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蕾专利>正文

一种吸口水口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62819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8: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吸口水口罩,属于医护用品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的口罩包括口罩本体、第一吸水部、第二吸水部以及下巴托。第一吸水部、第二吸水部分别设置在口罩本体的内表面的相对两侧,第一吸水部、第二吸水部均包括三个间隔相等的吸水件。每个吸水件均为蜂窝结构,且为具有较强的吸水能力的海绵或纱布。因为每个吸水件均具有较强的吸水能力,所以可以吸收使用者流出的口水,避免污染床单和衣物,使使用者处于一个干净又卫生的环境,同时减轻了陪护人员的负担。因为设置有下巴托,下巴托具有一个容纳使用者下巴的凹陷部,将使用者的下巴贴合凹陷部,所以可以防止口罩本体发生偏移。移。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吸口水口罩


[0001]本技术涉及医护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吸口水口罩。

技术介绍

[0002]在临床中,对于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尤其中风患者,因其长期卧病在床,其分泌的唾液增多导致流口水较多。在医学上将流口水异常又称为流涎症。患有流涎症的患者长时间流口水,不仅会污染床单和衣物,使患者处于既不清洁又不卫生的环境,而且还会导致患者口腔周围的皮肤发炎及溃烂,使患者感到痛苦,同时给陪护人员带来了困扰。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口水口罩。
[000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吸口水口罩,用于吸收使用者流出的口水,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口罩本体,具有面向使用者的内表面和位于内表面的相反侧的外表面;第一吸水部,设置在内表面上,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吸水件;第二吸水部,与第一吸水部相对设置,位于内表面的另一侧,具有至少一个第二吸水件;两个挂耳带,分别设置在外表面的两侧;以及下巴托,设置在口罩本体的底部,用于防止口罩本体发生偏移。
[0005]在本技术提供的吸口水口罩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下巴托具有一个凹陷部,用于容纳使用者的下巴。
[0006]在本技术提供的吸口水口罩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每个第一吸水件呈弧形。
[0007]在本技术提供的吸口水口罩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每个第一吸水件之间的间隔相等,并依次设置在使用者的口部的一侧。
[0008]在本技术提供的吸口水口罩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每个第二吸水件呈弧形。<br/>[0009]在本技术提供的吸口水口罩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每个第二吸水件之间的间隔相等,并依次设置在使用者的口部的另一侧。
[0010]在本技术提供的吸口水口罩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两个挂耳带为弹性挂耳带。
[0011]技术的作用与效果
[0012]根据本技术所涉及的吸口水口罩,因为包括口罩本体、第一吸水部、第二吸水部以及下巴托。第一吸水部、第二吸水部分别设置在口罩本体的内表面的相对两侧,第一吸水部、第二吸水部均包括三个间隔相等的吸水件,从而使得使用者流出的口水依次流经每个吸水件。在一个吸水件达到阈值时,使用者流出的口水将会流至与之相邻的另一吸水件,依次类推,最终使使用者的口水流至最后一个吸水件中。因为每个吸水件均具有较强的吸水能力,所以可以吸收使用者流出的口水,避免污染床单和衣物,使使用者处于一个干净又卫生的环境,同时减轻了陪护人员的负担。
[0013]进一步地,因为设置有下巴托,下巴托具有一个容纳使用者下巴的凹陷部,将使用者的下巴贴合凹陷部,所以可以防止口罩本体发生偏移。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吸口水口罩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0015]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吸口水口罩的使用方法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具体阐述。
