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子及电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6018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8:32
定子(10)具有绝缘子(2)、绕组(4)、引线(5)、接线端子(3)和树脂模塑部(6)。在接线端子(3)形成对绕组(4)进行保持的第1狭缝(31)和对引线(5)进行保持的第2狭缝(32)。第1狭缝(31)的宽度与绕组(4)之中的由绝缘包覆部(42)覆盖的部位的外径相比形成得更小。第2狭缝(32)的宽度与引线(5)之中的由绝缘包覆部(52)覆盖的部位的外径相比形成得更小。绕组(4)之中的保持于第1狭缝(31)内的部位是将绝缘包覆部(42)剥离而芯线(41)与接线端子(3)导通。引线(5)之中的保持于第2狭缝(32)内的部位是将绝缘包覆部(52)剥离而绞合线的导线(51)与接线端子(3)导通。树脂模塑部(6)对接线端子(3)进行封装。树脂模塑部(6)对接线端子(3)进行封装。树脂模塑部(6)对接线端子(3)进行封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定子及电动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接线端子的定子及电动机。

技术介绍

[0002]以往,在电动机的定子设置使绕组和引线导通的导电性的接线端子。例如,在专利文献1公开了形成有对绕组进行保持的绕组槽和对引线进行保持的引线槽的接线端子。
[0003]绕组槽的宽度小于绕组的外径,引线槽的宽度小于引线的外径。因此,在向绕组槽内插入绕组时,通过绕组槽的内壁将绕组的绝缘包覆部削掉而芯线露出。另外,在向引线槽内插入引线时,通过引线槽的内壁将引线的绝缘包覆部削掉而导线露出。由此,绕组的芯线及引线的导线和接线端子接触,绕组及引线和接线端子导通。
[0004]另外,在专利文献2公开了能够形成有能够将绕组的端部的绝缘包覆部剥离的切入部的端子。在专利文献2中,使用了多个细的芯线由绝缘包覆部一并覆盖的绕组。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197699号公报
[0006]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2-14241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7]在使用具有多个导线的绞合线由绝缘包覆部一并覆盖的引线的情况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定子,其具有芯座和从所述芯座凸出的多个齿,该定子的特征在于,具有:绝缘子,其对所述齿进行覆盖;绕组,其是导电性的芯线由绝缘包覆部覆盖的绝缘导体;引线,其是导电性的绞合线由绝缘包覆部一并覆盖的绝缘导体;导电性的接线端子,其固定于所述绝缘子,使所述绕组和所述引线导通;以及树脂模塑部,其对所述绝缘子进行封装,在所述接线端子形成对所述绕组进行保持的第1狭缝、和对所述引线进行保持的第2狭缝,所述第1狭缝的宽度与所述绕组之中的由所述绝缘包覆部覆盖的部位的外径相比形成得更小,所述第2狭缝的宽度与所述引线之中的由所述绝缘包覆部覆盖的部位的外径相比形成得更小,所述绕组之中的保持于所述第1狭缝内的部位,是将所述绝缘包覆部剥离而所述芯线与所述接线端子导通,所述引线之中的保持于所述第2狭缝内的部位,是将所述绝缘包覆部剥离而所述绞合线与所述接线端子导通,所述树脂模塑部对所述接线端子进行封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子沿所述定子的周向配置多个,在所述绝缘子卷绕所述绕组而形成有多个线圈,在一个所述线圈和其他所述线圈之间,对所述引线进行配线而形成有跨接线,所述接线端子配置于所述定子的沿轴向的一端,所述跨接线沿所述定子的轴向而配置于所述接线端子的相反侧。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村雄一朗长谷川治之伊藤亨汤谷政洋山本敦志大平贵哉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