侵入这样的阻隔性,可以设为例如由不锈钢(SUS)箔、铝箔、铝合金箔、铜箔、钛箔等金属形成的阻隔层。阻隔层的厚度例如为10μm以上且100μm以下。
[0037]层叠膜的热熔接性树脂层可以为1层,或也可以为2层以上。同样地,层叠膜的阻隔层可以为1层,或也可以为2层以上。
[0038]电解液例如为非水电解液。该非水电解液可以包含锂盐和溶解锂盐的溶剂。
[0039]锂盐可以设为例如LiClO4、LiBF6、LiPF6、LiCF3SO3、LiCF3CO2、LiAsF6、LiSbF6、LiB
10
Cl
10
、LiAlCl4、LiCl、LiBr、LiB(C2H5)4、CF3SO3Li、CH3SO3Li、LiC4F9SO3、Li(CF3SO2)2N、低级脂肪酸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电极,其包含:活性物质层、和处于前述活性物质层上、且用硬脂酸进行了表面处理的氢氧化镁颗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其包含前述活性物质层上的层,前述层包含前述氢氧化镁颗粒和树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极,其中,前述树脂是芳族聚酰胺、聚酰亚胺、聚偏二氟乙烯(PVdF)、聚丙烯腈、聚四氟乙烯(PTFE)、聚酰亚胺酰胺和聚酰胺之中的至少一种。4.电极的制造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泽良太山本刚正
申请(专利权)人:远景AESC日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