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灯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6419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灯具,包括灯体、光源、第一配光元件、第二配光元件、透光防护板,透光防护板将所述灯体分隔成相互隔离的两个容置空间,所述透光防护板和所述底板,以及两者之间的侧壁构成第一容置空间,所述透光防护板和所述开口,以及两者之间的侧壁构成第二容置空间,所述光源及所述第一配光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所述第二配光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透光防护板设置在灯体的中间位置,外侧可根据需要匹配不同的光学元件,如光束角度的反射器、透镜或其他光学件,使得灯具的设计更为灵活。透光保护板在和反射器接触位置的外侧设置挡板,和反射器下边缘交错,可以起到一定的堵水作用,从而达到IPX4的防水要求。从而达到IPX4的防水要求。从而达到IPX4的防水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灯具


[0001]本技术涉及照明领域,特别是一种灯具。

技术介绍

[0002]随着LED灯具的普及,低能耗,高亮度,高寿命的特点被广大用户所喜爱;随着消费者的消费层次的提升,价格不再在首要的考虑因素,产品的安全防护能力以及较高的外观档次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追捧,同时,消费者对灯具的使用也越来越专业化,灯光氛围的营造也对灯具产品的要求越来越多样化。
[0003]目前市场上的筒灯,通常在灯筒的开口端设置面板对灯具的内部结构进行保护。这样的设计灯具整体轮廓已经固定,内部部件在不破坏灯体的情况下也无从改变,使得后期的外观及配光的变化都无从实现。因此,提供一种既具有较好的安全防护能力,又可以较为灵活地进行设计修改的灯具成为各灯具厂商的共同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具有较好的安全防护能力,又可以较为灵活地进行设计修改的灯具。
[0005]本技术为实现上述功能,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灯具,包括灯体、光源、第一配光元件、第二配光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具还包括透光防护板,所述灯体包括底板、侧壁、和底板相对设置的开口,所述透光防护板设置于所述侧壁将所述灯体分隔成相互隔离的两个容置空间,所述透光防护板和所述底板,以及两者之间的侧壁构成第一容置空间,所述透光防护板和所述开口,以及两者之间的侧壁构成第二容置空间,所述光源及所述第一配光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所述第二配光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
[0006]优选地,所述灯体一体成型。
[0007]优选地,所述侧壁内侧形成有台阶结构,所述台阶结构包括和所述开口相对设置的承载面,所述透光防护板设置于所述承载面。
[0008]优选地,所述透光防护板和所述承载面之间设置有密封元件。
[0009]优选地,所述第二配光元件为反射器呈喇叭状,其小口端为入光口,大口端为出光口,通过连接结构和所述灯体固定连接,所述反射器的入光口贴近所述透光防护板设置。
[0010]优选地,所述透光防护板和所述反射器入光口的相对位置的外围设置有一圈从所述透光防护板向所述开口延伸的挡板,所述挡板的高度超出所述反射器入光口到所述透光防护板的距离。
[0011]优选地,所述反射器出光口和所述开口齐平。
[0012]优选地,所述连接结构为卡扣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反射器外周的多个卡接部,以及设置在所述灯体内壁靠近所述开口的扣持部。
[0013]优选地,所述第一配光元件为透镜、导光元件或反射元件。
[0014]优选地,所述透光防护板为全透明状态或半透明状态。
[0015]优选地,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具为筒灯或射灯。
[0016]本技术提供的灯具,灯体采用一体化件,节省了材料和工艺步骤,配合透光防护板形成形成一个具有一定防尘与防水能力的空间,对光电核心进行更严密的防护。透光防护板设置在灯体的中间位置,外侧可根据需要匹配不同的光学元件,如光束角度的反射器、透镜或其他光学件,使得灯具的设计更为灵活。透光保护板在和反射器接触位置的外侧设置挡板,和反射器下边缘交错,可以起到一定的堵水作用,从而达到IPX4的防水要求。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灯具的爆炸图;
[0018]图2是图1实施例灯具剖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图1实施例灯具的剖面图;
[0020]图4是本技术另一优选实施例灯具的爆炸图;
