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平放的折叠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6646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8: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平放的折叠床,包括:定位单元;床板,其包括前部床板及后部床板;以及框架组件,其包括前框组件和后框组件,所述前框组件固定于所述前部床板,所述后框组件固定于所述后部床板,所述前框组件与所述后框组件通过一连接单元实现可折叠式连接,以使所述可平放的折叠床具有折叠状态及展开状态;所述前部床板包括第一床板和第二床板,所述第一床板与所述第二床板铰接,所述后部床板包括第三床板、第四床板及第五床板,所述第三床板、所述第四床板及所述第五床板依次铰接;所述第二床板上设置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三床板上设置第二固定部,所述定位单元将所述第一固定部及所述第二固定部相对固定。所述第二固定部相对固定。所述第二固定部相对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平放的折叠床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可平放的折叠床。

技术介绍

[0002]折叠床是一种利用关节原理设计,为了方便和节省体积空间,通过各种折叠方式可以折叠收放的简易床。它方便实用,存放方便。现有技术中的具有调节功能的床架(其具有两组调节电机,也称作电动床),通常无法实现折叠功能,即使能实现折叠,其也可能具有以下缺点:折叠床的前框组件于后框组件通过一连接件而实现铰接时,由于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前框组件及后框组件铰接,因此,前框组件及后框组件之间易形成错位,并且可能存在晃动大的问题;电动床通常需要安装床脚才能使用,因此需要额外的配件,且需要消费者自己动手安装床脚,使用体验较差;电动床在不设置床脚的情况下,无法完全平放。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可平放的折叠床。
[0004]本技术实施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平放的折叠床,其特征在于,包括:
[0005]定位单元;
[0006]床板,其包括前部床板及后部床板;以及
[0007]框架组件,其包括前框组件和后框组件,所述前框组件固定于所述前部床板,所述后框组件固定于所述后部床板,所述前框组件与所述后框组件通过一连接单元实现可折叠式连接,以使所述可平放的折叠床具有折叠状态及展开状态;
[0008]所述前部床板包括第一床板和第二床板,所述第一床板与所述第二床板铰接,所述后部床板包括第三床板、第四床板及第五床板,所述第三床板、所述第四床板及所述第五床板依次铰接;
[0009]所述第二床板上设置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三床板上设置第二固定部,所述定位单元将所述第一固定部及所述第二固定部相对固定。
[0010]本技术实施例所述定位单元包括杆部,所述杆部穿设过所述第一固定部及所述第二固定部。
[0011]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第一固定部及所述第二固定部之间设置间隙,所述矩形固定管设置于所述间隙处,且所述杆部穿设过所述矩形固定管。
[0012]本技术实施例还包括固定螺母,所述定位单元为螺栓,所述固定螺母与所述定位单元配合,以将所述第一固定部、所述矩形固定管及所述第二固定部锁紧。
[0013]本技术实施例所述前框组件及所述后框组件的下端面平齐且构成所述可平放的折叠床展开状态时的最底部;在所述折叠状态时,所述前框组件的下端面与所述后框组件的下端面贴合。
[0014]本技术实施例所述连接单元包括本体、侧壁、两组轴部及两组锁紧单元,所述侧壁与所述本体连接,其中一组所述轴部穿过所述侧壁并与所述前框组件铰接,而另一组所述轴部穿过所述侧壁并与所述后框组件铰接;其中一组所述锁紧单元配置为将所述本体与所述前框组件相对固定,而另一组所述锁紧单元配置为将所述本体与所述后框组件相对固定。
[0015]本技术实施例所述锁紧单元包括螺母,所述轴部上设置有头部,所述螺母螺纹连接于所述轴部,其中一组所述锁紧单元将所述前框组件相对所述连接单元夹紧,另一组所述锁紧单元将所述后框组件相对所述连接单元夹紧。
[0016]本技术实施例所述前框组件具有第一横向支撑部及第一纵向支撑部,其中,所述第一横向支撑部沿所述折叠床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纵向支撑部沿所述折叠床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后框组件具有第二横向支撑部及第二纵向支撑部,其中,所述第二横向支撑部沿所述折叠床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二纵向支撑部沿所述折叠床的长度方向设置。
[0017]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第一纵向支撑部具有两组第一连接片,所述第二纵向支撑部具有两组第二连接片,所述侧壁具有两组,两组所述侧壁分别位于两组所述第一连接片之间和两组所述第二连接片之间,所述锁紧单元挤压所述第一连接片及所述第二连接片以将所述两组侧壁夹紧。
[0018]本技术实施例还包括第一作动单元及第二作动单元;所述第一作动单元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横向支撑部铰接,而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床板铰接;所述第二作动单元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横向支撑部铰接,而其另一端与所述第四床板铰接。
