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电膜平板热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66003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8: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导电膜平板热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固定产品的平板机构、将薄膜压合在所述产品上的顶升机构、缓冲所述顶升机构顶升力的缓冲机构、加热所述产品的加热装置和驱动所述产品靠近所述平板机构的驱动装置;所述产品和所述薄膜放置在所述平板机构内;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支架内所述平板机构的两侧;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平板机构的两侧;一侧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顶升机构上;所述缓冲机构设置在所述平板机构与另一侧所述加热装置之间。解决了现有方案造成的薄膜无法牢靠贴合产品,使得导电膜稳定性和导电性较差等问题。较差等问题。较差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导电膜平板热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热压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导电膜平板热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一般的,导电膜采用高品质的树脂及导电粒子组成,主要应用电子线路板上无法进行高温铅锡焊接的制程,即常规的Bonding制程。如:软性电路板或软性排线与LCD的连接,软性电路板或软性排线与PCB的连接,软性电路板或软性排线与薄膜开关的连接,软性电路板或软性电路板间的连接。
[0003]将ACF异向导电胶膜应在普通钢、不锈钢、铝、铝合金、铜、等金属结构件表面,结合铜金箔表层,实现了替代传统的电镀金和导电胶带技术,形成高导电性、低接触电阻、低成本、性能稳定、制程简单、环保的接触式电导通技术方案。传统的贴合方案无法将薄膜准确贴合在产品上。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变得至关重要。
[0004]现有的方案,采用人工的方式将薄膜贴合在产品上再进行滚压。这样的方案存在以下问题:(1)薄膜无法牢靠贴合产品,使得导电膜稳定性和导电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导电膜平板热压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薄膜无法牢靠贴合产品,使得导电膜稳定性和导电性较差等问题。
[0006]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导电膜平板热压装置;
[0008]包括支架、固定产品的平板机构、将薄膜压合在所述产品上的顶升机构、缓冲所述顶升机构顶升力的缓冲机构、加热所述产品的加热装置和驱动所述产品靠近所述平板机构的驱动装置;所述产品和所述薄膜放置在所述平板机构内;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支架内所述平板机构的两侧;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平板机构的两侧;一侧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顶升机构上;所述缓冲机构设置在所述平板机构与另一侧所述加热装置之间。
[0009]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平板机构包括盖合所述产品的上治具板、放置所述产品的下治具板和定位所述薄膜的定位销;所述定位销并列设置在所述下治具板内;所述上治具板设置在所述缓冲机构上;所述下治具板移动设置在所述支架内。
[0010]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下治具板上的齿条、旋转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齿轮和驱动所述齿轮旋转的第三动力装置;所述齿轮啮合所述齿条;所述第三动力装置设置在所述支架上。
[0011]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顶升机构包括顶升台、驱动所述顶升台的第一动力装置和支撑所述顶升台的第二动力装置;所述顶升台设置在所述第一动力装置驱动端;所述第二动力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动力装置两侧。
[0012]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顶升机构还包括储存油液的油箱、抽取所述油液的液压泵和控制所述油液流量的节流装置;所述油箱连通所述液压泵进口;所述液压泵出口连
通所述节流装置进口;所述节流装置出口分别连通所述第一动力装置和所述第二动力装置。
[0013]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顶升台上设置有限位件;所述支架内设置有检测第一动力装置顶升力的第一检测装置、检测缓冲机构承受顶压力的第二检测装置和检测所述限位件的第三检测装置;所述第一检测装置的检测端靠近一侧所述加热装置;所述第二检测装置靠近所述缓冲机构;所述限位件沿相邻所述第三检测装置之间移动。
[0014]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缓冲机构包括缓冲所述顶升机构顶升力的气囊、储存气体的储气罐、过滤所述气体的过滤器和调节气体流量的气压调节阀;所述气囊并列设置在所述平板机构与另一侧所述加热装置之间;所述储气罐连通所述过滤器进口;所述过滤器出口连通所述气压调节阀进口;所述气压调节阀出口连通所述气囊。
[0015]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加热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平板机构两侧的加热件和隔绝热量的隔热板;所述隔热板设置在一侧所述加热件与所述顶升机构之间;所述隔热板设置在另一侧所述加热件远离所述缓冲机构的一侧。