[0017]下述实施例中,上下方向的描述以口罩使用者佩戴口罩的方向为参照,即,外表面均指口罩本体与空气接触的一侧,内表面均指口罩本体与使用者接触的一侧,上下方向分别指使用者的上下方向,左右方向分别指使用者的左右方向。
[0018]&lt;实施例&gt;
[0019]一种吸口水口罩
[0020]图1是本实施例中吸口水口罩的结构示意图。
[002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吸口水口罩100包括口罩本体10、第一吸水部20、第二吸水部30、两个挂耳带40以及下巴托50。
[0022]口罩本体10呈长方体,具有内表面和外表面,口罩本体10的材质为无纺布。
[0023]第一吸水部20设置在口罩本体10内表面的左侧,包括第一吸水件21、第二吸水件22以及第三吸水件23。
[0024]第一吸水件21呈弧形,为蜂窝结构。第一吸水件21为具有较强吸水能力的海绵或纱布,用于吸收从使用者的嘴角流出的口水。
[0025]第二吸水件22与第一吸水件21的结构相同,并与第一吸水件21存在一定间隔。第二吸水件22用于吸收从第一吸水件21流出的口水。当第一吸水件21的吸水能力达到阈值时,使用者的嘴角流出的口水沿着第一吸水件21流至第二吸水件22。
[0026]第三吸水件23与第一吸水件21、第二吸水件22的结构均相同,并与第二吸水件22之间存在一定间隔。当第二吸水件22的吸水能力达到阈值时,流经第二吸水件22的口水流至第三吸水件23。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吸水件21、第二吸水件22、第三吸水件23均为具有较强吸水能力的材质,所以可以防止使用者流出的口水流出至口罩本体10,从而浸湿床单或衣物。
[0027]第二吸水部30设置在口罩本体10的内表面的右侧,并与第一吸水部20相对设置,第二吸水部30包括第四吸水件31、第五吸水件32以及第六吸水件33。在本实施例中,第四吸水件31、第五吸水件32以及第六吸水件33与第一吸水件21的结构均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0028]两个挂耳带40为弹性挂耳带40,设置在口罩本体10外表面的左右两侧,方便使用者将口罩挂置在使用者的两旁的耳朵上。
[0029]下巴托50设置在口罩本体10的底部,具有一个凹陷部51,为弹性材料,用于容纳使用者的下巴,防止使用者在佩戴口罩的过程中,使口罩本体10发生偏移,从而使第一吸水部20、第二吸水部30的位置发生偏移,使使用者流出的口水流出口罩本体10,浸湿床单或衣
物。
[0030]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吸口水口罩(以下简称口罩)的使用方法如下:
[0031]陪护人员将口罩佩戴在使用者两侧的耳朵上,并将使用者的下巴放置在下巴托50中的凹陷部51内,使使用者的下巴贴合下巴托50的凹陷部51。第一吸水部20、第二吸水部30分别位于使用者嘴角的斜下方,当第一吸水部20、第二吸水部30的吸水能力达到阈值时,陪护人员将口罩从使用者的耳朵上取下,更换新的口罩即可。
[0032]实施例的作用与效果
[0033]根据本实施例所涉及的吸口水口罩,因为包括口罩本体、第一吸水部、第二吸水部以及下巴托。第一吸水部、第二吸水部分别设置在口罩本体的内表面的相对两侧,第一吸水部、第二吸水部均包括三个间隔相等的吸水件,从而使得使用者流出的口水依次流经每个吸水件。在一个吸水件达到阈值时,使用者流出的口水将会流至与之相邻的另一吸水件,依次类推,最终使使用者的口水流至最后一个吸水件中。因为每个吸水件均具有较强的吸水能力,所以可以吸收使用者流出的口水,避免污染床单和衣物,使使用者处于一个干净又卫生的环境,同时减轻了陪护人员的负担。
[0034]进一步地,因为设置有下巴托,下巴托具有一个容纳使用者下巴的凹陷部,将使用者的下巴贴合凹陷部,所以可以防止口罩本体发生偏移。
[0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口水口罩,用于吸收使用者流出的口水,其特征在于,包括:口罩本体,具有面向所述使用者的内表面和位于所述内表面的相反侧的外表面;第一吸水部,设置在所述内表面上,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吸水件;第二吸水部,与所述第一吸水部相对设置,位于所述内表面的另一侧,具有至少一个第二吸水件;两个挂耳带,分别设置在所述外表面的两侧;以及下巴托,设置在所述口罩本体的底部,用于防止所述口罩本体发生偏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口水口罩,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下巴托具有一个凹陷部,用于容纳所述使用者的下巴。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蕾
申请(专利权)人:刘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