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牦牛腹泻致病菌快速检测用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6764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8: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兽医检测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牦牛腹泻致病菌快速检测用器具,包括机箱、紫外线发生器、储液槽和分液管;机箱顶壁在与储液槽开口对应的位置设置有注液口,分液管包括主管以及与主管连通且端头朝下的滴液管;机箱内还设置有隔板,隔板上安装有测试盘,测试盘的内腔划分为多个测试格,测试格的数量、位置与滴液管一一对应,每个测试格内放置有试纸;储液槽、筒体、分液管以及隔板均由透明材质制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预先对测试牦牛腹泻致病菌的机箱内部各个部件进行杀菌处理,规避了储液槽、筒体、分液管、隔板及测试格上自带病菌而干扰测试结果的问题,可以为快速准确的分辨出牦牛腹泻的致病菌提供无菌测试环境,保证测试结果正确可靠。果正确可靠。果正确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牦牛腹泻致病菌快速检测用器具


[0001]本技术涉及兽医检测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牦牛腹泻致病菌快速检测用器具。

技术介绍

[0002]牦牛腹泻是严重影响牦牛的生产发育、甚至死亡的一种常见多发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其以春季产犊季节多见,引起腹泻的病因主要有细菌、病毒、寄生虫、消化不良等多种因素,占犊牛死亡的89%。出生后3周龄以内的新生犊牛多发生,发病犊牛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食欲下降或废绝、精神沉郁、粪便不成形,表现为稀便、水样便,粪便恶臭,间或混有血丝气泡,急性大量水泻,脱水,自体中毒及心力衰竭,甚至死亡。是造成牦牛或犊牛生长发育不良和危害犊牛重要疾病之一,给藏区畜牧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
[0003]牦牛腹泻的危害性较大,而且致病原因复杂多样,在无法确定病因时盲目用药不仅难以治疗,还会延误病情。但是常用的致病菌检测手段往往需要将样本培养3~5天,才能够对样本进行检测,得出结论,这种检测方式的检测时间过长,也会影响对牦牛的治疗;且现有的致病菌测试装置置于环境中也会受到环境中的杂菌污染,也会干扰测试结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以上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牦牛腹泻致病菌快速检测用器具,预先对测试牦牛腹泻致病菌的机箱内部各个部件进行杀菌处理,规避了储液槽、筒体、分液管、隔板及测试格上自带病菌而干扰测试结果的问题,可以为快速准确的分辨出牦牛腹泻的致病菌提供无菌测试环境,保证测试结果正确可靠。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牦牛腹泻致病菌快速检测用器具,包括密闭结构的机箱,机箱的内腔中设置有紫外线发生器、储液槽和分液管;储液槽的顶部开口,储液槽的顶部开口边缘固定于机箱的顶壁,机箱顶壁在与储液槽开口对应的位置设置有注液口;分液管位于储液槽的下方,储液槽的底部通过筒体与分液管连通,分液管包括主管以及与主管连通且端头朝下的滴液管;筒体上在靠近主管的位置设置有阀门,阀门的控制杆沿机箱侧壁伸出至机箱外;机箱内还设置有位于滴液管下方的隔板,隔板上安装有测试盘,测试盘的内腔由横竖挡板划分为多个测试格,测试格的数量、位置与滴液管一一对应,每个测试格内放置有试纸;机箱的侧壁在测试盘对应的位置设置有抽屉槽,测试盘由抽屉槽插入机箱内;储液槽、筒体、分液管以及隔板均由透明材质制得。
[0007]进一步地,筒体内插设有活塞杆,位于筒体内的活塞杆端头设置有位于阀门上方的活塞头;位于筒体外端的活塞杆端头穿出机箱顶壁并位于机箱上表面上方;靠近筒体侧壁顶部的位置设置有连接管,储液槽的底部通过连接管与筒体内腔连通。
[0008]进一步地,机箱内在隔板底部位置设置有集液槽,集液槽对应的隔板位置设置有通孔;位于隔板下方的机箱侧壁开设有可供集液槽插入机箱内的插槽。
[0009]进一步地,测试盘、集液槽上的外壁设置有把手。
[0010]进一步地,注液口上安装有可对注液口进行封盖的盖体。
[0011]进一步地,盖体顶部设置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伸入储液槽内,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远端安装有搅拌叶片。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预先对测试牦牛腹泻致病菌的机箱内部各个部件进行杀菌处理,规避了储液槽、筒体、分液管、隔板及测试格上自带病菌而干扰测试结果的问题,可以为快速准确的分辨出牦牛腹泻的致病菌提供无菌测试环境,保证测试结果正确可靠。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实施例中牦牛腹泻致病菌快速检测用器具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实施例中牦牛腹泻致病菌快速检测用器具的立体图;