[0019]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一条或多条优点或效果: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定位单元的设置,限制了连接单元处的转动趋势,防止第二床板与第三床板错位或发生晃动,提升使用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图1是本技术本实施例中的可平放的折叠床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可平放的折叠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4是图3中的A处的放大图。
[0025]图5是图1中的B处的放大图。
[0026]图6是图1中的C处的放大图。
[0027]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可平放的折叠床安装床脚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可平放的折叠床升降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此时第二床板和第三床板位于同一平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解释,而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0030]参见图1至图8,本实施例的可平放的折叠床,包括床板1、框架组件2、支撑杆3、第一作动单元4、第二作动单元5、定位单元7和矩形固定管8。
[0031]本实施例中的床板1,其包括前部床板11及后部床板12,前部床板11及后部床板12的长度相同或大致相同,以使得床板1可对半折叠。本实施例中的床板1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定向刨花板,其具有价格低,甲醛释放量小,更加环保的优点。
[0032]本实施例中的框架组件2,其包括前框组件21和后框组件22,所述前框组件21固定于所述前部床板11,所述后框组件22固定于所述后部床板12,所述前框组件21与所述后框组件22通过一连接单元6实现可折叠式连接,以使所述可平放的折叠床具有折叠状态及展开状态。从另一角度讲,本实施例中的前框组件21与前部床板11形成第一单元,而后框组件22与后部床板12形成第二单元,通过前框组件21与后框组件22的折叠,可实现第一单元与第二单元的折叠,折叠后,床板1位于相对的两侧(高度方向的两侧)。
[0033]本实施例所述前框组件21及所述后框组件22的下端面平齐且构成所述可平放的折叠床展开状态时的最底部;在所述折叠状态时,所述前框组件21的下端面与所述后框组件22的下端面贴合。本实施例中将前框组件21及后框组件22的下端面构成折叠床的底部,因此,底部可直接进行平放,因此,可无需设置床脚而直接使用。具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平放的折叠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单元;床板,其包括前部床板及后部床板;以及框架组件,其包括前框组件和后框组件,所述前框组件固定于所述前部床板,所述后框组件固定于所述后部床板,所述前框组件与所述后框组件通过一连接单元实现可折叠式连接,以使所述可平放的折叠床具有折叠状态及展开状态;所述前部床板包括第一床板和第二床板,所述第一床板与所述第二床板铰接,所述后部床板包括第三床板、第四床板及第五床板,所述第三床板、所述第四床板及所述第五床板依次铰接;所述第二床板上设置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三床板上设置第二固定部,所述定位单元将所述第一固定部及所述第二固定部相对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平放的折叠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单元包括杆部,所述杆部穿设过所述第一固定部及所述第二固定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平放的折叠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及所述第二固定部之间设置间隙,所述间隙内设置有矩形固定管,且所述杆部穿设过所述矩形固定管。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平放的折叠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螺母,所述定位单元为螺栓,所述固定螺母与所述定位单元配合,以将所述第一固定部、所述矩形固定管及所述第二固定部锁紧。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平放的折叠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框组件及所述后框组件的下端面平齐且构成所述可平放的折叠床展开状态时的最底部;在所述折叠状态时,所述前框组件的下端面与所述后框组件的下端面贴合。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平放的折叠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单元包括本体、侧壁、两组轴部及两组锁紧单元,所述侧壁与所述本体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泽华谭现龙沈武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高裕家居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