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热交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6129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8: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空气净化技术领域,其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可实现对室内空气中细菌有效消杀的全热交换器,其包括壳体、热交换芯体,壳体上开设有新风进风口、新风出风口、污风进风口和污风出风口;新风风道连通新风进风口和新风出风口;排风风道连通污风进风口和污风出风口;新风风机设置于新风风道内,排风风机设置于排风风道内;空气净化模块设置于热交换芯体与新风进风口之间,空气净化模块包括负离子发生器和设置于负离子发生器后端的微静电过滤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全热交换器,通过采用负离子发生器加微静电技术相结合的方式,能够去除空气中的污染物和细菌等;通过对进入热交换芯体前的空气进行过滤,防止了菌类在热交换芯体内部滋生。内部滋生。内部滋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热交换器


[0001]本技术涉及空气净化
,特别是涉及一种全热交换器。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全热交换器主要注重对颗粒物的去除,而杀菌消毒能力较弱,大部分使用的静电驻极或HEPA滤网等技术的阻力较高,能耗较大;且HEPA滤网及静电驻极材料长时间使用后需要进行更换,会产生二次污染。
[0003]公开号为CN110425681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新风系统”,其在新风通道出口(风机出口)位置设计了一个小型的杀菌装置,但是此处为风机出口,风速较快,可达到8m/s以上,在此种风速条件下很难对空气中的菌类起到很好的消除效果,并且杀菌装置在设备末端,菌类可以在热交换芯体内部滋生,长期运行危害极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全热交换器杀菌消毒能力弱的问题,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全热交换器,其通过负离子发生器及微静电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可实现对室内空气中细菌病毒的有效消杀。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全热交换器,包括:
[0007]壳体,其上开设有新风进风口、新风出风口、污风进风口和污风出风口;
[0008]热交换芯体,设置于所述壳体内;
[0009]新风风道,连通所述新风进风口和新风出风口;
[0010]排风风道,连通所述污风进风口和污风出风口;
[0011]新风风机,设置于所述新风风道内,
[0012]排风风机,设置于所述排风风道内;
[0013]空气净化模块,设置于所述热交换芯体与所述新风进风口之间,所述空气净化模块包括负离子发生器和设置于所述负离子发生器后端的微静电过滤模块。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内循环风道,所述内循环风道连通所述污风进风口和新风出风口。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新风风机设置于所述热交换芯体与所述新风出风口之间;所述排风风机设置于所述热交换芯体与所述污风出风口之间。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0017]第一粗效过滤器,设置于所述污风进风口和所述热交换芯体之间;
[0018]第二粗效过滤器,设置于所述新风进风口和所述空气净化模块之间。
[00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新风进风口与空气净化模块之间具有净化腔体。
[00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净化腔体内设置有紫外线杀菌模块。
[002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净化腔体的内壁上涂覆有光触媒。
[002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变压器,所述空气净化模块与所述变压器之间通过触电连接进行供电。
[002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新风出风口处设置有PM2.5检测模块。
[002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新风出风口处设置有CO2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室内空气中的CO2含量。
[002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0026]上述全热交换器,通过采用负离子发生器加微静电技术相结合的方式,能够彻底去除空气中的污染物,包括颗粒物、浮游菌、病毒等;空气净化模块可以清洗后重复利用,无需更换,降低耗材使用,且风阻随容尘量的变化较小;空气净化模块设置于新风进风口位置处,对进入热交换芯体前的空气进行过滤,可以防止菌类在热交换芯体内部滋生,提高了产品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8]图1为本技术全热交换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9]附图标记说明:
[0030]1、污风进风口;2、CO2检测模块;3、 PM2.5检测模块;4、 新风出风口;5 、新风风机;6 、电器盒;7 、排风风机;8 、污风出风阀门;9、污风出风口;10、变压器安装盒;11、新风进风口;12、新风进风阀门;13、第二粗效过滤器;14、净化腔体;15、紫外线杀菌模块;16、空气净化模块;161、负离子发生器; 162、微静电过滤模块;17、内循环阀门;18、热交换芯体;19、第一粗效过滤器;20、固定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
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0034]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35]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全热交换器,包括壳体、设置于壳体内的热交换芯体18、新风风道、排风风道、内循环风道、新风风机5、排风风机7和空气净化模块16。壳体上开设有新风进风口11、新风出风口4、污风进风口1和污风出风口9。新风进风口11、新风出风口4、污风进风口1和污风出风口9处分别设置有新风进风阀门12和污风出风阀门8。
[0036]新风风道连通新风进风口11和新风出风口4;新风风机5设置于新风风道内,室外新风通过新风风道进入室内。排风风道连通污风进风口1和污风出风口9;排风风机7设置于排风风道内,室内污风通过排风风道排出室外。
[0037]空气净化模块16设置于热交换芯体18与新风进风口11之间,空气净化模块16包括负离子发生器161和设置于负离子发生器161后端的微静电过滤模块162。负离子发生器161会高速向空气中释放电子,与空气中的颗粒物和细菌结合带电,在经过后端微静电过滤模块162的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其上开设有新风进风口、新风出风口、污风进风口和污风出风口;热交换芯体,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新风风道,连通所述新风进风口和新风出风口;排风风道,连通所述污风进风口和污风出风口;新风风机,设置于所述新风风道内,排风风机,设置于所述排风风道内;空气净化模块,设置于所述热交换芯体与所述新风进风口之间,所述空气净化模块包括负离子发生器和设置于所述负离子发生器后端的微静电过滤模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循环风道,所述内循环风道连通所述污风进风口和新风出风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风机设置于所述热交换芯体与所述新风出风口之间;所述排风风机设置于所述热交换芯体与所述污风出风口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柴方刚张恒孟建军李廷宇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