[0016]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加热装置还包括检测所述加热件温度的第四检测装置和调节所述加热件温度的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分别连接所述第四检测装置和所述加热件。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设计了一种导电膜平板热压装置采用平板机构固定产品,采用顶升机构将薄膜压合在产品上,采用缓冲机构缓冲顶升机构顶升力,采用加热装置加热产品。导电膜平板热压装置带来了如下效果:(1)通过第一动力装置和第二动力装置进行驱动,使得顶升机构驱动后薄膜和产品可以紧密贴合;(2)通过加热装置可以完成对产品和薄膜分别进行加热,再通过顶升机构的驱动将薄膜热压贴合在产品上,保证了薄膜贴合的牢靠性;(3)通过气压调节阀使得气囊处于饱和的充气状态,保证了气囊的缓冲效果,通过缓冲机构对顶升机构的顶升力起到缓冲作用,避免了产品的磕碰损伤,保证了薄膜的贴合;(4)将薄膜铺设在下治具板的上表面,定位销穿过薄膜,将产品铺设在下治具板的上端,通过平板机构保证了薄膜的贴合精度;(5)通过第三检测装置对顶升台起到限位作用,通过检测顶升机构的顶升力和缓冲机构承受的顶压力,根据检测结构可以完成对顶升台的调节。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平板机构;11、上治具板;12、下治具板;13、定位销;2、顶升机构;21、顶升台;22、第一动力装置;23、第二动力装置;24、油箱;25、液压泵;26、节流装置;3、缓冲机构;31、气囊;32、储气罐;33、过滤器;34、气压调节阀;4、加热装置;41、加热件;42、隔热板;43、第四检测装置;44、调节装置;5、驱动装置;51、齿条;52、齿轮;53、第三动力装置;6、支架;7、限位件;71、第一检测装置;72、第二检测装置;73、第三检测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
[0021]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导电膜平
板热压装置。图中X的方向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的上端,图中Y的方向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的右端。导电膜平板热压装置包括支架6、固定产品的平板机构1、将薄膜压合在产品上的顶升机构2、缓冲顶升机构2顶升力的缓冲机构3、加热产品的加热装置4和驱动产品靠近平板机构1的驱动装置5。产品和薄膜放置在平板机构1内。驱动装置5设置在支架6内平板机构1的两侧。加热装置4设置在平板机构1的两侧。一侧加热装置4设置在顶升机构2上。缓冲机构3设置在平板机构1与另一侧加热装置4之间。
[0022]顶升机构2包括顶升台21、驱动顶升台21的第一动力装置22和支撑顶升台21的第二动力装置23。顶升台21设置在第一动力装置22驱动端。第二动力装置23设置在第一动力装置22两侧。
[0023]顶升机构2还包括储存油液的油箱24、抽取油液的液压泵25和控制油液流量的节流装置26。油箱24连通液压泵25进口。液压泵25出口连通节流装置26进口。节流装置26出口分别连通第一动力装置22和第二动力装置23。
[0024]顶升台21上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电膜平板热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6)、固定产品的平板机构(1)、将薄膜压合在所述产品上的顶升机构(2)、缓冲所述顶升机构(2)顶升力的缓冲机构(3)、加热所述产品的加热装置(4)和驱动所述产品靠近所述平板机构(1)的驱动装置(5);所述产品和所述薄膜放置在所述平板机构(1)内;所述驱动装置(5)设置在所述支架(6)内所述平板机构(1)的两侧;所述加热装置(4)设置在所述平板机构(1)的两侧;一侧所述加热装置(4)设置在所述顶升机构(2)上;所述缓冲机构(3)设置在所述平板机构(1)与另一侧所述加热装置(4)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膜平板热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机构(1)包括盖合所述产品的上治具板(11)、放置所述产品的下治具板(12)和定位所述薄膜的定位销(13);所述定位销(13)并列设置在所述下治具板(12)内;所述上治具板(11)设置在所述缓冲机构(3)上;所述下治具板(12)移动设置在所述支架(6)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电膜平板热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5)包括设置在所述下治具板(12)上的齿条(51)、旋转设置在所述支架(6)上的齿轮(52)和驱动所述齿轮(52)旋转的第三动力装置(53);所述齿轮(52)啮合所述齿条(51);所述第三动力装置(53)设置在所述支架(6)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膜平板热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机构(2)包括顶升台(21)、驱动所述顶升台(21)的第一动力装置(22)和支撑所述顶升台(21)的第二动力装置(23);所述顶升台(21)设置在所述第一动力装置(22)驱动端;所述第二动力装置(23)设置在所述第一动力装置(22)两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电膜平板热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机构(2)还包括储存油液的油箱(24)、抽取所述油液的液压泵(25)和控制所述油液流量的节流装置(2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亮杨恒加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特丽亮镀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