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计量电磁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6367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8: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计量电磁泵,涉及泵业技术领域,该方案包括电磁泵和流量器,所述电磁泵包括电磁线圈、泵壳、磁铁材质的阀芯、第一压簧、第二压簧和阀门,所述泵壳包括泵管、连接柱和套筒,所述泵管的一端与套筒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柱的一端固定卡在泵管与套筒之间,且套筒套于连接柱表面,所述电磁线圈固定套在泵管的外侧,所述流量器的进水端与套筒远离泵管的一端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体积小、运行噪音小、可测量流体流量的技术问题。可测量流体流量的技术问题。可测量流体流量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计量电磁泵


[0001]本技术涉及泵业
,尤其涉及一种计量电磁泵。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各种小型电器的使用率越来越高,其内部结构越来越小型化,比如泵业的发展;现有技术中的各种泵为了满足社会发展,其结构不断得到改进,对于某些使用要求较高的场合,现有的纯机械结构的泵由于依靠桨叶转动将液体甩出,其明显具有体积大、噪音大的缺点,另一方面,现有的泵普遍不具备测量流体流量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实现体积小、运行噪音小、可测量流体流量。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计量电磁泵,包括电磁泵和流量器,所述电磁泵包括电磁线圈、泵壳、磁铁材质的阀芯、第一压簧、第二压簧和阀门,
[0006]所述泵壳包括泵管、连接柱和套筒,所述泵管的一端与套筒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柱的一端固定卡在泵管与套筒之间,且套筒套于连接柱表面,所述电磁线圈固定套在泵管的外侧,所述流量器的进水端与套筒远离泵管的一端连通;
[0007]所述阀芯滑设在泵管与连接柱内部,所述阀芯的中部外侧绕周设置有台阶,所述第一压簧压缩在连接柱与台阶之间,所述第二压簧压缩在泵管与阀芯远离套筒的一端;
[0008]所述阀门包括第一阀塞、第一塔簧、第二阀塞和第二塔簧,所述连接柱的内部固定设置有档环,档环中部设置有出液口,所述第一阀塞塞在阀芯靠近套筒的一端,所述第一塔簧压缩在第一阀塞与档环之间,所述第二阀塞塞在出液口远离泵管的一端,所述第二塔簧压缩在档环与套筒之间,位于第一阀塞与第二阀塞之间的连接柱内部形成压缩腔。
[0009]进一步地,还包括磁轭圈,所述磁轭圈有两组,两组磁轭圈均套于泵管外侧,且均位于电磁线圈与泵管之间。
[0010]进一步地,两组磁轭圈之间还设置有衬套,所述衬套套于泵管外侧,且位于电磁线圈与泵管之间。
[0011]进一步地,还包括保持架,所述保持架固定设置在泵管上,所述电磁线圈固定设置在保持架内部。
[0012]进一步地,所述套筒通过螺丝固定设置在保持架上。
[0013]进一步地,所述流量器包括壳体、旋转转子、永磁方铁和感应单元,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流槽,所述流槽与套筒的内部连通,所述旋转转子枢接在流槽内,所述永磁方铁卡设在旋转转子内,所述感应单元与永磁方铁相互配合。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通过将电磁线圈接通一般市电交流电,阀芯在电磁力的作用下,配合第一压簧和第二压簧,使阀芯在泵管与连接柱内部上下往返运动,当阀芯向下移动时,第一塔簧推动第一阀塞向下移动,压缩腔内气压降低,第二阀芯堵
在出液口处,阀芯内的气压大于压缩腔内的气压,阀芯内的流体从阀芯与第一阀塞之间压入压缩腔内;当阀芯向上移动时,第一阀塞堵在阀芯上端,同时压缩腔内的空间被压缩,压缩腔内增高的气压冲开第二阀塞,使压缩腔内的流体通过出液口进入套筒内部;阀芯连续的上下往返运动,进而使流体连续从出液口泵出,从而实现泵液,由于本技术采用通电后的电磁线圈产生磁力推动阀芯运动,进而输送流体,与现有技术相比,无需驱动轴或桨叶,从而使本技术具有更加紧凑的结构,易于布置在狭小空间,使整体体积更加小巧,另一方面,由于本技术摒弃了绝大部分机械结构,极大程度上避免了零件相互摩擦产生的噪音,从而实现噪音较小的目的;其次本技术通过设计流量器,将流量器的进水端与套筒远离泵管的一端连通,随时对抽来的流体进行流量的测量,从而使本技术实现可测量流体流量的功能。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爆炸图;