[0015]其中:1、机箱;2、紫外线发生器;3、储液槽;4、筒体;5、主管;6、滴液管;7、阀门;8、控制杆;9、隔板;10、测试盘;11、测试格;12、活塞杆;13、活塞头;14、连接管;15、集液槽;16、通孔;17、把手;18、盖体;19、伺服电机;20、输出轴;21、搅拌叶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
[0017]实施例:
[0018]参见图1和图2,一种牦牛腹泻致病菌快速检测用器具,包括密闭结构的机箱1,机箱1的内腔中设置有紫外线发生器2、储液槽3和分液管;储液槽3的顶部开口,储液槽3的顶部开口边缘固定于机箱1的顶壁,机箱1顶壁在与储液槽3开口对应的位置设置有注液口;分液管位于储液槽3的下方,储液槽3的底部通过筒体4与分液管连通,分液管包括主管5以及与主管5连通且端头朝下的滴液管6;筒体4上在靠近主管5的位置设置有阀门7,阀门7的控制杆8沿机箱1侧壁伸出至机箱1外;机箱1内还设置有位于滴液管6下方的隔板9,隔板9上安装有测试盘10,测试盘10的内腔由横竖挡板划分为多个测试格11,测试格11的数量、位置与滴液管6一一对应,每个测试格11内放置有试纸;机箱1的侧壁在测试盘10对应的位置设置有抽屉槽,测试盘10由抽屉槽插入机箱1内;储液槽3、筒体4、分液管以及隔板9均由透明材质制得。
[0019]在本实施例中,需要进行牦牛腹泻致病菌检测前,预先在测试盘10内的测试格11中放入多种致病菌测试试纸,然后将测试盘10由抽屉槽的位置插入机箱1内,然后开启紫外线发生器2使其产生紫外线对机箱1内的储液槽3、筒体4、分液管、隔板9以及测试盘10进行紫外线杀菌处理。然后关闭紫外线发生器2,操作控制杆8使阀门7预先处于关闭状态,将牦牛的粪便样本和纯净水混合摇匀后形成混合液,将混合液由注液口倒入储液槽3内,然后打开筒体4的阀门7使混合液体通过分液管前端的滴液管6滴入测试盘10内对应的测试格11中的病菌测试试纸上,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后,抽出测试盘10,观察试纸,根据试纸上的指示剂判断导致牦牛腹泻的致病菌的种类。本实施例中预先对测试牦牛腹泻致病菌的机箱1内
部各个部件进行杀菌处理,规避了储液槽3、筒体4、分液管、隔板9及测试格11上自带病菌而干扰测试结果的问题,可以为快速准确的分辨出牦牛腹泻的致病菌提供无菌测试环境,保证测试结果正确可靠。
[0020]本实施例中的筒体4内插设有活塞杆12,位于筒体4内的活塞杆12端头设置有位于阀门7上方的活塞头13;位于筒体4外端的活塞杆12端头穿出机箱1顶壁并位于机箱1上表面上方;靠近筒体4侧壁顶部的位置设置有连接管14,储液槽3的底部通过连接管14与筒体4内腔连通。活塞头13的初始位置位于靠近阀门7的上方,需要进行混合液滴入测试格11内时,先关闭阀门7,然后拉动活塞杆12使活塞头13向筒体4顶部上方移动,此时活塞头13与阀门7之间的筒体4内产生负压,当活塞头13完全通过连接管14的位置时,储液槽3内的混合液被吸入活塞头13与阀门7之间的筒体4腔室内,然后打开阀门7,逐渐推动活塞杆12使活塞头13向下移动,将筒体4内吸入的混合液逐渐由分液管的主管5及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牦牛腹泻致病菌快速检测用器具,包括密闭结构的机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1)的内腔中设置有紫外线发生器(2)、储液槽(3)和分液管;所述储液槽(3)的顶部开口,所述储液槽(3)的顶部开口边缘固定于机箱(1)的顶壁,所述机箱(1)顶壁在与储液槽(3)开口对应的位置设置有注液口;所述分液管位于储液槽(3)的下方,所述储液槽(3)的底部通过筒体(4)与分液管连通,所述分液管包括主管(5)以及与主管(5)连通且端头朝下的滴液管(6);所述筒体(4)上在靠近主管(5)的位置设置有阀门(7),所述阀门(7)的控制杆(8)沿机箱(1)侧壁伸出至机箱(1)外;所述机箱(1)内还设置有位于滴液管(6)下方的隔板(9),所述隔板(9)上安装有测试盘(10),所述测试盘(10)的内腔由横竖挡板划分为多个测试格(11),所述测试格(11)的数量、位置与滴液管(6)一一对应,每个测试格(11)内放置有试纸;所述机箱(1)的侧壁在测试盘(10)对应的位置设置有抽屉槽,所述测试盘(10)由抽屉槽插入机箱(1)内;所述储液槽(3)、所述筒体(4)、所述分液管以及所述隔板(9)均由透明材质制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牦牛腹泻致病菌快速检测用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4)内插设有活塞杆(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班旦拉巴次旦四郎玉珍吴金措姆格桑卓玛
申请(专利权)人: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