[0021]图5是图4实施例灯具剖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提出的用于灯具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3]图1、图2、图3为本申请一优选实施例,该实施例为一筒灯,包括灯体11、光源15、第一配光元件14、透光防护板12、作为第二配光元件的反射器1、及驱动电源(未图示)。电源驱动可以是单独的一个部件,设置于灯体11内通过导线、连接器等与光源15电连接(导线、连接器等),也可以集成设置于光源模组的正面或背面,或者设置于灯体11外部进行供电,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0024]灯体11呈筒状,包括底板1101、侧壁1102、和底板1101相对设置的开口1103。在本实施例中,灯体11为一体成型的金属件,可以对灯具内部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且省去了底板和侧壁的连接工序,使得灯具组装更为方便,从而降低了成本。金属件具有良好的散热特性,光源15固定在底板1101上,可以快速地将其产生的热量通过灯体散发出去,从而延长了灯具的寿命。为了加强散热,还可以在灯体外部加装散热结构,本实施例在灯具底部,即底板1101外侧设置有散热片,在其他较佳实施例中也可以在侧壁1102上设置散热鳍片。
[0025]透光防护板12设置在灯体11的中间位置,将其分隔为上下两部分,形成相互隔离的两个容置空间。透光防护板12的内侧和底板1101,以及两者之间的侧壁1102形成第一容置空间A。第一容置空间A为一个具有一定防尘与防水能力的空间,光源15及第一配光元件14被设置于该防护空间内,实现对光学核心部件的保护。透光防护板12的外侧和开口1103,以及两者之间的侧壁102构成第二容置空间B,反射器13设置于第二容置空间B。在本实施例中,反射器反射器13呈喇叭状,其作为入光口的小口端贴近透光防护板12设置,作为出光口的大口端和开口1103齐平。在其他较佳实施例中,反射器13也可以伸出开口1103以外,仅有部分设置于第二容置空间B内,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反射器13设置在具有防护作用的第一容置空间A的外侧,在不打开灯具情况下,即可以经由开口1103处方便地更换反射器13,通过匹配各种不同反射器13可实现灯具照射角度的变化,使得灯具的设计更为灵活。
[0026]为了实现透光防护板12的安装固定,侧壁1102内侧形成有台阶结构,台阶结构包括和开口1103相对设置的承载面1104,透光防护板12设置于承载面1104之上。透光防护板
12可以通过黏贴、卡扣等方式和所述承载面1104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承载面1104上开设有螺孔,透光防护板12通过螺钉固定于承载面,透光防护板12可同时用于固定第一配光元件14,第一配光元件14被夹持在安装完成后的透光防护板12和底板1101之间实现固定。承载面1104和透光防护板12之间还夹设有密封元件17,从而较好的防水性能,保护设置在第一容置空间A内的光源15。密封元件17可以是密封胶条或密封圈。
[0027]透光防护板12为注塑材料,除了具有防护作用外还可以起到光学作用,可以通过注塑材料物性的变化改变其透明度,形成透明状态或半透明状态,透明状态透光率高可用于重点照明,半透明状态时,可作为匀光板使用,用于环境照明。同一款防护板,在简单改变了防护板的注塑材料情况下,实现了重点照明以及环境照明两种应用的需求,产品外形保持一致,产品生产不需要额外投入,简单易变,反应快速。
[0028]在本实施例中,反射器13通过卡扣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灯具,包括灯体、光源、第一配光元件、第二配光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具还包括透光防护板,所述灯体包括底板、侧壁、和底板相对设置的开口,所述透光防护板设置于所述侧壁将所述灯体分隔成相互隔离的两个容置空间,所述透光防护板和所述底板,以及两者之间的侧壁构成第一容置空间,所述透光防护板和所述开口,以及两者之间的侧壁构成第二容置空间,所述光源及所述第一配光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所述第二配光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灯体一体成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内侧形成有台阶结构,所述台阶结构包括和所述开口相对设置的承载面,所述透光防护板设置于所述承载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防护板和所述承载面之间设置有密封元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配光元件为反射器呈喇叭状,其小口端为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泽玉李书超谢建民
申请(专利权)人:欧普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