[0017]图3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剖切图;
[0018]图4是图3中的A处放大图;
[0019]图5是图3中的B处放大图;
[0020]图6是图3中的C处放大图;
[0021]附图标记为:
[0022]电磁泵1,电磁线圈11,
[0023]泵壳12,泵管121,连接柱122,套筒123,卡扣1231,档环124,压缩腔125,
[0024]阀芯13,台阶131,第一压簧14,第二压簧15,
[0025]第一阀塞161,第一塔簧162,第二阀塞163,第二塔簧164,
[0026]磁轭圈17,衬套18,保持架19,
[0027]流量器2,壳体21,扣槽211,旋转转子22,永磁方铁23。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文件中出现的上、下、左、右、前、后等方位词均是以图1中所示的方位为准。
[0029]如图1至图6所示的一种计量电磁泵,包括电磁泵1和流量器2,电磁泵1包括电磁线圈11、泵壳12、阀芯13、第一压簧14、第二压簧15、阀门、磁轭圈17、衬套18和保持架19。
[0030]泵壳12包括泵管121、连接柱122和套筒123,泵管121的一端与套筒123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接柱122的一端固定卡在泵管121与套筒123之间,且套筒123套于连接柱122表面,电磁线圈11固定套在泵管121的外侧,流量器2的进水端与套筒123远离泵管121的一端连通。
[0031]阀芯13滑设在泵管121与连接柱122内部,阀芯13的中部外侧绕周设置有台阶131,第一压簧14压缩在连接柱122与台阶131之间,第二压簧15压缩在泵管121与阀芯13远离套筒123的一端。
[0032]阀门包括第一阀塞161、第一塔簧162、第二阀塞163和第二塔簧164,连接柱122的
内部固定设置有档环124,档环124中部设置有出液口,第一阀塞161塞在阀芯13靠近套筒123的一端,第一塔簧162压缩在第一阀塞161与档环124之间,第二阀塞163塞在出液口远离泵管121的一端,第二塔簧164压缩在档环124与套筒123之间,位于第一阀塞161与第二阀塞163之间的连接柱122内部形成压缩腔125。
[0033]通过将电磁线圈11接通一般市电交流电,阀芯13在电磁力的作用下,配合第一压簧14和第二压簧15,使阀芯13在泵管121与连接柱122内部上下往返运动,市电交流电的频率一般为五十赫兹,故阀芯13上下往返运动的频率也是五十赫兹,从而使流体不断被泵出。
[0034]磁轭圈17有两组,两组磁轭圈17均套于泵管121外侧,且均位于电磁线圈11与泵管121之间,衬套18设置在两组磁轭圈17之间,衬套18套于泵管121外侧,且位于电磁线圈11与泵管121之间。
[0035]保持架19固定设置在泵管121上,电磁线圈11固定设置在保持架19内部,套筒123通过螺丝固定设置在保持架19上。
[0036]流量器2包括壳体21、旋转转子22、永磁方铁23和感应单元,壳体21内部设置有流槽,流槽与套筒123的内部连通,旋转转子22枢接在流槽内,永磁方铁23卡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计量电磁泵,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磁泵和流量器,所述电磁泵包括电磁线圈、泵壳、磁铁材质的阀芯、第一压簧、第二压簧和阀门,所述泵壳包括泵管、连接柱和套筒,所述泵管的一端与套筒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柱的一端固定卡在泵管与套筒之间,且套筒套于连接柱表面,所述电磁线圈固定套在泵管的外侧,所述流量器的进水端与套筒远离泵管的一端连通;所述阀芯滑设在泵管与连接柱内部,所述阀芯的中部外侧绕周设置有台阶,所述第一压簧压缩在连接柱与台阶之间,所述第二压簧压缩在泵管与阀芯远离套筒的一端;所述阀门包括第一阀塞、第一塔簧、第二阀塞和第二塔簧,所述连接柱的内部固定设置有档环,档环中部设置有出液口,所述第一阀塞塞在阀芯靠近套筒的一端,所述第一塔簧压缩在第一阀塞与档环之间,所述第二阀塞塞在出液口远离泵管的一端,所述第二塔簧压缩在档环与套筒之间,位于第一阀塞与第二阀塞之间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创明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爱迪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